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金鎖記〉與《怨女》比較研究

并列篇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olden Lock Notes" and A Grumbling Maid

DOI

10.6258/bcla.2006.65.05

作者

郭玉雯(Yuh-Wen Kuo)

关键词

圓型 ; 典型 ; 循環型 ; 戲劇化 ; round character ; typical character ; cyclical ; dramatization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5期(2006 / 11 / 01)

页次

151 - 18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比較張愛玲早期中篇小說〈金鎖記〉與後來改為長篇《怨女》之間的差異。從人物塑造的角度而言,例如男主角三爺是否由〈金鎖記〉的正經謹慎變成《怨女》的卑鄙輕浮?還是像女主角一樣,只是更像現實界的人物而已?更圓型或典型?而人物的減少,曹七巧的女兒姜長安這個角色在《怨女》中消失了,其理由與影響為何?又從結構的角度而言,如果《怨女》是循環型的,則其所顯示之悲劇是否早已成為古今女性都不能輕易化解之宿命?更以風格的角度而言,《怨女》裏的時代背景描寫增加許多,情節不那麼戲劇化,文字轉為平淡自然,如此是否更能顯露一種現代感?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compares two works of Eileen Chang (Zhang Ailing): her early novelette ”Golden Lock Notes” and its later version as the novel A Grumbling Maid. Many differences can be identified between them, with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example, with respect to characterization, does the hero, Lord Third, change from a decent and cautious person in ”Golden Lock Notes” to a mean and frivolous guy in A Grumbling Maid? Or would it be more accurate to say that the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 in the later version is more realistic and truer to life, just like the heroine herself? Is the character rounder or more typical as a result of this change? Also, the character of Jiang Changan, daughter of Cao Qiqiao, does not appear in A Grumbling Maid. Why, and what is the influence of her disappearan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structure, if A Grumbling Maid is meant to be cyclical, does this imply that the tragic ending is the inescapable fate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women alike? Finally, in terms of style, with the later version loving more descriptions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a less dramatic plot, and simple and natural writing, can it be concluded that Chang wrote this novel in a more modern wa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郭玉雯(2006)。紅樓夢與張愛玲小說。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連結:
  2. 水晶(1973)。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臺北:大地。
  3. 王拓(1976)。張愛玲和宋江。臺中:藍燈。
  4.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
  5. 呂啟祥、鄭樹森(1990)。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文化。
  6. 宋家宏(1990)。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文化。
  7. 李元貞(1979)。文學論評。臺北:牧童。
  8. 叔本華、石沖白(1986)。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
  9.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臺北:麥田。
  10. 東山魁夷(1989)。東山魁夷散文選。南昌:百花洲文藝。
  11. 林幸謙(2000)。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臺北:麥田。
  12. 唐文標(1983)。張愛玲研究。臺北:聯經。
  13. 夏志清、劉紹銘(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
  14. 殷允芃、夏志清(1995)。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
  15. 笑笑生(1990)。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會校本。香港:三聯。
  16. 高全之(1998)。從張愛玲到林懷民。臺北:三民。
  17. 高全之(2003)。張愛玲學。臺北:一方。
  18. 張健(1984)。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學生。
  19. 張愛玲(1987)。餘韻。臺北:皇冠。
  20. 張愛玲(1966)。怨女。臺北:皇冠。
  21. 張愛玲(2005)。沉香。臺北:皇冠。
  22. 張愛玲(1969)。半生緣。臺北:皇冠。
  23. 張愛玲(1983)。海上花落――國語海上花列傳2。臺北:皇冠。
  24. 張愛玲(1976)。張看。臺北:皇冠。
  25. 張愛玲(1968)。秧歌。臺北:皇冠。
  26. 張愛玲(1977)。紅樓夢魘。臺北:皇冠。
  27. 張愛玲(1968)。張愛玲小說集。臺北:皇冠。
  28. 張愛玲(1973)。流言。臺北:皇冠。
  29. 郭玉雯(1994)。紅樓夢人物研究。臺北:大安。
  30. 郭玉雯、張健(1984)。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學生。
  31. 陳慶浩(1979)。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聯經。
  32. 陳輝揚(1990)。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文化。
  33. 傅雷、唐文標(1983)。張愛玲研究。臺北:聯經。
  34. 楊澤(1999)。閱讀張愛玲。臺北:麥田。
  35. 董千里(1975)。中國文選
  36. 樂蘅軍(1976)。古典小說散論。臺北::純文學。
  37. 鄭樹森(1990)。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文化。
  38. 魯迅(1981)。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
  39. 羅思瑪莉.佟恩、刁筱華(1996)。女性主義思潮。臺北:時報。
  40. 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店。
被引用次数
  1. 傅佩琍,唐瑞霞(2012)。《怨女》兩性關係疏離論。育達科大學報,33,43-64。
  2. 蔣興立(2008)。新編京劇《金鎖記》與原著小說之較析。戲曲學報,3,225-249。
  3. 林淑薰(2008)。新編京劇《金鎖記》的舞臺空間處理。戲曲學報,4,273-298。
  4. 丘慧瑩(2008)。京劇《金鎖記》對傳統戲曲的繼承與創新。民俗曲藝,159,171-204。
  5. 吳岳霖(2015)。演員劇場的消解與重解: 從魏海敏的表演藝術探究戲曲的「當代性」。民俗曲藝,189,157-215。
  6. 趙家琦(2022)。從書寫到譯寫:跨語脈絡下的張愛玲長篇英文小說《雷峰塔》、《易經》。中正漢學研究,40,185-210。
  7. (2021)。測繪冷戰文化地形圖:張愛玲與《秧歌》。二十一世紀,184,9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