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動補「得」字結構的歷史發展

并列篇名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V-de-C Construction

DOI

10.6258/bcla.2001.54.05

作者

劉承慧(Cheng-Hui Liu)

关键词

動補「得」字結構 ; 歷史演變 ; Chinese ; The V-de-C construction ; Historical change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4期(2001 / 05 / 01)

页次

95 - 1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討論動補「得」字結構的發展過程以及形式變遷。第七到第十世紀(唐代)為「得」字結構形成的第一階段。當時有兩種源於南北朝的「得」字詞組各自演變。第十世紀前後,兩種詞組分別衍生的「V得-C」開始基於外形而混同,進而引發「得」字詞組合流,第十二世紀前(宋代)動補「得」字結構遂告成立,是為第二階段。動補「得」字結構在宋代有五種主要形式。明清時期這些形式順勢演變,互見消長。縱觀整體的發展趨勢:唐宋歷經結構劇變,導致新形式不斷湧現,結構分支趨繁;明清發生一連串的取代、淘汰,形成分支簡化,結構轉趨穩定。

英文摘要

The evolution of the V-de-C construction, a variation of the Chinese V-C construc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7th-10th centuries, when two de- phrases of different origin split through context-induced reinterpretation, and meanwhile, merge altogether due to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compounding and syntactic reanalysis. It brings about five major types and three minor types of de- phrases by the 12th century. These types then undergo a series of historical changes, including replacements, deletions and further merges. Subsequently, only two types in the form of V-de-C survive into modern-day Mandari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魏培泉(2000)。說中古漢語的使成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4),807-856。
    連結:
  2. 太田辰夫(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
  3. 王力(1980)。漢語史稿
  4. 江藍生(1992)。近代漢語虛詞研究
  5. 吳福祥(198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
  6. 岳俊發(1992)。現代漢語補語研究資料
  7. 祝敏徹(1991)。《朱子語類》句法研究
  8. 祝敏徹(1996)。近代漢語句法
  9. 曹廣順(1995)。近代漢語助詞研究
  10. 梅祖麟(1997)。第二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論文集
  11. 梅祖麟(1991)。從漢代“動、殺”、“動、死”來看動補結構的發展。語言學論叢,16,112-136。
  12. 楊平(1989)。“動詞+得+賓語”結構的產生和發展。中國語文,1,126-136。
  13. 楊建國(1992)。現代漢語補語研究資料
  14. 趙長才(2000)。漢語述補結構的歷時研究
  15. 劉承慧(1998)。漢語計量與計算研究
  16. 劉承慧(1998)。試論先秦漢語的構句原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1),75-101。
  17. 劉承慧(1999)。試論使成式的來源及其成因。國學研究,6,349-386。
  18. 蔣紹愚(1994)。近代漢語研究概況
  19. 蔣紹愚(2000)。漢語詞彙史論文集
  20. 蔣紹愚(1999)。漢語動結式產生的年代。國學研究,6,327-347。
被引用次数
  1. (2004)。近代漢語能性動補結構中賓語的位置。語言暨語言學,5(3),66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