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十六世紀末中韓使節關於陽明學的論辯即其意義-以許篈與袁黃為中心

并列篇名

Debates on Yang-ming Learning by Chinese and Korean Envoys in the Late Sixteenth Century and Their Significance: With Emphasis on Heo Bong and Yuan Huang

DOI

10.6258/bcla.2009.70.03

作者

張崑將(Kun-Chiang Chang)

关键词

陽明學 ; 許篈 ; 袁黃 ; 使節 ; 東亞陽明學 ; envoy ; Yang-ming learning ; Heo Bong ; Yuan Huang ; Yang-ming learning in East Asia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0期(2009 / 05 / 01)

页次

55 - 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藉由考察兩段明朝與朝鮮政府派遣使節時,檢視陽明學在兩國之間所引起的爭議課題,從而看到陽明學在兩國使節之間所引起的波瀾現象。其一是以一五七四年朝鮮派遣許(1551-1588)出使中國時,與中國士大夫筆談有關王陽明從祀的爭議問題;其二是一五九二年明朝政府派往支援朝鮮戰事的軍事參謀袁黃(1533-1606),因其毀朱衛王的態度而引起朝鮮群儒的爭議。本文藉由雙方異域的觀點與批判,以窺兩國知識人對陽明學的不同爭議,進一步探索陽明學在東亞的深刻意義。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will examine two controversies created by envoys from the Ming dynasty and from Joseon Korea 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Yang-ming learning in each country. It will also illustrate the interactions concerning Yang-ming learning through envoys. The first controversy focused on Wang Yangming himself as he became an adjunct object of worship at the Confucian Temple. This occurred in 1547 when the Joseon envoy, Heo Bong (1551-1588), crossed swords with Chinese literati and scholar-officials over Wang's part through written communication. The second controversy arose in 1592 when the Ming Dynasty sent a military staff officer, Yuan Huang (1533-1606), to advise Korea on her war against Japan. Yuan provoked a conflict with the Joseon Confucians by slandering Zhu Xi and defending Wang Yangming. This paper will examine the different arguments by intellectuals from both countries on Yang-ming learning. Moreover,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Yang-ming learning in East Asia will also be explor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66)。明實錄。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2. (1958)。太白山四庫本:朝鮮王朝實錄。漢城:國史編纂委員會。
  3. (1987)。明史。臺北:鼎文書局。
  4. 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江南通志,140
  5. 明王陽明著、吳光校(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明沈德符(1979)。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
  7. 明徐階(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明袁了凡。四庫禁燬叢刊·補編:群書備考。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藏。
  9. 明袁了凡。了凡雜著:勸農書
  10. 明袁了凡(1905)。了凡雜著:訓兒俗說
  11. 明薛侃(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清張履祥(2002)。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彭紹升(1977)。了凡訓子書詳註·徑中徑又徑徵義合編。臺北:華藏法師會。
  14. 中純夫(2006)。明清はいかなる時代であつたか-思想史論集。東京:汲古書院。
  15. 夫馬進(1990)。山根幸夫教授退休紀念明代史論叢(上)。東京:汲古書院。
  16. 甘懷真(2007)。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7. 申欽。宋應昌以下諸官一時往來衙門。韓國文集叢刊:象村稿,39
  18. 成牛溪。答皇明兵部主事袁黃書。韓國文集叢刊:牛溪先生年譜,1
  19. 成牛溪。韓國文集叢刊:牛溪先生集·雜著,6
  20. 朴世采。韓國文集叢刊:南溪先生朴文純公文正集·雜著·文廟配從說
  21. 朱鴻林(1996)。陽明從祀典禮的爭議和挫折。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5
  22. 朱鴻林(1988).The Debate Over Recognition of WangYang-ming.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48(1)
  23. 朱鴻林(2005)。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李明輝(2005)。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5. 李退溪(1990)。韓國文集叢刊:退溪先生文集·答柳而見。漢城:民族文化推進會。
  26. 松浦章(2007)。江戶時代唐船による日中文化交流。京都:思文閣。
  27. 金宇顒。韓國文集叢刊:東岡先生文集·附錄·請許袁主事求書籍啓
  28. 金東珍(2004)。許篈的大明使行與陽明學辨斥。文化史學,21輯
  29. 金鑢(1971)。再造藩邦志·三。大東野乘,37
  30. 南有容。韓國文集叢刊:雷淵集·禮曹判書兪公行狀,25
  31. 姚立軍(2007)。嘉言善行,天地玄黃:關於嘉善之子袁黃的考證。嘉興日報(2007/07/16)。
  32. 柳希春。韓國文集叢刊:眉巖先生集·經筵日記,16
  33. 孫衛國(2007)。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想研究(1637-1800)。北京:商務印書館。
  34. 酒井忠夫(1970)。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
  35. 張維。韓國文集叢刊:谿谷先生集·牛溪先生神道碑銘,13,203。
  36. 許篈。荷谷先生年譜。燕行錄全集
  37. 許篈。燕行錄全集:朝天記
  38. 章宏偉(2007)。袁了凡生卒年考。中國道教,2
  39. 魚有鳳。韓國文集叢刊:杞園集·代太學儒生請罪朴世堂
  40. 閔仁伯。韓國文集叢刊:苔泉集·龍蛇追錄,3
  41. 黃俊傑(2007)。東亞儒學:經典詮釋的辯證。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
  42. 黃進興(1994)。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
  43. 黃進興。學術與信仰:論孔廟從祀制與儒家道統意識。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
  44. 趙憲(2001)。燕行錄全集:東還封事。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
被引用次数
  1. 蔡至哲(2018)。患吾學之未至─「已卯士禍」對李退溪朱子學思想深化的影響。漢學研究,36(1),101-136。
  2. 蔡至哲(2019)。吾道之東-朝鮮儒者對「後朱子時代」道統系譜的建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6(2),43-85。
  3. 蔡至哲(2021)。「我朝同於趙宋」-十八世紀朝鮮儒者對宋代中華秩序的詮釋。成大歷史學報,61,131-172。
  4. 吳政緯(2014)。從中朝關係史看明清史研究的新面向─以《燕行錄》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1,209-242。
  5. 余輝(2015)。清道光時期中朝士人交誼─以帥方蔚與朝鮮士人的交遊為中心。中正歷史學刊,18,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