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仁心詩興的進路-從馬浮的經學思想到蔣年豐的經學解釋學

并列篇名

Tracing Renxin Shixing: From Ma Fu's Thoughts on Confucian Classics to Jiang Nianfeng's Hermeneutics of Classical Studies

DOI

10.6258/bcla.2010.73.02

作者

吳冠宏(Kuan-Hung Wu)

关键词

馬浮 ; 蔣年豐 ; 解釋學 ; 六藝 ; 仁心詩興 ; Ma Fu ; Jiang Nianfeng ; hermeneutics ; liuyi ; renxin shixing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3期(2010 / 11 / 01)

页次

37 - 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人蔣年豐對於民國以來的大儒馬浮思想的重視與詮釋,乃是站在中西比較哲學的視域,提出「經學解釋學」與「興的精神現象學」之命題,以契接馬浮的經學思想,使儒家經典及其文化思想能經由更積極的姿態轉化成當代的知識論述。檢視馬浮的經學思想與蔣年豐的「經學解釋學」可以發現「仁心詩興」的進路尤為關鍵,本文即透過「仁心詩興」的連結,以探入兩位人文學者的論述義涵及思想底蘊,並在馬、蔣同中有異的學術風貌中,彰顯中國文化血脈之承傳與儒家思想之續進不斷。

英文摘要

By adopting a comparative philosophical approach, Jiang Nianfeng has emphasized Ma Fu's thinking and interpretations. He presented two propositions which connect Ma Fu's thoughts on classical studies: hermeneutics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spirit phenomenology of xing. By so doing, Jiang Nianfeng has made Confucian Classics, along with their culture and thoughts, more integrated into contemporary discourse on knowledge. This study will explore the concept renxin shixing via an investigation into Ma Fu's thoughts on the Classics and Jiang Nianfeng's hermeneutics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key notions to consider th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scholars' discourses and thought. By discussing where their thoughts meet and differ, such a study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of Confucian think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吳冠宏(2009)。人物品鑒之新向度的探索—從蔣年豐品鑒人格氣象之解釋學一文談起。成大中文學報,27,1-36。
    連結:
  2. 楊儒賓(1994)。馬浮「六藝統於一心」思想析論。鵝湖學誌,12,21-55。
    連結:
  3. 宋程顥、宋程頤(1983)。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南朝梁劉勰、詹鍈義證(1989)。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1989)。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6. 余英時(1985)。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7. 吳光主編(2008)。馬一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李明輝(2005)。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 林安梧(2009)。馬浮經學的本體詮釋學。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7。
  10. 林安梧(1987)。現代儒學論衡。臺北:業強出版社。
  11. 林維杰主編(2008)。文本詮釋與社會實踐:蔣年豐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
  12. 馬一浮、盧萬里校點(1996)。馬一浮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3. 馬浮(1964)。復性書院講錄。臺北:廣文書局。
  14. 高迎剛(2006)。馬一浮詩學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15. 張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6. 畢養賽主編(1992)。中國當代理學大師馬一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7. 郭齊勇(1994)。馬一浮的人格境界與哲理詩。中國文化,9,154-161。
  18. 賀麟(1974)。當代中國哲學。臺北:臺灣時代書局。
  19. 楊儒賓編、林安梧編(1997)。地藏王手記:蔣年豐紀念集。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20. 葉舒憲(2005)。詩經的文化闡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21. 劉又銘(1984)。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2. 蔣年豐(2000)。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3. 蔣年豐(2005)。與西洋哲學對話。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4. 蔣年豐(2000)。文本與實踐(二):西方解釋學觀點。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5. 蔣年豐(2005)。海洋儒學與法政主體。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6. 鄧新文(2008)。馬一浮六藝一心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許從聖(2017)。孔子教學觀的一個側面-以《論語.公冶長》「聞一知十」章為探討基點。鵝湖月刊,508,36-50。
  2. 林素娟(2015)。以詩詮禮─先秦禮儀中《詩》所開顯的感通、達類與修身、倫理實踐。清華學報,45(4),519-558。
  3. 吳冠宏(2017)。從《論語》論詩到《論語》中的一首詩―試論張亨先生兩個詮釋案例及其學術意義。臺大中文學報,57,301-334。
  4. 吳冠宏(2021)。【學苑春秋】王鎮華的新主體思想與新文化運動。東華漢學,33,19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