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物色」:一個彰顯中國抒情傳統發展的理論概念

并列篇名

Wuse (物色): An Important Critical Concept of the Chinese Lyric Tradition

DOI

10.6258/bcla.2007.67.02

作者

張靜(Jing Zhang)

关键词

物色(論) ; 感物 ; 色(梵文Rūpa) ; 現象論 ; 抒情傳統 ; wuse ; ganwu ; se (Rūpa in Buddhism) ; phenomenalism ; lyric tradition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7期(2007 / 11 / 01)

页次

39 - 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物色」作為文論術語最早出現於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產生的理論概念,實標誌著中國抒情傳統中一個重大的觀念變化,即伴隨「山水詩」而發展起來的人對外物世界的現象論態度。然而長期以來,學界存在著「物色」與「感物」概念混淆的狀況。故此,本文嘗試探討了「物色」這一概念的歷史成因。通過對比「感物詩」與「山水詩」在觀物態度與方式上的本質區別,旨在劃清「物色論」與「感物說」之界限;並通過追蹤「色」字的語義衍變過程以及佛教的影響,進而揭示「物色論」的理論內涵及其標識性意義。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term wuse (物色, the appearances of things) as a concept of literary theory, which first appeared in Liu Xie's Wen Xin Diao Long (文心雕龍). For a long time, critics have confused the concepts of wuse and ganwu (感物, stirring-and-response), and overlooked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wuse play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yric tradition. By comparing ways of looking at scenery and poets' attitude towards scenery in ganwu poetry and landscape poetry, the paper tries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se two critical concepts. Furthermore, by tracing the use of the word se (色) in ancient literature, the author finds that Buddhist Phenomenalism seems to have triggered the sense of ”scenery” in this wor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sense of ”scenery” in se and the concept of wuse, and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wuse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蕭馳(2007)。「書寫聲音」中的羣與我,情與感:〈古詩十九首〉詩學特質與座標意義的再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0
    連結:
  2. (1983)。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 宋朱熹集注(1999)。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4. 宋葉夢得(1984)。叢書集成新編:石林詩話。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南朝·宋范曄撰(1973)。後漢書。香港:中華書局。
  6. 南朝·齊梁沈約撰(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7. 唐姚思廉撰(1973)。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8. 晉陸機撰、張少康集釋(2006)。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9. 梁劉勰撰、詹鎂義證(1999)。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梁蕭統編(2005)。文選。北京:中華書局。
  11. 梁鍾嶸撰、曹旭集注(1994)。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清途欽立輯(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郭慶藩集釋(1995)。莊子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清嚴可均輯(1999)。全上古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15. 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2003)。阮元刻本《十三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
  16. 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2003)。阮元刻本《十三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
  17. 漢王充(1936)。四部備要:論衡。上海:中華書局。
  18. 漢司馬遷撰、日攏川龜太郎考證(2006)。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
  19.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1981)。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2003)。阮元刻本《十三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
  21. 戰國呂不韋編(1996)。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王文進(1979)。論六朝詩中巧構形似之言。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23
  23. 吉川幸次郎(1977)。推移的悲哀。中外文學,6(4)
  24. 江明玲(199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25. 呂正惠(1989)。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
  26. 林文月(1974)。山水與古典。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27. 馬敍倫(1957)。說文解字六書疏證。北京:科學出版社。
  28. 張節末(2002)。比興、物感與剎那直觀:先秦至唐詩思方式的演變。社會科學戰線,4
  29. 陳昌明(2005)。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臺北:里仁書局。
  30. 湯用彤(1997)。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1. 廖蔚卿(1974)。從文學現象與文學思想的關係談六朝「巧構形似」的詩。中外文學,3(7-8)
  32. 熊國英(2006)。圖釋古文字。濟南:齊魯書社。
  33. 劉翔飛(1989)。古詩中形象描寫的演變。臺大中文學報,3
  34. 劉殿爵編(2000)。楚辭逐字索引。香港:商務印書館。
  35. 劉殿爵、陳方正編(1994)。尚書大傳逐字索引。香港:商務印書館。
  36. 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
  37. 鄭毓瑜(1997)。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書局。
  38. 鄭毓瑜(2004)。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漢學研究,22(2)
  39. 鄧國光(2007)。文學總集的性質及兩種型態的遞變。第十屆文學與美學暨第二屆中國文藝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臺北:
  40. 燕京大學圖書館編(1934)。毛詩引得。北平:哈佛燕京學社。
  41. 興膳宏著、彭恩華編譯(1984)。興膳宏《文心雕龍》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
  42. 興膳宏、王元化編(1983)。日本研究《文心雕龍》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
  43. 蕭馳(2005)。佛法與詩境。北京:中華書局。
  44. 錢穆(1998)。錢賓四先生全集:四書釋義·論語要略。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5. 龔鵬程(1990)。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
  46. 凃光社(1988)。《文心雕龍》研究論文選(1949-1982)。濟南:齊魯書社。
被引用次数
  1. 李松駿(2023)。殷周之際物觀念的生成脈絡──以儀式行動與禮文意識為線索的考察。漢學研究,41(1),1-35。
  2. 劉乃慈(2012)。日常的非常─《流水帳》的抒情鄉土與敘事。臺灣文學學報,20,99-126。
  3. 丘庭傑(2020)。魯迅早期論文中的情感與理性。漢學研究,38(1),259-284。
  4. 蕭馳(2009)。郭象玄學與山水詩之發生。漢學研究,27(3),35-70。
  5. 鄭婷尹(2019)。論《采菽堂古詩選》之「虛」評於物色中之表現。臺大中文學報,67,8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