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易屍還魂」的變調-論魯迅小說人物的體格、精神與民族身分

并列篇名

The Shift of "Bartering the Body for the Soul": The Physique, Spirit,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Characters in Lu Xun's Novels

DOI

10.6258/bcla.2006.65.04

作者

顏健富(Kean-Fung Guan)

关键词

魯迅 ; 五四 ; 晚清 ; 體格 ; 精神 ; Lu Xun ; May Forth ; late Qing ; physical ; spiritual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5期(2006 / 11 / 01)

页次

113 - 1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魯迅小說人物的呈現策略,以及這種書寫背後隱藏的文化流變。首先,本文以魯迅的敘事及論述結構中經常出現的「體格」與「精神」為切入點,思考他選擇怎樣的「身體」代表中國人?我們尚可深入探問:「精神/體格」為何與如何出現於他的論述結構?本文進而追溯晚清掀起的國體/身體的論辯,觀察魯迅對此一論辯命題的接收及改寫。接著,本文反思與追究魯迅的「精神/體格」論在其小說中實踐的方式;亦即,他如何在小說敘事中挪用「體格」與「精神」。最後,本文將從小說人物展現的體格與精神面貌,探討魯迅的民族身分的再現策略。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representation in Lu Xun's novels, as well as the shifts in cultural tradition that underlie these modes of writing. It takes as its starting point the ”physique” (tige) and the ”spirit” (jingshen) that pervade so many of Lu Xun's narratives, and asks what kind of ”body” Lu chose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The article further inquires the function of the ”spiritual/physical”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narratives, the reasons for them, and Lu Xun's creative adaptation and rewriting of the (national) body theme-a theme that has appeared in the late Qing. That is: how does the ”spirit/body” duality find expression in his novels, and how does he appropriate the ”physical” and the ”spiritual” in these narratives? Finally, the article assesses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by Lu Xun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s seen from the ”physical” and ”spiritual” outlook of the characters in his novel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Arthur Smith(1894)。Chinese Characteristics,New York:
  2. Frederic Jameson(2000).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London:
  3. Stuart Hall(1992).the West and the Rest: Discourse and Power.in Stuart Hall and Bram Gieben, ed., Formations of Modernity,U.K.:
  4. Stuart Hall(1995).Negotiating Carribean Identities.New Left Review
  5. Stuart Hall(2003).The Diaspora and Cultural Identity.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London:
  6. 丸山昇(2002)。一九三○年代魯迅幾個問題的私見。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7. 丸尾常喜、秦弓(1995)。「人」與「鬼」的糾葛——魯迅小說論析,北京:
  8.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1985)。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1913-1983。北京:
  9. 中野美代子、潘世聖(1988)。魯迅的肉體凝視。魯迅研究動態
  10. 王德威(1993)。從頭談起-魯迅、沈從文與砍頭。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
  11. 王潤華(1992)。從周樹人仙台學醫經驗解讀魯迅的小說。中國文化
  12. 竹內好(2005)。近代的超克.魯迅,北京:
  13. 李歐梵(1995)。鐵屋中的吶喊.家庭和教育,臺北:
  14. 李澤厚(1987)。略談魯迅思想的發展。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
  15. 李鴻章、吳汝綸(1968)。籌議海防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二十四,臺北:
  16. 沙蓮香(1990)。中國民族性,北京:
  17. 汪暉(2000)。思想的悖論:個人與民族、進化與輪迴。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石家莊:
  18. 汪衛東(2004)。「個人」、「精神」與「意力」:《文化偏至論》中「個人」觀念的梳理。魯迅研究月刊
  19. 東海覺我徐念慈(1904)。情天債。女子世界
  20. 夏濟安(1977)。魯迅作品的黑暗面。夏濟安選集,臺北:
  21. 珠莉婭.克里斯蒂瓦、張新木(2001)。恐怖的權力-論卑賤,北京:
  22. 荒江釣叟(1984)。月球殖民地小說|晚清小說大系,臺北:
  23. 郜元寶(2000)。反抗「被描寫」-現代中國的自我表述。魯迅六講,上海:
  24. 康有為(1986)。康有為政論集,北京:
  25. 張之洞、沈雲龍。奏定學堂章程。《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73輯,臺北:
  26. 梁啟超(1984)。新中國未來記。晚清小說大系,臺北:
  27. 梁啟超(1999)。新民說。梁啟超全集,北京:
  28. 莊澤宣(1929)。民族性與教育,長沙:
  29. 許壽裳(1973)。亡友魯迅印象記。香港:
  30. 許壽裳(2000)。回憶魯迅。摯友的懷念-許壽裳憶魯迅,石家莊:
  31. 陳天華(1984)。獅子吼。晚清小說大系,臺北:
  32. 陳思和、一土(2001)。三論魯迅的罵人。二十一世紀:魯迅和我們,北京:
  33. 陸士諤(1996)。新中國。中國進化小史,南昌:
  34. 黃金麟(2000)。軍國民、新民與公民的身體-身體的國家化生成。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
  35. 廖炳惠(1994)。兩種體現。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
  36. 劉鶚(1984)。老殘遊記。晚清小說大系,臺北:
  37. 魯迅(1989)。魯迅全集,臺北:
  38. 奮翮生(1902)。軍國民篇。新民叢報
  39. 顏健富(2002)。發現孩童與失去孩童-論魯迅對孩童屬性的建構。漢學研究
  40. 藤井省三、陳福康編(1997)。魯迅比較研究,上海:
  41. 譚嗣同(2002)。仁學,北京:
  42. 嚴家炎(2002)。複調小說:魯迅的突出貢獻。論魯迅的複調小說,上海:
  43. 嚴復(1986)。原強。嚴復集,北京:
  44. 蘇珊.桑塔格、刁筱華(2000)。疾病的隱喻,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許暉林(2014)。論《老殘遊記》中的身體隱喻。成大中文學報,44,255-290。
  2. 黃文鉅(2015)。吃人,戀屍,逆倫:後革命時期以降的非理性敘事。中國文學研究,39,259-300。
  3. 江寶釵(2013)。日治時期臺灣文人對語言使用的主張暨其平議。東吳中文學報,26,245-264。
  4. 江寶釵(2014)。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國民性論述暨其意義。淡江中文學報,30,205-236。
  5. 劉正忠(2009)。摩羅,志怪,民俗:魯迅詩學的非理性視域。清華學報,39(3),429-472。
  6. 朱芯儀(2019)。凌遲與救贖-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中央大學人文學報,67,45+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