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兩漢魏晉南北朝復仇與法律互涉的省察與詮釋

并列篇名

An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w and Revenge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DOI

10.6258/bcla.2008.68.02

作者

李隆獻(Long-Shien Lee)

关键词

復仇 ; 復仇觀 ; 法律 ; 禮/法衝突 ; 孝/忠衝突 ; revenge ; views on revenge ; loyalty ; filial piety ; laws and regulations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8期(2008 / 05 / 01)

页次

39 - 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復仇觀在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轉化之跡:就此一時期復仇觀的遞嬗∕轉變、官方的法令規範與執法態度、輿論所反映的復仇觀,以及復仇與法律互涉的相關問題等進行省察與詮釋。文中指出:自西漢至南北朝的復仇觀,在與官方法律的互動之下,反映出「忠」、「孝」兩種倫理的拉扯。面對私義的「孝」∕「禮」與公義的「忠」∕「法」概念的衝突,復仇觀在這一時期發生了多次的變化:漢代─尤其是東漢─較傾向於認同復仇;曹魏當政者則意識到漢代寬縱復仇所導致的問題,遂明訂禁止復仇的相關律令。南北朝分裂後,對復仇與法律的態度則南北有別:南朝強調孝義倫理,對復仇採寬赦,甚至肯定的態度;北朝則傾向於強調「忠」,透過將「忠」定義為「大孝」,將其內涵國家化,同時也在法律上明令禁止復仇。

英文摘要

Filial piety, as the core value of Confucian ethics, is readily transposed into an ethics of loyalty: that is, obedience to one's master as opposed to obedience to one's father. In theory, these two lines of loyalty should not be in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However, revenge, a principle based on filial piety, inevitably conflicts with law and justice, a sphere dominated by loyalty.In the light of this conflict between loyalty to the law and filial piety, this paper looks at changes in traditional views toward revenge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hile revenge was given precedence during the Han dynasty, the rulers of the Wei dynasty enacted laws curbing the act of revenge in order to enforce the state monopoly on violence. Dur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 tolerant, even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revenge dominated in the south, while in the north loyalty to law was placed above filial piety and laws were put in place prohibiting acts of reveng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李隆獻(2007)。兩漢復仇風氣與《公羊》復仇理論關係重探。臺大中文學報,27
    連結:
  2. 李隆獻(2008)。隋唐時期復仇與法律互涉的省察與詮釋。成大中文學報,20,1-31。
    連結:
  3. 林素娟(2004)。漢代復離議題所凸顯的君臣關係及忠孝觀念。成大中文學報,12
    連結:
  4. (2004)。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 北齊魏收撰(1983)。魏書。臺北:鼎文書局。
  6. 宋王欽若(1986)。冊府元龜: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宋李昉(1975)。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宋范曄撰、唐李賢注(1981)。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9. 宋徐天麟(1998)。東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
  10. 東漢王符撰、胡楚生集釋(1979)。潛夫論集釋。臺北:鼎文書局。
  11. 東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12. 東漢應助撰、王利器校注(1982)。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
  13. 唐令狐德棻撰(1996)。周書。臺北:鼎文書局。
  14. 唐李百藥撰(1996)。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
  15. 唐李延壽撰(1994)。北史。臺北:鼎文書局。
  16. 唐李延壽撰(1994)。南史。臺北:鼎文書局。
  17. 唐房玄齡撰(1995)。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18. 唐長孫無忌撰、劉俊文箋解(1996)。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
  19. 唐姚思廉撰(1980)。梁書。臺北:鼎文書局。
  20. 唐姚思廉撰(1986)。陳書。臺北:鼎文書局。
  21. 唐唐玄宗注、宋邢禺疏(1976)。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唐魏徵撰(1996)。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23.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1974)。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
  24. 梁沈約撰(1987)。宋書。臺北:鼎文書局。
  25. 梁蕭子顯撰(1987)。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
  26. 清王夫之(1985)。讀通鑑論。臺北:里仁書局。
  27. 清沈家本撰、鄧經元、駢宇騫點校(1985)。歷代刑法考。北京:中華書局。
  28. 清張英(1986)。御定淵鑑類函: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清顧炎武(1970)。原鈔本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
  30. 漢司馬遷撰、日攏川資言會注考證(1932)。史記會注考證。東京:東京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
  31.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1976)。公羊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1983)。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33.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1976)。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76)。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5. Jen-Der Lee(1988)。Conflicts and Compromise between Legal Anthority and Ethical I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venge in Han Times。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
  36. 日原利國、辛冠潔編(1987)。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
  37. 王立(2001)。血族復仇與鬼靈崇拜。山西大學學報,4
  38. 王立(2001)。中國古代恩赦復仇的心理與民俗背景。南通師範學院學報,17(3)
  39. 王如鵬、武建敏(2004)。孝與復仇:漢代道德與法制的關係表現。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5(1)
  40. 江建俊(2004)。魏晉忠孝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1. 西田太一郎著、段秋關譯(1985)。中國刑法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2. 余英時。東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
  43. 余英時(2003)。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5. 李隆獻(2005)。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以《春秋》三傳爲重心。臺大中文學報,22
  46. 李隆獻(2006)。漢代以降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中古時期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47. 周天游(1992)。古代復仇面面觀。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48. 林義正(2003)。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9. 林麗真(1991)。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從喪服論、同姓婚與忠孝論談起。臺大中文學報,4
  50. 林麗真(1993)。論魏晉的孝道觀念及其與政治、哲學、宗教的關係。臺大文史哲學報,40
  51. 牧野巽(1980)。中國家族研究:牧野巽著作集。東京:御茶水書房。
  52. 邱立波(2005)。漢代復仇所見之經、律關係問題。史林,3
  53. 唐長孺著、朱雷、唐剛卯選編(2006)。唐長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徐復觀(1975)。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5. 翁麗雪(1994)。東漢刑法與復仇。嘉義農專學報,39
  56. 高旭晨主編(2003)。歷代法制考·兩漢魏晉南北朝法制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7. 康有爲(1975)。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臺北:宏業書局。
  58. 張玉光(2004)。儒家孝義思想對傳統中國國家司法主義的影響。西南政法大學學報,6(5)
  59. 張瑞楠(1972)。復離與中國固有法。法學叢刊,67
  60. 張蓓蓓(1985)。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大文史叢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61. 張濤(2001)。經學與漢代的喪葬、祭祀活動及復仇之風。山東大學學報。
  62. 陳來(2005)。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3. 陳恩林(1998)。論《公羊傳》復仇思想的特點及經今、古文復仇說問題。社會科學戰線,2
  64. 陳瓊玉(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
  65. 喬偉、王召棠(2001)。《中國法律思想通史》(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66. 彭美玲、「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編輯小組編(2004)。曹魏禮制因革述略。臺灣大學中文系。
  67. 彭衛(1986)。論漢代的血族復仇。河南大學學報,4
  68. 程樹德(1988)。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
  69. 臧知非(1996)。春秋公羊學與漢代復仇風氣發微。徐州師範學院學報,2
  70. 鄧奕琦(2005)。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71. 錢穆(1982)。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2. 霍存福(2005)。復仇·報復刑·報應說―中國人法律觀念的文化解說。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73. 穗積陳重(1982)。復警と法律。東京:岩波書店。
  74. 謝幼偉、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編(1960)。孔子研究集。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75. 邁克爾·達爾比著、王立、魏彬彬譯(2002)。傳統中國的復仇與法律。丹東師範學報,24(3)
  76. 瞿同祖(1982)。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陳曉昀(2010)。明代女教書中的復仇、性別與倫理。女學學誌,27,57-112。
  2. 李隆獻(2007)。兩漢復仇風氣與《公羊》復仇理論關係重探。臺大中文學報,27,71-121。
  3. 李隆獻(2008)。隋唐時期復仇與法律互涉的省察與詮釋。成大中文學報,20,79-109。
  4. 李隆獻(2009)。日本復仇觀管窺—以古典文學為重心。成大中文學報,24,1-27。
  5. 李隆獻(2009)。宋代經生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臺大中文學報,31,147-195。
  6. 李隆獻(2011)。清代學者「禮書」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臺大中文學報,35,205-246。
  7. 李隆獻(2013)。近代民間復仇事例的省察與詮釋─以「地方志」為重心。成大中文學報,40,207-264。
  8. 廖珮芸(2016)。唐傳奇女子復讎故事研究:從「時空體」及生命型態的角度探討。中央大學人文學報,61,117-157。
  9. 劉苑如(2016)。東亞文學與宗教中的冤與結─代導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6(2),1-17。
  10. (2024)。從「安寧療護」與「病人自主權利」探討「孝德」與「善終」的生命意義。生死學研究,24,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