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漢、宋學者的聖人觀-以蔡沈與王鳴盛對《尚書.堯典》的詮釋為例

并列篇名

Views on the Sages of Han and Song Learnings: CaiChen's and Wang Mingsheng's Annotations on the Yaodian Chapter of the Shangshu

DOI

10.6258/bcla.2015.82.01

作者

曹美秀(Mei-Hsiu Tsao)

关键词

蔡沈 ; 王鳴盛 ; 尚書 ; 聖人 ; 清代 ; Cai Chen ; Wang Mingsheng ; Shangshu ; the sage ; Qing dynasty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2期(2015 / 05 / 01)

页次

1 - 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漢、宋《尚書》學最具代表性的蔡沈《書集傳》及王鳴盛《尚書後案》為核心,以對〈堯典〉的詮釋為例,分析二人對聖人之理解,以由具體治經成果,分析漢、宋學思想之異,再以此為基礎,比較二者治學方法之異同。以此指出漢、宋學之異,不在考據/義理或客觀/主觀之別,而與學術立場、學術判斷標準,及對經典的理解有分不開的關係。此一分析所得,有助於對清代漢、宋學問題的理解,也為清代《尚書》學之研究,提供緜薄之助。

英文摘要

Cai Chen 蔡沈 (1167-1230) finished his Shujizhuan 書集傳 following the wish of his teacher Zhu Xi 朱熹 (1130-1200). This book became a designated textbook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and was very influential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so-called "Song learning" (Song xue). In contrast to Cai's, Wang Mingsheng's 王鳴盛 (1722-1797) Shangshuhou'an 尚書後案, written in order to illustrate ZhengXuan's 鄭玄 (127-200) teachings, is a representation of "Han learning" (Han xue).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Han and Song learning was a critical issue in the academia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topic for modern scholars. The Yaodian chapter from the Shangshu typically represents the image of the sage (shengren 聖人), and became an idol for later generations. In this article, I discuss the difference of the Han and Song learning by comparing Cai Chen's and Wang Mingshen's portrayals of the sages through their annotations on Yaodian 堯典.Based on their works, I fin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an and Song learning involves the close definitions of concept and methodology. The difference helps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 issue of the Han-Song learn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夏長樸(2005)。《四庫全書總目》與漢宋之學的關係。故宮學術季刊,23(2),83-128。
    連結:
  2. 曹美秀(2013)。洪良品的古文《尚書》辨真理論。臺大中文學報,42,155-202。
    連結:
  3. 曹美秀(2010)。晚清漢宋學視野中的朱子—以陳澧與朱次琦為例。成大中文學報,31,159-188。
    連結:
  4. 楊晉龍(2000)。從《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經學的評價析論其評價內涵的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6,523-586。
    連結:
  5.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1984)。尚書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7.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1982)。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宋朱熹(1987)。易經本義。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13. 宋朱熹(1987)。四書章句集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4. 宋蔡沉、錢宗武整理、錢忠弼整理(2010)。書集傳。南京:鳳凰出版社。
  15. 明宋濂(1996)。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方東樹(1977)。漢學商兌。臺北:廣文書局。
  17. 清皮錫瑞(1989)。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清江藩(1974)。漢學師承記。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 清李元度(1970)。國朝先正事略。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0. 清沈可培(2005)。濼源問答。北京:學苑出版社。
  21. 清孫星衍(1987)。尚書今古文注。臺北:文津出版社。
  22. 清張廷玉(1996)。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23. 清陳澧、楊志剛編校(1998)。東塾讀書記(外一種)。香港:三聯書店。
  24. 清陳鱣(1978)。經籍跋文。臺北:成文出版社。
  25. 清錢大昕(1989)。潛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清錢泳(1969)。履園叢話。臺北:廣文書局。
  27. 清戴震(1980)。戴震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28. 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29. 漢鄭玄(1993)。毛詩鄭箋。臺北:新興書局。
  30. Guy, R. Kent(1987).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1. 中國文哲所編委會編(1994)。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2. 安利麗(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太原,山西大學。
  33. 朱岩(2008)。兩漢《尚書》學的讖緯化。社會科學家,131,29-33。
  34. 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5. 余嘉錫(1985)。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
  36. 周婷婷(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濟南,山東師範大學。
  37. 周鑫(2011)。《朱子家禮》研究回顧與展望。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11(12),432-446。
  38. 林慶彰編、張壽安編(2003)。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9. 胡楚生(1993)。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0. 張壽安(2001)。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1. 張壽安(1994)。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2. 張麗珠(2002)。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
  43. 曹美秀(2013)。略論晚清《尚書》學。正學,1,43-64。
  44. 梁啟超(2009)。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
  45. 許華峰(2013)。蔡沈《朱文公訂正門人蔡九峰書集傳》的注經體式與解經特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6. 郭伯恭(1967)。四庫全書纂修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7. 葛榮晉編(1994)。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48. 趙爾巽(1998)。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49. 劉起釪(1996)。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50. 劉漢屏(1979)。略論《四庫提要》與四庫分纂稿的異同和清代漢宋學之爭。歷史教學,1979(7),40-44。
  51. 蔣秋華(1996)。明人對蔡沈《書集傳》的批評初探。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2. 錢基博(1975)。古籍舉要。臺北:華世出版社。
  53. 錢穆(1995)。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何威萱(2018)。〈堯典〉「釐降」偽孔《傳》、朱子二解蠡探―兼論其時代背景。臺大中文學報,6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