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道家的逍遙美學-與羅蘭˙巴特的「懶惰哲學」之對話

并列篇名

Discourse on Daoism's Xiao-yao Aesthetics: Dialogue with Roland Barthes' Philosophy of Laziness

DOI

10.6258/bcla.2008.69.01

作者

賴錫三(Hsi-San Lai)

关键词

道家 ; 莊子 ; 羅蘭.巴特 ; 逍遙 ; 無為 ; 美學 ; 休閒 ; 冥契主義 ; 語言 ; 遊戲 ; Daoism ; Zhuangzi ; Roland Barthes ; xiaoyao ; wuwei ; aesthetics ; leisure ; mysticism ; language ; play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9期(2008 / 11 / 01)

页次

1 - 3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現代人的生活煩忙焦慮,一切俱在實用效率的經濟計量下,無法止息。可是,另一種對反的呼聲也在醞釀,開始強調樂活、慢活的新生活運動。一方極度忙碌,另一方渴望休閒,這是現代人的分裂景觀。基本上,本文是在上述兩種生活現象的衝突矛盾中,思考道家的「逍遙美學」和巴特的「懶惰哲學」之深意。並且以對話的方式,一方面分析巴特對西方現代生活的批判與治療,及其和東方生活美學的遙契與交往;另一方面則透過道家的「逍遙美學」之詮釋,一則深化巴特的懶惰哲學,再則見出道家自然美學治療現代文明所可能具有的古典新義。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道家的自然冥契美學,具有心靈治療、語言治療、文化治療的三位一體性。並企圖指出逍遙美學所隱含的倫理學向度。

英文摘要

Modern people lead a life of anxiety, with each and every move measured in terms of pract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However, there also emerges a contrasting attitude that promotes lifestyles such as LOHAS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and Slow Movement. On the one hand, people are extremely bus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rave leisure time. Such is the divided vision of modern people. This article, in light of the two contradictory attitudes, reflect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Daoist xiaoyao aesthetics and Roland Barthes' philosophy of laziness. By way of dialogues, I analyze Barthes' criticism and therapy to modern Western life and his aspiration for the Eastern aesthetics of life. In addition, by interpreting the xiaoyao aesthetics of Daoism, I intensify Barthes' philosophy of laziness and reveal the possible therapeutic merits of Daoist aesthetics towards modern civilization. Finally, I conclude that Daoism's profound agreement with nature is a tripartition that is capable of mental therapy, language therapy, and cultural therapy. I also attempt to disclose the ethics dimension contained in xiaoyao aesthet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3)。老子道德經惑山註·莊子內篇惑山註。臺北:新文豐。
  2. (1999)。老子四種·老子王弼注。臺北:大安。
  3. 中野孝次著、李永熾譯(1995)。清貧思想。臺北:張老師文化。
  4. 巴什拉、劉自強譯(1997)。夢想的詩學。北京:北京三聯書店。
  5. 巴舍拉、龔卓軍、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
  6. 巴塔耶、汪民安編譯(2003)。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吉林:吉林人民。
  7. 史泰司、楊儒賓譯(1998)。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
  8. 尼采、謝地坤、宋祖良、程志民譯(2007)。論道德的譜系·善惡之彼岸。廣西:漓江。
  9. 布爾迪厄、楊亞平譯(2004)。國家的菁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10. 本雅明、許綺玲譯(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11. 皮柏·尤瑟夫、劉森堯譯(2003)。閒暇:文化的基礎。臺北:立緒。
  12. 伊萬·伊利奇、吳康寧譯(2004)。非學校化社會。臺北:桂冠。
  13. 杜普瑞、傅佩榮譯(1988)。人的宗教向度。臺北:幼獅文化。
  14. 汪民安著(2008)。尼采與身體。北京:北京大學。
  15. 柯林斯、劉慧珍譯(1998)。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臺北:桂冠。
  16. 柏格曼、韓良憶譯(2003)。柏格曼論電影。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17. 海德格、孫周興選編(1996)。海德格選集。上海:上海三聯。
  18. 海德格、孫周興譯(1993)。走向語言之路。臺北:時報。
  19. 區紀復著(2000)。簡樸的海岸:煦寮淨土十記。臺北:晨星。
  20. 屠友祥(1995)。意識形態·句子、文。當代,107,18-27。
  21. 郭思慈(1995)。從符號學到現象學的轉向―羅蘭·巴特論攝影本體。當代,107,8-27。
  22. 郭慶藩(1985)。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23. 傅科、劉北成、楊遠嬰譯(1993)。規訓與懲罰。臺北:桂冠。
  24. 傅偉勳著(1996)。道元。臺北:東大。
  25. 普魯斯特、沈志明選譯(2000)。失而復得的時間。北京:北京中國廣播電視。
  26. 愛琳·詹姆斯、黃漢耀譯(1997)。心靈簡單就是美。臺北:新路。
  27. 詹姆斯、蔡怡佳、劉宏信譯(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
  28. 聶爾寧夫婦、Scott著、梁永安、高志仁譯(2004)。農莊生活。臺北:立緒。
  29. 羅蘭·巴特著、李幼蒸譯(2004)。寫作的零度。臺北:桂冠。
  30. 羅蘭·巴特著、孫乃修譯(2003)。符號禪意東洋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羅蘭·巴特著、屠友祥譯(2004)。文之悅·譯注。上海:上海人民。
  32. 羅蘭·巴特著、劉森堯譯(2004)。羅蘭·巴特訪談錄。臺北:桂冠。
  33. 羅蘭·巴特、劉森堯譯(2002)。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臺北:桂冠。
  34. 蘇珊·桑塔格(2004)。寫作的零度。臺北:桂冠。
被引用次数
  1. 黃猷欽(2010)。臺灣與中國郵票裡的中國文字設計與書寫。清華學報,40(3),543-581。
  2. 賴錫三(2012)。《莊子》的夢寓書寫與身心修養:魂交、無夢、夢中夢、蝶夢、寫夢。中正漢學研究,19,81-114。
  3. 賴錫三(2013)。「格格不入」的鵷鶵與「入遊其樊」的庖丁─《莊子》兩種回應「政治權力」的知識分子姿態。政大中文學報,19,155-192。
  4. 沈素因(2014)。〈人子〉之深層意義探析—從神話及心理學的角度展開。華梵人文學報,22,106-134。
  5. (2013)。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論嵇康〈聲無哀樂論〉之音樂思想與倫理關懷。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4,19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