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訓詁學新體系之建構:從當前訓詁學研究之回顧與反思談起

并列篇名

Constructing a New System for Historical Semantics: With Reference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DOI

10.6258/bcla.2005.62.14

作者

劉文清(Wen-Ching Liu)

关键词

訓詁學:注釋 ; 訓詁方法 ; 訓詁術語 ; Historical Semantics ; Scholium ; Historical Semantic method ; Historical Semantic terminology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2期(2005 / 05 / 01)

页次

381 - 4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首先回顧近十年訓詁學之發展概況,指出本時期訓詁學研究之最大特色在於多元化之風貌,而整體目標則在實現訓詁學之現代轉型與重構。然而,經過多年之努力,訓詁學之現代化仍未能徹底完成,本文因此針對當前之困境提出反思,並結合現代詮釋學之觀念,嘗試重新擬構一套訓詁學之體系,主要內容包括:訓詁學學科性質之釐定、方法之系統化、術語之客觀梳理、研究內容之深化與實踐工作之強化等五方面,庶幾建立科學化、詮釋化之現代訓詁學。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Semantics over the last decade, pointing out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Historical Semantics up to now is diversity, and its overall objectiv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Semantics.In spite of the endeavor after so many years, however, the modernization of Historical Semantics is yet to be achieved.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flection upon the predicaments faced presently and an incorporation of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concept to develop a new system of Historical Semantics. This new system include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istorical Semantics as a discipline, the systematization of its methodology, the objective classification of terminology, the solidification of research content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ractice- all required to establish a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Semantics that is scientific and interpretiv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毛遠明(2002)。訓詁學新編。成都:巴蜀書社。
  2. 王力(1980)。龍蟲並雕齋文集第一冊‧新訓詁學。北京:中華書局。
  3. 王引之(2000)。經傳釋詞。南京:江蘇古籍。
  4. 王引之(2000)。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
  5. 王念孫(2000)。廣雅疏證。南京:江蘇古籍。
  6. 王念孫(2000)。讀書雜志。南京:江蘇古籍。
  7. 王寧(1997)。語言教學與研究
  8. 王寧(1996)。訓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9. 王濤(2003)。20世紀訓詁學學科名稱定義的爭論。漢學研究通訊,22(2)
  10. 王鵬運(1997)。晚清四大詞人選譯。成都:巴蜀書社。
  11. 左松超(1994)。新譯說苑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12. 田恒金(1999)。淺談古代注釋中的「如字」。河北師範大學學報,3
  13. 白兆麟(1996)。簡明訓詁學。臺北:學生書局。
  14. 白兆麟(2001)。校戡訓詁論叢。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15. 白兆麟(1997)。文法與訓詁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
  16. 朱志軍(1994)。義訓是一種訓詁方法嗎?。河池師專學報,1
  17. 朱星(1996)。朱星古漢語論文選集。臺北:紅葉文化事業公司。
  18. 朱祖延(1998)。爾雅詁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 朱國理(2001)。《廣雅疏證》的「通」。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
  20. 朱國理(1999)。《廣雅疏證》的「同」。殷都學刊,4
  21. 何九盈(1998)。二十世紀的中國語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2. 宋子然(2002)。訓詁理論與應用。成都:巴蜀書社。
  23. 宋子然(2000)。古漢語詞義叢考。成都:巴蜀書社。
  24. 宋永培(2000)。當代中國訓詁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25. 宋金蘭(2001)。訓詁學新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6. 岑益成(1987)。小學探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27. 李申(1995)。近代漢語釋詞叢稿。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8. 李秀娟(1999)。文選李善注訓詁釋語「通」與「同」辨析。台北:
  29. 李亞明(1995)。訓詁學研究方法的繼承與創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6
  30. 李亞明(1995)。論傳統訓詁學的現代化。雲夢學刊,1
  31. 李學勤(1999)。十三經注疏(標點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2. 汪耀楠(1991)。注釋學綱要。北京:語文出版社。
  33. 周大璞(1989)。訓詁學要略。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4. 周大璞(1987)。訓詁學初稿。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35. 周大璞(2000)。訓詁學。臺北:紅業文化事業。
  36. 周光慶(2002)。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
  37. 周光慶(1998)。中國訓詁學斷思。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1(1)
  38. 周光慶(1999)。二十世紀訓詁學研究的得失。華中師範大學學報,38(2)
  39. 周何(2001)。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0. 周志鋒(1999)。元明清白話著作釋詞。古漢語研究,3
  41. 周剛復(2000)。論訓詁類比法。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6(5)
  42. 周祖謨(1988)。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分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43. 孟蓬生(1997)。試論語源學與訓詁學的分野。河北學刊
  44. 林尹(1972)。訓詁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
  45. 姚榮松(1997)。國文學報
  46. 洪成玉(1997)。訓詁學和語義學。古漢語研究,2
  47. 洪國樑(1999)。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8. 洪誠(1984)。訓詁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9. 胡奇光(1999)。爾雅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0. 胡楚生(1989)。訓詁學大綱。臺北:華正書局。
  51. 胡繼明(2003)。廣雅疏證同源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52. 胡繼明(1995)。詩經爾雅比較。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53. 范崇俊(1997)。聲訓辨。古漢語研究,1
  54. 孫以楷(2000)。墨子全譯。成都:巴蜀書社。
  55. 孫永選、陶景忠、季云起(1996)。訓詁學綱要。濟南:齊魯書社。
  56. 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57. 孫雍長(1997)。訓詁原理。北京:語文出版社。
  58. 孫雍長(1998)。莊子譯注。臺北:建安書局。
  59. 徐子宏(1995)。周易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60. 徐時儀(2002)。20世紀訓詁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南陽師範學院學報,1(5)
  61. 徐頌列(1996)。推理在訓詁中的運用。浙江大學學報,10(2)
  62. 徐興海(2001)。廣雅疏證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63. 殷孟倫(1985)。子云鄉人類稿。濟南:齊魯書社。
  64. 荀志效(1996)。社會科學研究
  65. 馬文熙(1995)。形訓界說辨正。古漢語研究,3
  66. 馬啟俊(1995)。「反訓」這個術語不能成立。古漢語研究,2
  67. 馬景倫(1997)。段注訓詁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8. 崔樞華(2000)。說文解字聲訓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69. 崔樞華(1991)。《廣雅‧釋詁》疏證以聲音通訓詁發覆。北京師範大學學報,6
  70. 張月明(1995)。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
  71. 張世祿(1984)。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臺北:學林出版社。
  72. 張以仁(1981)。中國語文學論集。臺北:東昇出版公司。
  73. 張治樵(1992)。王念孫訓詁述評。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
  74. 張寶三(2003)。Poetic Thought and Hermeneutic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75. 張覺(1998)。形訓、聲訓的方法論檢討。社會科學,5
  76. 許威漢(2000)。二十世紀的漢語詞匯學。太原:書海出版社。
  77. 許嘉璐(1999)。語言文字學及其應用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78. 許嘉璐(2000)。未輟集-許嘉璐古代漢語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9. 郭在貽(2002)。郭在貽文集第一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80. 陳其泰(1999)。文言今譯學。長沙:岳麓書社。
  81. 陳思坤(2000)。傳統訓詁學與語境研究。雲夢學刊
  82. 陳美琪(1996)。古今字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83. 陳紱(1990)。訓詁學基礎。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84. 陳新維(1994)。訓詁學‧上冊。臺北:學生書局。
  85. 陳新維(1997)。《訓詁論叢》第三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86. 陳煥良(1995)。訓詁學概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87. 陳鼓應(2003)。老子今注今譯。臺北:三民書局。
  88. 陳榮華(1998)。葛雅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
  89. 陳鴻儒(1995)。異讀合成詞在訓詁學上的運用。華僑大學學報,3
  90. 陸宗達、王寧(1983)。訓詁方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1. 陸宗達、王寧(1994)。訓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92. 章一鳴(1997)。金瓶梅詞語和明代口語詞匯語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3. 章太炎(1906)。論語言文字之學。國粹學報,24
  94. 傅定淼(2000)。形訓方法新探。洛陽師範學院學報,19(3)
  95. 曾良(2001)。敦煌文獻字義通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96. 湯可敬(1997)。說文解字今釋。長沙:岳麓書社。
  97. 程俊英、梁永昌(1989)。應用訓詁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98. 馮玉濤(2000)。古注「讀與某同」作用類析。古漢語研究,1
  99. 馮浩菲(1987)。毛詩訓詁研究。華中師範大學。
  100. 馮浩菲(1995)。中國訓詁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01. 馮浩菲(1997)。不能把訓詁學等同於語義學-關於訓詁學名義及學科分類問題的意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7(1)
  102. 馮瑞生(1997)。《訓詁論叢》第三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03. 黃世雄(2001)。湖北師範學院學報
  104. 黃侃(1983)。文字聲韻訓詁筆記。臺北:木鐸出版社。
  105. 黃易青(1999)。同源詞義素分析法。古漢語研究,3
  106. 楊光榮(1995)。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
  107. 楊信川(1998)。訓詁的邏輯方式。廣西大學學報,20(5)
  108. 楊端志(1997)。訓詁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09. 萬獻初(2002)。語言研究
  110. 葉斌(2002)。關於訓詁方法的理論問題。杭州師範學院學報,3
  111. 葉鍵得(2000)。反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12. 葛兆光(1999)。唐詩選注。浙江文藝出版社。
  113. 董俊彥(2002)。國文學報
  114. 詹文君(1998)。爾雅〈釋詁〉、〈釋言〉、〈釋訓〉同訓詞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5. 鄔國義(1995)。納蘭詞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6. 鄔國義(1994)。國語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7. 趙九興(1998)。古籍今譯應保持學術嚴肅性。河北學刊
  118. 趙振鐸(1988)。訓詁史史略
  119. 趙誠(1998)。訓詁學回顧與展望。古漢與研究
  120. 趙誠(1997)。訓詁學展望。《訓詁論叢》第三輯
  121. 齊佩瑢(1984)。訓詁學概論。臺北:華正書局。
  122. 劉文清(2002)。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23. 劉文清(2003)。《讀書雜誌》之「字異而義同」訓詁術語析論—兼論其術語意義之生成。臺大中文學報,19
  124. 劉文清(2001)。再論《墨經》二〈取〉之篇名及其相關問題。大陸雜誌,102(3)
  125. 劉文清(1998)。墨子閒詁訓詁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26. 劉文清(2001)。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127. 劉向紅(2000)。隨文釋義初探。濟南大學學報,10(3)
  128. 劉忠華(2003)。談古今自語通假字的劃界原則與方法。吉林師範大學學報
  129.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130. 蔣紹愚(1997)。訓詁學與語法學。古漢語研究,3
  131. 蔣紹愚(2000)。漢語詞匯語法史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132. 蔣禮鴻(2001)。蔣禮鴻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33. 鄧聲國(2002)。《中國訓詁學》的學科體系問題—兼與白兆麟先生商榷。學術界,95
  134. 鄧聲國(2002)。鄭玄《禮儀注》訓詁術語釋義例芻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3
  135. 鄧聲國(1999)。《毛詩笺》訓詁術語瑣論。中國與文通訊,51
  136. 盧國屏(1995)。爾雅而毛傳之研究與比較。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37. 龍宇純(1996)。中國文字學(定本)。臺北:五四書局。
  138. 韓兆琦(1994)。史記選注。臺北:里仁書局。
  139. 嚴平(1998)。走向解釋學的真理。北京:東方出版社。
  140. 蘇新春(1992)。漢語詞義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141. 鐘明彥(1996)。聲訓及《說文》聲訓研判。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2. 饒尚寬(1995)。新疆師範大學學報
被引用次数
  1. 劉文清(2022)。《毛詩正義》訓詁術語探析-兼論歷代訓詁術語之因革。臺大中文學報,78,5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