题名

鹽谷溫來臺講學考述-兼論其文學史論述的建構與增衍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Shionoya On's Taiwan Lecture-With his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Growth of Literary History

DOI

10.6281/NTUCL.202003_(68).0003

作者

蔡祝青(Tsai, Chu-Ching)

关键词

鹽谷溫 ; 久保得二 ; 臺北帝國大學東洋文學講座 ; 〈臺灣遊記〉 ; 《支那文學概論》 ; Shionoya On ; Kubo Tokuji ; Lecture on Eastern Literature,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 "Taiwan Travelogue" ;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8期(2020 / 03 / 01)

页次

91 - 1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代日本漢學家鹽谷溫(Shionoya On,1878-1962)的學術成就早為學界所識,他對中國戲曲小說的掘發與研究,可說奠定了中國通俗文學現代研究的基礎,1919年出版的《支那文學概論講話》便是重要里程碑。鹽谷溫不僅對1920年代中國學界有重大影響,1936年12月亦曾受臺北帝國大學(即今日臺灣大學)之請託,前來臺灣短期講學一個月,其講學綱要與旅遊行蹤已透過所作〈臺灣遊記〉連載於氏編的《斯文》雜誌,藉此筆者得以展開鹽谷溫來臺講學的實況考察。本文擬進一步說明鹽谷溫的臺北講學實是他晚年海內外講學的重要環節,透過與中國學者的交流互動與海內外講學經驗,更促使他的文學史論述得到增衍發展,鹽谷溫於1946-1947年修訂出版《支那文學概論》,1949年再將此書下冊改題《中國小說之研究》獨立出版便是具體展現,其內容不僅參照鄭振鐸研究,添增燉煌發現的俗文學,也將原「諢詞小說」改名為「通俗小說」,同時新增鹽谷溫發掘的全相平話、三言兩奇、今古奇觀等珍貴史料,使中國小說史的論述更形完備。再經比對,新版的《支那文學概論》章節安排正是鹽谷溫來臺講學的主要綱要及內容,不僅讓我們瞭解鹽谷溫臺北講學的實況,也可將1936年的臺北講學放在鹽谷溫的海內外講學與研究出版的學術脈絡中而確立其意義。

英文摘要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Japanese sinologist Shionoya On (1878-1962) were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his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dramas and novels could be said to hav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modern study of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 The Lectures o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1919, wa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Shionoya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inese academic community in the 1920s as in December 1936 he was invited by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today'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o come to Taiwan for a short-term lecture. His lecture's outline and travel trail selected from his "Taiwan Travelogue" had been published in sequential installments in Shibun Magazine, which helps the author to carry out a fact-finding study of Shionoya's lecture in Taiwa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further explain that Shionoya's Taipei lecture was an important link at Japan and abroad in his later years, an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Chinese scholars and his experience of lectures at Japan and abroad, he had constructed his literary history discourse. Shionoya revised and published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 in 1946-1947. In 1949, the book's second half was retitled A Study of Chinese Novels and independently published. The book refers to Zheng Zhenduo's research, adds the popular literature founded in Dunhuang, and includes Shionoya's new-found fictions such as Quanxiang Pinghua, Sanyan, Liangqi and The Spectacl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By doing s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novels becomes more complete. By comparison, the new edition of the chapter arrangement of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 is identical with the main outline and content of Shionoya's Taipei lecture, which helps us learn more about his lecture and makes it meaningful under the context of overseas lecture and academic public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高津孝(2011)。京都帝國大學的中國文學研究。政大中文學報,16
    連結:
  2. 日本囯立公文書館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網址:https://www.jacar.go.jp/glossary/term1/0090-0010-0080-0020-0140.html,上網日期:2019 年12 月 15 日。
  3. (戰國)莊周,陳鼓應(註釋)(1999).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久松潛一編(1977)。鹽井雨江武島羽一大町桂月久保天隨笹川臨風樋口龍峽集。東京:筑摩書房。
  5. (日)久保天隨:《秋碧吟廬詩鈔》,東京:久保舜一,1938 年。
  6. (日)久保天隨:《閩中游草》,出版地不詳:作者自印本,1931 年。
  7. (日)久保天隨:《澎湖游草》,出版地不詳:作者自印本,1933 年。
  8. (日)久保得二:《茶前酒後》,東京:秋碧吟廬排印本,1929 年。
  9. (日)久保得二:〈翦燈新話と東洋近代文學に及ぼせる影響〉,《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文學科研究年報》第 1 輯(1934 年 5 月)。
  10. (日)久保得二:《支那文學史》,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社,1904 年。
  11. (日)久保得二:《支那文學史》,東京:人文社,1903 年。
  12. (日)久保得二:《琉球游草》,東京:作者自印本,1933 年。
  13. 小學館編輯、北京商務印書館編輯(2002)。日中辞典。東京:小學館。
  14. 川合康三編(2002)。資料篇日本で刊行された中国文學史 — 明治から平成まで。中國の文學史觀,東京:
  15. 仝婉澄(2010)。久保天隨與中國戲曲研究。文化遺產,4
  16. 宇野哲人(1963)。故鹽谷節山先生偲。東京支那學報,9
  17. 朱庭光(編)(1995).法西斯體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8. 江上波夫編(1994)。東洋學の系譜。東京=Tokyo:大修館書店=Daishukan Bookstore。
  19. 江寶釵(編)(2012).黃得時全集 1•創作卷一.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20. 江寶釵(編)(2012).黃得時全集 10•論述卷四.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21. 江寶釵(編)(2012).黃得時全集 11•論述卷五.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22. 牟利鋒, L.-F.(2011)。鹽谷溫《支那文學概論講話》在中國的傳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1,166-171。
  23. 吳守禮(2003)。我與臺灣語研究。從帝大到臺大,臺北:
  24. 李慶(2010).日本漢學史―第二部成熟和迷途(1919-194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 周延燕(編)(2012).臺灣大學久保文庫漢籍分類目錄.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26. 東京大學百年史編集委員會(1986)。東京大學百年史。東京:東京大學。
  27. (日)東京帝國大學編:《東京帝國大學學術大觀》,東京:東京帝國大學,1942 年。
  28. 東洋文庫近代中國研究委員會編(1980)。明治以降日本人の中國旅行記(解題)。東京:東洋文庫。
  29. 芳村弘道(2002)。久保天隨とその著書『支那文學史』。中國の文學史観,東京:
  30. 邱景墩(1996)。文政學部─哲學科簡介。Academia:臺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創刊號
  31. (日)南雅詩社同人編:《南雅集》,臺北:南雅詩社,1932 年。
  32.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2002).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史稿 1929-200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
  33. 梁容若, R.-R.(1963)。鹽谷溫教授的生平和回憶。傳記文學,3(3),31-34。
  34. 莊永明:「大稻埕名酒樓之三:江山樓」,轉引自「莊永明書坊」,網址:http://jaungyoungming-club.blogspot.tw/2015/08/blog-post_31.html。上網日期:2017 年 10 月 15 日。
  35. 陳平原(1998).小說史:理論與實踐.臺北:淑馨出版社.
  36. 陳奇祿(2003).從帝大到臺大.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37. 陳勝長, Sh.-Ch.(1986)。August Conrady•鹽谷溫•魯迅:論環繞「中國小說史略」的一些問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7,343-361。
  38. 陳瑋芬(2005).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39. 陳瑋芬(2005)。「道」、「王道」、「皇道」概念在近代日本的詮釋。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臺北:
  40. 陳瑋芬, W.-F.(1997)。大日本主義風潮下的日本漢學者―鹽谷溫晚年的儒學觀與其〈臺灣遊記〉。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Tainan:
  41. 陸胤(2011)。明治日本的漢學論與近代「中國文學」學科之發端。中華文史論叢,102
  42. 斯文會。斯文
  43. 曾品滄(訪談),李虹微(紀錄)(2013)。懷念我的大稻埕生活─洪陳勤女士訪談錄。國史研究通訊,5
  44. 黃美娥。黃美娥:謝汝銓簡介,收錄於「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網址:http://xdcm.nmtl.gov.tw/twp/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http://xdcm.nmtl.gov.tw/twp/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1018
  45. 黃美娥, M.-E(2009)。久保天隨與臺灣漢詩壇。臺灣學研究,7,1-28。
  46. 黃得時(1962)。久保天隨博士小傳。中國中世文學研究,2
  47. 臺北帝國大學編著:《學內通報》,臺北:臺北帝國大學,昭和 4-19 年。
  48. 臺灣日日新報社編:《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 31 年 -昭和 19 年。
  49. 蔡祝青(2017)。帝國殖民與文學科的建立: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東洋文學講座」初探。第一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台灣文學與亞太人文的相互參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0. 蔡祝青(2017)。西來視域與「國民文學」史觀的建立:以明治漢學家所著《支那文學史》相關論著為中心。第十五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51. 蔡祝青(2018)。帝國視野下的壯遊:鹽谷溫〈臺灣遊記〉中的風土人文與(反)殖民意識。早稲田大学総合人文科学研究センター研究誌,6
  52. 鄭振鐸(1957).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3. 鮑國華(2008)。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與鹽谷溫《中國文學概論講話》─對於「抄襲」說的學術史考辨。魯迅研究月刊,2008(5)
  54. (日)鹽谷先生記念會編:《鹽谷先生記念會誌》,東京:鹽谷先生記念會,1939 年。
  55. 鹽谷健(2013)。鹽谷溫の生涯。斯文,122
  56. (日)鹽谷溫:《支那文學概論》上篇,東京:弘道館,1946 年。
  57. (日)鹽谷溫:〈明の小說《三言》に就て〉,《斯文》第 8 編第 5 號(昭和 1 年 5 月 1 日)。
  58. (日)鹽谷溫:〈昭和王道與世界和平〉,《斯文》第 16 編第 1 號(昭和1 年 5 月 1 日)。
  59. (日)鹽谷溫:《學生必吟》,東京:弘道館,1933 年。
  60. (日)鹽谷溫:〈明の小說《三言》に就て〉,《斯文》第 8 編第 6 號(昭和 1 年 6 月 1 日)。
  61. (日)鹽谷溫:〈全相平話三國志に就いて〉,《狩野教授還曆記念支那學論叢》,京都:弘文堂書房,1928 年。
  62. (日)鹽谷溫:〈明代の通俗短篇小說〉,《改造》第 8 編第 8 號(1926年)。
  63. (日)鹽谷溫:《周覽詩鈔》,神戶:菁莪書院,1933 年。
  64. 鹽谷溫(1956)。天馬行空。東京:日本加除出版。
  65. (日)鹽谷溫:《元曲梧桐雨》(漢文講座第六卷),東京:弘道館,1933 年。
  66. (日)鹽谷溫:《支那文學概論》下篇,東京:弘道館,1947 年。
  67. (日)鹽谷溫:〈明の小說《三言》に就て〉,《斯文》第 8 編第 7 號(昭和 1 年 7 月 1 日)。
  68. (日)鹽谷溫著,君左譯:《中國小說概論》,《小說月報》第 17 卷號外《中國文學研究》(1927 年 6 月)。
  69. 鹽谷溫,君左(譯)(1969).中國小說概論.香港:龍門書店.
  70. (日)鹽谷溫等著,汪馥泉譯:《中國文學研究譯叢》,上海:北新書局,1930 年。
  71. 鹽谷溫,孫俍工(譯)(1970).中國文學概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72. (日)鹽谷溫著,張我軍譯:〈由文學上所看的中日的關係〉,《文字同盟》第 13 號(1928 年)。
  73. (日)鹽谷溫著:陳彬龢譯:《中國小說概論》,北京:樸社,1926 年。
  74. (日)鹽谷溫:《中国小說の研究》,東京:弘道館,1949 年。Shionoya, O. (1949). Tyuugoku shousetsu no kenkyuu [Research on Chinese novels]. Tokyo: Kodokan.
  75. (日)鹽谷溫:《支那文學概論講話》,東京:大日本雄辯會,1919 年。Shionoya, O. (1919). Shina bungaku gairon kouwa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 Tokyo: Great Japan Eloquent Society.
  76. (日)鹽谷節山:〈臺灣遊草〉,《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2年1月27日(日刊,8 版);昭和 12 年 1 月 26 日(日刊,12 版);昭和 12 年 2 月 19日(日刊,8 版);昭和 12 年 2 月 20 日(日刊,8 版)。
  77. (日)鹽谷節山:〈京城遊記〉,《斯文》第 11 篇第 8 號(昭和 4 年 8月 1 日)。
  78. (日)鹽谷節山:〈臺灣遊記〉,《斯文》第 19 編第 2 號(昭和 12 年 1 月27 日)。Shionoya, S. (1937). Taiwan yuuki [Taiwan travelogue]. Shibun. 19 (2), 1-6.
  79. (日)鹽谷節山:〈臺灣遊記〉,《斯文》第 19 編第 5 號(昭和 12 年 4 月 27 日)。Shionoya, S. (1937). Taiwan yuuki [Taiwan travelogue]. Shibun. 19(5), 13-20.
  80. (日)鹽谷節山:〈臺灣遊記〉,《斯文》第 19 編第 3 號(昭和 12 年 2 月 27 日)。Shionoya, S. (1937). Taiwan yuuki [Taiwan travelogue]. Shibun. 19(3), 7-12.
  81. (日)鹽谷節山:〈臺灣遊記〉,《斯文》第 19 編第 6 號(昭和 12 年 5 月 27 日)。Shionoya, S. (1937). Taiwan yuuki [Taiwan travelogue]. Shibun. 19(6), 21-31.
  82. 内田泉之助(1963)。斯文會と節山先生。斯文,36,100-104。
  83. (日)笹川種郎:《支那小說戲曲小史》,東京:東華堂,1897 年。
被引用次数
  1. 大木康(2023)。鹽谷溫(1878-1962)的中國戲曲小說研究──兼及東京大學早期的中國文學科。中正漢學研究,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