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閩南方言本字考證(叁)

并列篇名

Textual Research on Original Characters of the Southern Min Dialects (3)

DOI

10.6258/bcla.2006.64.04

作者

徐芳敏(Fang-Min Hsu)

关键词

漢語方言 ; 閩方言 ; 閩南方言 ; 本字 ; 本字考證 ; Chinese dialects ; Min dialects ; Southern Min dialects ; original character ;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character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4期(2006 / 05 / 01)

页次

103 - 12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考證閩南方言白話音讀thua⊇本字「拕(拖)」,附帶(部分)考證thuaʔ⊃本字「汏(汰)」、⊆tua 本字「汏(汰)」;並且討論相關問題。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conducts textual research to verify the original characters (本字) for select colloquial pronunciations in the Southern Min dialects, namely, 拕 (拖) for thua⊇, and 汏 (汰) for both thuaʔ⊃ and ⊆tua. Related issues are also address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徐芳敏(2000)。閩南方言本字考證(壹)。臺大文史哲學報,53,159-194。
    連結:
  2. (1993).《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福建方言字典》.
  3. Br Barclay, Thomas(1990).Supplement to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4. Cmp Campbell, W.(1987).A Dictionary of the Amoy Vernacular spoken throughout the Prefectures of Chin-Chiu, Chiang-Chiu and Formosa (Taiwan).Tainan: The Taiwan Church Press.
  5. Dg Douglas, Carstairs(1990).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with the Principal Variations of the Chang-Chew and Chin-Chew Dialects.London: Trübner & Co.
  6. Hok-këèn Medhurst,Walter Henry(1837).Dictionary of the Hok-këèn Dialec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and Colloquial Idioms.
  7. Southern Min Embree,Bernard L. M.(1984).A Dictionary of Southern Min (Taiwanese-English Dictionary).
  8. Tân Tân, K. T.(1978).A New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Tân`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劉必貴.
  9. Yang, Paul Fu-mien(1981).Chinese Dialectology: A Selected and Classified Bibliography.中國方言學分類參考書目
  10. 丁度(1980)。集韻。
  11. 丁度(1985)。集韻 附索引。
  12. 小川尚義(1931)。臺日大辭典(上)。臺北:臺灣總督府。
  13. 小川尚義(1932)。臺日大辭典(下)。臺北:臺灣總督府。
  14. 方成珪(1970)。集韻校正。一、二,清瑞安孫氏詒善祠塾刻本。
  15. 王力(1983)。同源字典。
  16. 王世華、黃繼林(1996)。揚州方言詞典。
  17. 王育德(1957)。台語彙。台灣語常用語彙。
  18. 王育德、林彥伶、黃國彥。王育德全集9:福建語研究卷。
  19. 王育德、林彥伶、黃國彥(2002)。〈關於《十五音》。十五音について。
  20. 王繼如(2001)。說「慕」。訓詁問學叢稿。
  21.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2004)。《古文字詁林》(9、10)。
  22. 朱祖延(1996)。爾雅詁林,5
  23. 朱駿(1975)。說文通訓定聲(附索引)。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
  24. 吳守禮(2002)。明萬曆刊金花女戲文校理,即: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女正文校理。
  25. 吳守禮(1987)。綜合典。綜合閩南臺灣語基本字典初稿。
  26. 李如龍(2001)。南安市志。《南安市方言志》《福建縣市方言志12種》。
  27. 李妍周(199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8. 李孝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甲骨文字集釋。
  29. 李新魁、林倫倫(1992)。潮汕方言詞考釋。
  30. 李榮序(2003)。渡江書。渡江書十五音。
  31. 村上嘉英(1981)。現代典。
  32. 杜預注、孔穎達、阮元(1978)。左傳注疏 附校勘記。
  33. 沈富進(1954)。寶鑑。彙音寶鑑。
  34. 周長楫(1993)。廈門典。廈門方言詞典。
  35. 周長楫、歐陽憶耘(1998)。廈門研究。廈門方言研究。
  36. 周長楫、周清海(2002)。新加坡典。新加坡閩南話詞典。
  37. 周耀文(1999)。潮汕韻匯。潮汕話韻匯 普通話拼音對照。
  38. 東方孝義(1997)。臺日書。臺日新辭書。
  39. 林倫倫、陳小楓(1996)。廣東閩研究。廣東閩方言語音研究。
  40. 林倫倫、陳歷明、林惇鈞(1994)。潮汕方言韻母與中古音韻母的比較研究。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編《潮學研究》2,268-303。
  41. 林道祥(2001)。明本潮州戲文疑難詞語辨析。明本潮州戲文論文集,426-434。
  42. 林寶卿(1999)。同源典。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詞典。
  43. 洪惟仁(1993)。閩南語辭書簡介。《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泉州方言韻書三種》,1,1-18。
  44. 洪惟仁(1993)。解題:彙音妙悟的版本及音讀。《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泉州方言韻書三種》,17-91。
  45. 范曄(1983)。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影印。
  46. 徐中舒(1988)。甲骨文字典
  47. 徐芳敏(2002)。閩南方言本字考證(貳)。臺大中文學報,17,235-286。
  48. 徐芳敏(199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49. 徐芳敏(2003)。閩南方言本字與相關問題探索
  50. 徐芳敏(2000)。閩南方言幾則本字考證及相關白話音韻母層次討論。臺大中文學報,13,27-78。
  51. 徐復(1992)。廣雅詁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2. 徐鍇。說文解字四種。北京:中華書局影印。
  53. 張屏生(2005)。杜嘉德《廈英大辭典》的音系及其相關問題。駑馬齋論學集,93-124。
  54. 張振興(1992)。漳平研究。漳平方言研究。
  55. 張振興(1987)。海康記略。〈廣東海康方言記略〉《方言》。
  56. 張振興、蔡葉青(1998)。雷州典。雷州方言詞典。
  57. 張盛裕(1979)。潮陽文白。〈潮陽方言的文白異讀〉《方言》。
  58. 曹小云(2005)。《清風閘》中揚州方言詞例釋。中古近代漢語語法詞匯叢稿,223-235。
  59. 曹先擢、蘇培成(1999)。漢字形義分析字典
  60. 許少峰(1997)。近代漢語詞典
  61. 許成章(1992)。臺漢典。臺灣漢語辭典。
  62. 許慎、段玉(1985)。說文解字注(新增部首檢字索引)。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影印。
  63. 許慎、徐鉉(1998)。說文解字四種。北京:中華書局影印。
  64. 郭芹納(2002)。方言與詞語訓詁。訓詁散論,237-243。
  65. 陳修、陳文晶(1991)。台話典。台灣話大詞典:閩南話漳泉二腔系部分。
  66. 陳彭年(1987)。大廣益會玉篇。
  67. 陳彭年。大廣益會玉篇。
  68. 陳彭年、周祖謨、余迺永(1980)。互註校正宋本廣韻(校本)。
  69. 陸德明、鄧仕樑、黃坤堯(1988)。新校索引經典釋文(上、下)。
  70. 陸德明、盧文弨(1980)。抱經堂本經典釋文。
  71. 壺麓主人(1993)。增十五音一。《增補彙音》《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漳州方言韻書三種》。
  72. 壺麓主人(1987)。增十五音二。《增補彙音》《增補十五音》。
  73. 壺麓主人(1900)。增十五音集。增註十五音彙集。
  74. 黃有實(1972)。臺十五音。臺灣十五音辭典。
  75. 黃謙(1993)。妙悟二。《詳註彙音妙悟》《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泉州方言韻書三種》。
  76. 黃謙(1993)。妙悟一。《增補彙音妙悟》《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泉州方言韻書三種》。
  77. 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漢語方言研究室編(1982)。普閩典。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
  78. 楊秀芳(1982)。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79. 楊國楨、鄭甫弘、孫謙(1997)。明清中國沿海社會與海外移民
  80. 楊越、王貴忱、岑桑、顧錫麟、劉焜煬(1985)。明本潮州戲文五種
  81. 葉德均(1979)。關於浦琳。戲曲小說叢考,748-750。
  82. 董忠司、城淑賢、張屏生、張光宇(2001)。臺閩典。臺灣閩南語辭典。
  83. 福建省漢語方言調查指導組、福建省漢語方言概況編寫組(1962)。福建概況。福建省漢語方言概況(討論稿)。
  84. 趙誠(1988)。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
  85. 蔡俊明(1991)。潮州詞匯。潮州方言詞匯。
  86. 蔡葉青、葉國泉(1993)。海康志。海康方言志。
  87. 龍彼得(1992)。明刊閩南戲曲絃管選本三種
  88. 謝秀嵐(1993)。十五音。《彙集雅俗通十五音》《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漳州方言韻書三種》。
  89. 釋玄應、周法高(1962)。玄應一切經音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刋之47《玄應一切經音義反切考》附冊,據日本弘教書院縮刷藏經所收高麗藏本影印。
  90. 顧野王(1985)。原本玉篇殘卷。北京:中華書局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