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量化到情態:副詞「都」的演變

并列篇名

From Quantification to Modality: The Evolution of Adverb "Dōu"

DOI

10.6281/NTUCL.202112_(75).0003

作者

林怡岑(Lin Yi-Chen)

关键词

「都」 ; 量化 ; 情態 ; 程度 ; 副詞 ; dōu ; quantification ; modality ; degree ; adverb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5期(2021 / 12 / 01)

页次

105 - 1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大致贊成張誼生(2005)的看法,認為「都_1」一方面在東漢、六朝衍生出「程度」用法,另一方面也在宋代以後逐步演變為「都_2」、「都_3」。但關於演變的動因與機制,本文有不同的觀點,因此借鑒現代漢語的相關研究重新分析副詞「都」的演變過程,主要的研究價值有三點:1.藉由語法化的來源,以及用法的分析,更清楚地說明「表示聚集、聚總的動詞>都_1>『程度』用法」的演變如何形成,並將「程度」用法界定為集體性的量化用法,而與「都_2」、「都_3」的情態用法加以區別;2.分析量化用法的性質(集體性、分配性)、方向(左、右)、對象(名詞組、介詞賓語、事件、謂語),更具體地描述從古到今「都_1」所經歷的用法轉變;3.使用概念域、話題、焦點的理論,解釋「都_1>都_2>都_3」的演變過程。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generally agrees with Zhang's publication (2005) which states that the usage of dōu1 was developed to refer to "degree"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Six dynast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ad become dōu2 and dōu3 gradually after the Song dynasty. However, this study addresses different opinions from Zhang's (2005) regarding the motiva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adverb dōu. Referring to previous researches about the usage of the adverb "dōu" in modern Chinese, this study re-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 of the adverb "dōu" in history. This study mainly contributes to explain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verb which expresses 'gather' > dōu1> the usage of 'degree'" in a more precise way by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grammaticalization of dōu1 and analyzing its usages. Furthermore, the article defines the usage of "degree" as collective quantification, and distinguishing the usage of "degree" from dōu2 and dōu3 which expressed modality. Secondl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perties (collective or distributive), directions (left or right), and objects (NP, the object of prepositions, event, predicate) of quantification that described the change in the usage of dōu1 more specifically. Thirdly, the research utilizes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domain, focus and topic to explain the evolution of dōu1> dōu2> dōu3.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張麗麗(2006)。從使役到條件。臺大文史哲學報,65
    連結:
  2. 湯廷池(2011)。從舊到新的功能原則談華語與英語「引介句」的對比分析(上)。輔大外語學報,8
    連結:
  3. (1999).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4. (元)施耐菴,(元)羅貫中(1971).水滸全傳.臺北:萬年青書店.
  5. (元)關漢卿(1973).關漢卿戲曲集.臺北:宏業書局.
  6. (西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2002).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7.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9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8. (明)蘭陵笑笑生,陶慕寧(校注),寧宗一(審定)(2002).金瓶梅詞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9. (東漢)班固,(唐)顔師古(注)(1995).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0. (南唐)靜禪師(編),(南唐)筠禪師(編),孫昌武(點校),衣川賢次(點校),西口芳男(點校)(2008).祖堂集.北京:中華書局.
  11. (後魏)賈思勰,繆啓愉(校釋),繆桂龍(參校)(1986).齊民要術校釋.臺北:明文書局.
  12. (晉)干寶(1982).新校搜神記.臺北:世界書局.
  13. (淸)李綠園(1983).歧路燈.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4. (淸)曹雪芹,(淸)高鶚,馮其庸(校注)(1984).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15. (淸)劉鶚(2001).老殘遊記.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6. (淸)嚴可均(校輯)(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17. Giannakidou, Anastasia,Cheng, Lisa Lai-Shen(2006).(In)Definiteness, polarity, and the role of wh-morphology in free choice.Journal of Semantics,23,135-183.
  18. Huang、 Shi-Zhe(1996)。Philadelphia,Pennsylvania University。
  19. Lee、 Thomas(1986)。Los Angeles,California University。
  20. Lin、 Jo-Wang(1998).Distributivity 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6,201-243.
  21. Xiang、 Ming(2008).Plurality, Maximality and Scalar Inferences: A Case Study of Mandarin Dou.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17,227-245.
  22. 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3. 不著撰人(1954).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上海:中國古典文學出版社.
  24. 中央研究院語言所(開發)。中央研究院語言所開發:「中央研究院中古漢語標記語料庫」,網址: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middle/,瀏覽日期:2021 年 1 月 1日至 2021 年 3 月 15 日。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middle/
  25. 中央研究院語言所(開發)。中央研究院語言所開發:「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網址:http://asbc.iis.sinica.edu.tw/,瀏覽日期: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3 月 15 日。http://asbc.iis.sinica.edu.tw/
  26. 中央研究院語言所(開發)。中央研究院語言所開發:「中央研究院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網址: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early/,瀏覽日期:2021 年 1 月 1日至 2021 年 3 月 15 日。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early/
  2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開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開發:「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瀏覽日期: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3 月 15 日。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28. 王明(1980).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29. 王紅(2001)。語氣副詞「都」的語義、語用分析。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2)
  30. 王紅(1999)。副詞「都」的語法意義試析。漢語學習,1999(6)
  31. 余嘉錫,周祖謨(整理),余淑宜(整理)(1984).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32.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33. 呂叔湘(1985)。疑問•否定•肯定。中國語文,1985(4)
  34. 沈家煊(2003)。複句三域「行、知、言」。中國語文,2003(3)
  35. 谷峰(2015)。「都」在東漢有沒有語氣副詞的用法。中國語文,2015(3)
  36. 武振玉(2001)。副詞「都」的產生和發展。社會科學戰線,2001(5)
  37. 徐烈炯,劉丹青(2018).話題的結構與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8. 徐烈炯, L.-J.(2014)。「都」是全稱量詞嗎?。中國語文,2014(6),498-507+575。
  39. 徐晶凝(2008).現代漢語話語情態研究.北京:崑崙出版社.
  40. 袁毓林, Y.-L.(2005)。「都」的語義功能和關聯方向新解。中國語文,2005(2),99-109+191。
  41. 袁毓林, Y.-L.(2005)。「都」的加合性語義功能及其分配性效應。當代語言學,2005(4),289-304。
  42. 崔世珍(注解)(1978).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臺北:聯經出版社.
  43. 張誼生, Y.-Sh.(2005)。副詞「都」的語法化與主觀化─兼論「都」的表達功能和內部分類。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1),56-62。
  44. 畢永峨, Y.-O.(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上的體現:多義性或抽象性?。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Beijing:
  45. 馮予力, Y.-L.,潘海華, H.-H.(2018)。再論「都」的語義 —— 從窮究性和排他性談起。中國語文,2018(2),177-194+255。
  46. 黃宣範(2012).漢語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
  47. 黃暉(1990).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48. 楊榮祥(1998)。總括副詞「都」的歷史演變。北大中文研究,創刊號
  49. 葛佳才(2005).東漢副詞系統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50. 董秀芳(2010)。量與強調。量與複數的研究:中國境內語言的跨時空考察,北京:
  51. 寧希元(校注)(1988).元刊雜劇三十種新校.蘭州:蘭州大學.
  52. 趙元任,丁邦新(譯)(2002).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53. 潘重規(編)(1983).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硏究所敦煌學硏究會.
  54. 潘海華, H.-H.(2006)。焦點、三分結構與漢語「都」的語義解釋。語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北京=Beijing:
  55. 蔣靜忠, J.-Zh.,潘海華, H.-H.(2013)。「都」的語義分合及解釋規則。中國語文,2013(1),38-501+96。
  56. 蔣嚴, Y.(1998)。語用推理與「都」的句法/語義特徵。現代外語,1998(1),10-24。
  57. 蔣嚴, Y.(2009)。梯級模型與「都」的語義刻畫。漢語的形式與功能研究,北京=Beijing:
  58. 錢南揚(校注)(1985).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華正書局.
  59. 謝佳玲(2002)。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60. 鍾兆華(1990).元刊全相平話五種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61. 魏培泉(1993)。古漢語介詞「於」的演變略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