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灣哲學盜火者-洪耀勳的本土哲學建構與戰後貢獻

并列篇名

The Prometheus of Formosan Philosophy: Hung Yao-hsün's Ont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Contribution

DOI

10.6258/bcla.2014.81.04

作者

洪子偉(Tzu-Wei Hung)

关键词

洪耀勳 ; 本土哲學運動 ; 風土文化觀 ; 本體論 ; 語言革命 ; Hung Yao-hsün ; Formosan Philosophy ; Fūdo ; Ontology ; Language Revolution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1期(2014 / 11 / 01)

页次

113 - 1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洪耀勳是首位進入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工作的臺灣學者,也是第一位以德國與日本哲學深入反省臺灣文化主體性的哲學家。戰後更擔任臺大哲學系主任二十年,對哲學界影響深遠。本文旨在對於他在臺灣哲學發展角色提出三個新觀點。首先,過去史學家將洪耀勳視為是當代西方哲學的「引介者」,但本文從哲學觀點來論證洪耀勳的〈風土〉、〈創造臺人語言〉等論述與日本「京都學派」或是中國「新儒家」一樣,均嘗試透過西方哲學的方法與概念來解決自身傳統所面臨的挑戰。換言之,洪耀勳亦扮演了本土哲學的「創造者」角色。其次,過去對其「風土」論的探究主要由臺灣文學、歐陸哲學的脈絡,來比較其與和辻哲郎的思想異同。但本文則從文化模仿角度,討論其所處的時空條件與理論間可能的因果關聯,並主張洪耀勳以形上學普遍性人的存在為基礎,進而探討臺人存在的特殊性問題。最後,本文指出戰後本土哲學發展雖被迫中止,但洪耀勳在威權時代對學術自由的堅持,力阻政治力干預,是過去鮮少被注意的重大貢獻。

英文摘要

Despite his pioneering analysis on Taiwanese cultural subjectivity, Hung Yao-hsün's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has not been studie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reefold. It first argues that,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wisdom, Hung not only introduced western ideas, but also founded Formosan Philosophy: His adaptation of German Philosophy to cultural issu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of Taiwan-just as with the Kyoto School in Japan and the New Confucianism in China-should be considered a part of the genuine thinking revolution in East Asia. This paper next examine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philosophical theory and the spatial-temporal world in which he lived. It argues that Hung's interest in the nature of Taiwanese folk society is an advanced enquiry of his investigation of fundamental ontology. Finally, this paper clarifies Hung'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academic freedom during Taiwan's period of martial law.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巾力(2007)。自我、他者、共同體:論洪耀勳《風土文化觀》。臺灣文學研究,1(1),75-107。
    連結:
  2. 楊植勝(2013)。辯證法與現象學—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方法論問題。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45,61-106。
    連結:
  3. 廖欽彬(2010)。和辻哲郎的風土論—兼論洪耀勳與貝瑞克的風土觀。華梵人文學報,14,63-94。
    連結:
  4. 廖欽彬(2012)。近代日本宗教哲學的開展─從清澤滿之、西田幾多郎到田邊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9(2),45-72。
    連結:
  5. 陳炘,〈文學與職務〉,《臺灣青年》創刊號,頁41-43,1920。
  6. Marshman, Joshua. The Works of Confucius. Serampore: Printed at the Mission Press, 1809.
  7. (2008)。臺灣教育人物誌。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8. 洪耀勳,〈藝術と哲學〉,《臺灣文藝》第3卷第3號,頁19-27,1936。
  9. 洪耀勳,〈風土文化觀―臺灣風土との聯關に於て―〉,《臺灣時報》6月號,頁20-27(上)、7月號,頁16-23(下),1936 。(分上下篇兩期連載)
  10. Herdtrich, Christian, Rougement Francis, and Couplet, Philip.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a. Paris: SJ, 1687.
  11. 蘇維霖(蘇薌雨),〈二十年來的中國古文學及文學革命的略述〉,《臺灣民報》,1924年2月11日。
  12. 林秋梧,〈階級鬥爭與佛教〉,《南瀛佛教》第7卷第2期,頁52-58,1929。
  13. 孫智燊(孫格拉底),〈東美大哲書奇•人更奇〉,http://www.thomehfang.com/suncrates6/Master%20Fang-FinalC.htm,2013年12月15日。
  14. 陳紹馨,〈アダムフアグスソの市民社会論〉,《文化》第2卷第8期,頁931-960,1935。
  15. 陳紹馨,〈へーグルに於ける市民社会論の成立〉,《文化》第3卷第4號,頁377-403(上)、第6號,頁675-709(下),1936。(分上下篇於兩號連載)。
  16. 洪耀勳,〈創造臺人言語也算是一大使命〉,《臺灣新民報》400號,1932年1月30日。
  17. 趙天儀、何秀煌、李日章、林正弘、郭博文,《洪耀勳教授紀念座談會DVD (1-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11。
  18. Weinreich, Max. “der yivo un di problemen fun undzer tsayt.” Yivo Bletter, January-July(1945): 13.
  19. Dennett, Denial. “Dangerous Memes.” TED, 2007. http://www.ted.com/talks/dan_dennett_on_dangerous_memes.html (5 Dec 2013).
  20. 林佑芯、余怡儒、陳珈宏、簡政文、陳柏棕編輯,《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2014 年8 月8日。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21. Alves, Mark J.(2007).Sino-Vietnamese Grammatical Borrowing: An Overview.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Berlin:
  22. Chen、 Kuan-Hung(2006).Remapping Taiwanese Philosophy: Thinking from Constructing Aboriginal Philosophies.The 12th Annual 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Conference Crossing the Borders, Fostering the Future: Taiwan Studies in the Intersections,Santa Cruz:
  23. Crass, Joachim(2007).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Kabeena.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Berlin:
  24. Davis, Bret W.(ed.),Schroeder, Brian(ed.),Wirth, Jason M.(ed.)(2010).Japanese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Conversations with the Kyoto School.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5. De Rooij, Vincent A.(2007).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Katanga Swahili.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Berlin:
  26. Derrida, J.,Bass, Alan(Trans.)(1982).Margins of Philosoph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7. Fischer, S. Roger(2007).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Rapanui.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Berlin:
  28. Gómez-Rendón, Jorge(2007).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Imbabura Quichua (Ecuador).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Berlin:
  29. Hall, L. David,Roger, Ames T.(1987).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Albany, NY:SUNY Press.
  30. Hegel, Georg W. F.,Brown, Robert F.(Trans.)(2009).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825-6.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 Heidegger, Martin,Stambaugh, J.(Trans.)(1996).Being and Tim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32. Heisig, James W.(2001).Philosophers of Nothingness: An Essay on the Kyoto School.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33. Kossmann, Maarten(2007).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Tasawaq.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Berlin:
  34. Quine, W. V.(1976).The Ways of Paradox.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5. Ramberg, Bjørn,Gjesdal, Kristin(2013).Hermeneutics.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13(Summer)
  36. Tadmor, Uri(2007).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Indonesian.Grammatical Borrowing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Berlin:
  37. 牟宗三、趙衛民紀錄(1990)。哲學之路—我的學思進程。鵝湖月刊,15(11),1-6。
  38. 何乏筆(2007)。跨文化批判與當代漢語哲學:晚期傅柯研究的方法論反思。揭諦,13,29-54。
  39. 何乏筆(2008)。跨文化動態中的當代漢語哲學。思想,9,175-187。
  40. 余德慧、吳英璋、徐嘉宏(1999)。鄭發育教授(1916-1996):臺灣實驗心理學的奠基者。中華心理學刊,41(2),113-120。
  41. 吳叡人(2006)。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127-218。
  42. 李明輝(2008)。省思中國哲學研究的危機—從中國哲學的「正當性問題」談起。思想,9,165-173。
  43. 李明輝編(1995)。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臺北:正中書局。
  44. 李春陽(2011)。20世紀漢語的言文一致問題商兌。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5),98-110。
  45. 李筱峰(1996)。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
  46. 李曉燕(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47.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12,49-76。
  48. 和辻哲郎、陳力衛譯(2006)。風土。北京:商務印書館。
  49. 林茂生、林詠梅譯(2000)。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臺北:新自然主義。
  50. 邱景墩(1996)。文政學部─哲學科簡介。臺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1,99-137。
  51. 柯慶明編(2008)。臺大八十:我的青春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2. 洪英聖編(2006)。續修草屯鎮志。南投縣:草屯鎮公所。
  53. 洪敏麟編(1986)。草屯鎮志。南投縣草屯鎮:草屯鎮志編纂委員會。
  54. 洪敏麟、林金田、謝嘉粱、劉澤民(2010)。文獻人生:洪敏麟先生訪問紀錄。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55. 殷海光、潘光哲編(2011)。殷海光書信錄。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6. 浦忠成(1997)。臺灣原住民神話中的一些原始哲學。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7. 張妙娟(2004)。《臺灣教會公報》:林茂生作品之介紹。臺灣風物,54(2),45-69。
  58. 張佳賓(1998)。從神話傳說論卑南族的倫理、教育及美學思想。第三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9. 許世楷口述、張炎憲編、陳美蓉編(2013)。許世楷與臺灣認同外交。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60. 郭明昆、李獻璋編(1996)。中囯の家族制及び言語の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61. 郭勇、孫文憲(2010)。「言文一致」與中國文學觀念的現代轉型。寧夏社會科學,158,152-155。
  62. 陳文松(2011)。日治時期臺灣「雙語學歷菁英世代」及其政治實踐:以草屯洪姓一族為例。臺灣史研究,18(4),57-108。
  63. 陳文松(2007)。洪元煌の抗日思想:ある「臺湾青年」の活動と漢詩。日本臺湾学会報,9,67-92。
  64. 陳芳明(2011)。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社。
  65. 陳俊宏(2010)。李春生與禮密臣的一段軼事—一八九五年日軍和平占領臺北城事件的發微。近代東亞變局中的李春生,臺北:
  66. 黃柏誠(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系。
  67. 黃祖蔭(2001)。儒林巨擘傅偉勳。竹塹文獻雜誌,18,105-116。
  68. 雷曉敏(2008)。日本「文言一致」與中國白話文運動。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15(2),32-34。
  69. 廖仁義(1988)。臺灣哲學的歷史構造─日據時期臺灣哲學思潮的發生與演變。當代,28,25-34。
  70. 賴賢宗(2004)。佛教詮釋學的建構與反思:京都學派哲學與海德格爾的交涉。中國詮釋學,濟南:
被引用次数
  1. 陳瑞麟(2023)。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哲學追尋:從「風土文化觀」到「生物免疫模型」。台灣學誌,22,27-55。
  2. 藍弘岳(2016)。想想臺灣思想史評析《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5,233-250。
  3. 李雨鍾(2023)。移動的風土論與偏移的辯證法:讀廖欽彬《戰前臺灣哲學諸相:實存的行旅》。文化研究,37,226-234。
  4. 廖欽彬(2018)。海德格哲學在東亞的接受與轉化:從田邊元與洪耀勳談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5(1),49-84。
  5. 廖欽彬(2018)。務台理作與洪耀勳的思想關連─「辯證法實存」概念的探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5,1-32。
  6. 王德威(2021)。華夷風土論。中國現代文學,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