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林黛玉前期性格論─「真」與「率」的辨析與「個人主義」的反思

并列篇名

On Lin Dai-yu's Early Period Character

DOI

10.6258/bcla.2012.76.07

作者

歐麗娟(Li-Chuan Ou)

关键词

紅樓夢 ; 林黛玉 ; 本真 ; 率直 ; 個人主義 ;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Lin Dai-yu ; authenticity ; straightforwardness ; individualism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6期(2012 / 05 / 01)

页次

229 - 2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林黛玉之為《紅樓夢》中的個人主義的代表人物,其「真率」的前期人格表現往往被視為「虛偽」的對立而賦予高度評價的人格意涵。因此本文聚焦於此一角色,從概念上釐清此一詞彙本身的範疇混淆,並對其作為一種被高度張揚的人文價值重新思考,也闡發脂批所謂「玉有病」、「玉原非大觀者」的可能涵義。就此一詞彙本身所混淆的範疇而言,首先應區辨「率」與「真」的層次差異,以及「狀態描述」與「價值論斷」的不同,透過與其他真率型人物的參照比較,更能突顯此一區辨的重要性。就其之所以被評論者視為文化追求上的當然價值,則可以探索其中所蘊藏的傳統與現代的雙重影響,前者如浦安迪所討論的,中國傳統文學在表現「自我」意識上存在著一種「自我的悖論」(paradox of selfhood),本來就極容易引向狹隘的個人主義;而現代評論者處於西方個人主義崛起後充斥著唯名論(nominalisme)的「近代意識形態」下,只承認個體之存在,而不承認關係之存在,只承認個別要素,而不承認要素組群(ensembles),以致產生「個人」意義範疇的認知混淆。種種概念之區別不但必要,對釐清「真率」與個人主義之關係及其價值內涵也更有助益。

英文摘要

Lin Dai-yu is typically deemed a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individualism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 particular her character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novel is typically highly evaluated as ”sincere” (shuaizhen, 率真), as opposed to ”hypocritical”. This article carefully discusses such an evaluation. First, shuaizhen literally means 'straightforward' (shuai) and 'authentic' (zhen), and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their nuances. Second, we should carefully distinguish factual descriptions from value judgments. Equipped with these clarifications, we can compare Lin Dai-yu with other sincere-type figures. Last but not least, I discus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effect of commentators' regarding sincerity as a value of cultural pursuit, addressing both the traditional ”paradox of selfhood” (Andrew H. Plaks) and modern ego-centric individualism that recognizes individuals but not ensembl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蘇秋華(2005)。從角色扮演談觀影的沒入經驗:以《臥虎藏龍》及《花樣年華》為例。中外文學,33(11),87-109。
    連結:
  2.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3. (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2004)。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6. (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7. 宋洪邁(1998)。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明李贄(2009)。焚書‧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
  9. 明袁中道、錢伯城點校(1989)。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明袁宏道、錢伯城箋校(2008)。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唐元稹、楊軍箋注(2002)。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西安:三秦出版社。
  12. 清丁福保輯(1988)。清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
  13. 清脂硯齋、陳慶浩輯校(1986)。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增訂本)。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4. 清袁枚(1984)。隨園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15. 清曹雪芹、馮其庸校注(1995)。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16. 清賀長齡編、清魏源編(1992)。清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17. 清賀長齡輯(1972)。皇朝經世文編。臺北:文海出版社。
  18. 清戴震(1980)。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清戴震(1990)。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20. 清黄宗羲編(1987)。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
  21. 戰國莊周、清郭慶藩集釋(1983)。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22. de Bary、 William Theodore(1970).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3. Elster, J.(ed.)(1986).The Multiple Self.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 Freud, Sigmund(1961).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London:The Hogarth Press.
  25. Freud, Sigmund(1960).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London:The Hogarth Press.
  26. Merleau-Ponty, Maurice,Smith, Colin(Trans.)(1962).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27. Robert, Marthe(1977).Roman des origines et Origines du romans.Paris:Gallimard, Tel.
  28. Rogers, Robert(1970).A Psycho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ouble in Literature.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9. Strongman, K. T.、游恆山譯(2002)。情緒心理學─情緒理論的透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30. Wong、 Timothy C.(1978).Wu Ching-tzu.Boston:Twayne Publishers.
  31. 丹尼爾‧沙拉漢、儲智勇譯(2009)。個人主義的譜系。長春:吉林出版集團。
  32. 巴赫汀、白春仁譯、顧亞鈴譯(1998)。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3. 王新華(2008)。避諱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34. 王煜(1979)。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35. 伊恩‧瓦特、高原譯、董紅鈞譯(1992)。小說的興起。北京:三聯書店。
  36. 朱一玄編(2001)。紅樓夢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37. 米蘭‧昆德拉、尉遲秀譯(2009)。相遇。臺北:皇冠文化公司。
  38. 艾梅蘭、羅琳譯(2005)。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9. 艾皓德編(1999)。中國傳統文學中的心思與心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40. 吳新發(2002)。戲謔性的顛覆策略─《牡丹亭》中的科諢與情欲。第三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1. 呂啟祥(1992)。紅樓夢會心錄。臺北:貫雅出版社。
  42. 呂啟祥編、林東海編(2001)。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匯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3. 周紹良、朱南銑(1989)。紅樓夢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4. 周蕙(1988)。林黛玉別論。文學遺產,1988(3),86-94。
  45. 岡村繁、陸曉光譯、笠征譯(2002)。陶淵明李白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6. 林泳海(2006)。兒童教育心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47. 俞平伯(1988)。俞平伯論紅樓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段義孚、周尚意譯、張春梅譯(2006)。逃避主義。臺北:立緒文化公司。
  49. 胡學春(2009)。真:泰州學派美學範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0. 夏志清、胡益民譯(2001)。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51. 孫愛玲(2007)。《紅樓夢》本真人文思想。濟南:齊魯書社。
  52. 浦安迪、孫康宜譯(1979)。西遊記、紅樓夢的寓意探討。中外文學,8(2),36-62。
  53. 逄塵瑩(1993)。從心理分析論小說創作。中外文學,22(2),102-127。
  54. 康正果(1997)。交織的邊緣─政治和性別。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5. 許鋼(1997)。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臺北:水牛出版社。
  56. 陳智超編(2009)。陳垣全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7. 傅孝先(1986)。無花的園地。臺北:九歌出版社。
  58. 萊昂內爾‧特里林、劉佳林譯(2006)。誠與真:諾頓演講集,1969-1970。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9. 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60. 楊國榮(1999)。文化演進中的觀念之維─作為文化觀念的「真」及其歷史意蘊。中華文史論叢,58,132-162。
  61. 楊國樞編、陸洛編(2008)。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62. 溝口雄三、索介然譯、龔穎譯(1997)。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
  63. 裔錦聲(2000)。紅樓夢:愛的寓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4. 路易‧杜蒙、黃柏棋譯(2003)。個人主義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65. 劉紀蕙(1989)。女性的複製:男性作家筆下二元化的象徵符號。中外文學,18(1),116-136。
  66. 歐麗娟(2006)。紅樓夢人物立體論。臺北:里仁書局。
  67. 潘乃德、黃道琳譯(1993)。文化模式。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68. 羅洛‧梅、朱侃如譯(2010)。焦慮的意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歐麗娟(2017)。「林黛玉入府」的意義重探─歷史與神話學的解讀。成大中文學報,56,10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