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古禮經說中的「主」制來由蠡測

并列篇名

"Seat of Soul" in Ancient Rites: Its Shape and Implications

DOI

10.6258/bcla.2016.84.01

作者

彭美玲(Mei-Ling Peng)

关键词

古禮 ; 祭祖 ; 神主 ; 亞字形 ; 亞字墓 ; ancient rites ; ancestral worship ; seat of soul ; Ya character shape ; Ya character shaped tomb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4期(2016 / 05 / 01)

页次

1 - 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先秦古禮自喪及祭所用之「主」,乃木製象神物件,藉以事奉先人。漢、晉經師指出「主狀正方,穿中央、達四方」,其形構特殊,歷來卻幾乎未見說解。本文認為上述主狀與晚商亞字形大墓應頗有關聯。亞字形初源自先民觀測天地形成的認知圖象,既投射於古宗廟、明堂等禮制建築佈局,又複製於晚商四墓道的王公大墓,甚且在商周彝銘呈現謎樣的「亞」形符號。而神主既供祖先妥靈,亦具體而微地模擬亞形。自晚商以迄西漢,亞字墓應屬帝王所有,與此呼應的則是《公》、《穀》家說:「天子、諸侯有主」而「大夫、士無主」。相關佐證如: 1、古時「黃帝四面」的傳說, 2、《儀禮•覲禮》壇祀「方明」, 3、《周禮•典瑞》斂用「駔圭」,俱可與「主」制、「亞」形連類並觀。要之,主狀附帶的亞字形穿孔,不只象徵死者靈魂駐居「神聖的中心」,四出延展的通道,亦寓含人王君臨大地的權威感及道通天地的心靈意識。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by reviewing previous records and studies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meaning of the Ya(亞) character shape, proposes that the shape of the "seat of soul" in Confucian classic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Ya character shaped tombs of the emperors and dukes mostly located in the desolate capital city of late Shang Dynasty. Ya character shaped tombs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China symbolic of the creation of the universe. Similar shapes are found within temples, the layout of imperial assembly halls(明堂), or in the tombs of the emperors and dukes. Ancient bronze artifacts also show these mysterious Ya shaped symbols. The seat of soul appears to mimic the sacred Ya character shape. It is usually a wooden object representing the dead, which is typically square in shape, with a hole in the middle and four paths stretching outwards in order to house the spirits of the departed. The hole in the middle is the anchoring point demonstrating the sacred center where the departed resides. The stretching four paths symbolize the gateway and the sense of authority of the emperors and dukes, and their spiritual awareness and connection with the cosmos. Moreover, this article cites sources from the classics for further supporting evidences, including "four-face Yellow Emperor"(黃帝四面), "Fang Ming"(方明) and "Zu Gui"(駔圭).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素娟(2005)。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13,59-93。
    連結:
  2. (2006)。四部備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3. (1970)。四部叢刊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2010)。經學輯佚文獻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8.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85)。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1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2010)。經學輯佚文獻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1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1991)。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
  19.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22. (2002)。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4. 宋朱熹(2005)。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25. 宋李昉(2000)。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6. 宋洪興祖(1999)。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27. 宋黎靖德編(1999)。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28. 宋魏了翁(1988)。禮記要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9. 唐杜佑(1996)。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30. 唐魏收(1996)。魏書。臺北:鼎文書局。
  31.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196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196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清王先謙(1976)。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34. 清姚際恆(1998)。儀禮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5. 清段玉裁(1983)。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36. 清胡培翬(1993)。儀禮正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7. 清孫希旦(1989)。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38. 清孫詒讓(1983)。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39. 清桂馥(1992)。札樸。北京:中華書局。
  40. 清秦蕙田(1994)。五禮通考。臺北:聖環圖書公司。
  41. 清莊有可(1970)。禮記集說。臺北:力行書局。
  42. 清陳立(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43. 清陳澧(1970)。東塾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44. 清淩廷堪(2002)。禮經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5. 清黃以周(2007)。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
  46. 清蔣驥(1971)。山帶閣注楚辭。臺北:廣文書局。
  47.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196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8.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196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9.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6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0.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6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6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2.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196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3.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196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4. 丁山(1988)。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55. 丁福保(1998)。佛學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6. 力之(2005)。《楚辭》與中古文獻考說。成都:巴蜀書社。
  5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4)。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5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1997)。考古求知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59. 文物出版社編輯部編(1986)。文物與考古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60. 王孝廉編(1988)。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61. 王國維(1975)。觀堂集林。臺北:河洛出版社。
  62. 王暉(2003)。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
  63. 朱歧祥(1992)。甲骨學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4. 朱歧祥(1989)。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65. 朱磊(2008)。試論先秦墓道的使用與墓葬的規格。中原文物,2008(1),31-35。
  66. 池田末利(1989)。中國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與思想。東京:東海大學出版社。
  67. 艾蘭(2010)。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68. 何景成(2009)。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69. 何新(2007)。諸神的起源。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70. 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71. 吾妻重二、吳震編(2012)。朱熹《家禮》實證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72. 吳秋野(2008)。「亞」字形圖案形式母題的形成、演變及其文化意義。暨南學報,30(2),64-70。
  73. 吳銳(2002)。中國思想的起源。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74. 吳曉筠(2009)。商周時期車馬埋葬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75. 呂文郁(2006)。周代的采邑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76. 巫鴻(1989)。從「廟」至「墓」。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北京:
  77. 李先登(2001)。夏商周青銅文明探研。北京:科學出版社。
  78. 李孝定(1991)。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79. 李零(2006)。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
  80. 杜正勝(2005)。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
  81. 谷斌(2004)。黃帝四經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2. 依利亞德、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83. 周法高(1982)。金文詁林補。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84. 周鳳五(1989)。說巫。臺大中文學報,3,269-291。
  85. 孟慧英編(2007)。原始宗教與薩滿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
  86. 林巳奈夫、楊美莉譯(1997)。中國古玉研究。臺北:藝術圖書公司。
  87. 林素英(1997)。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88. 南京博物院(1984)。1982 年江蘇常州武進寺墩遺址的發掘。考古,1984(2),109-129。
  89. 姚孝遂、肖丁(2004)。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90. 姚志豪(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
  91. 胡厚宣(2002)。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92. 胡進駐(2010)。殷墟晚商墓葬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93. 凌純聲(1959)。中國古代神主與陰陽性器崇拜。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46。
  94. 徐中舒編(2006)。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95. 徐良高(2002)。中國民族文化源新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6. 殷之彝(1977)。山東益都蘇埠屯墓地和「亞醜」銅器。考古學報,1977(2),23-34。
  97. 琉璃河考古隊(1990)。北京琉璃河 1193 號大墓發掘簡報。考古,1990(1),20-31。
  98. 馬王堆漢墓整理小組(1974)。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99. 高去尋(1969)。殷代大墓的木室及其涵義之推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9(下冊),175-196。
  100. 高明(1986)。古文字類編。臺北:台灣大通書局。
  101. 商承祚(2008)。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02.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1980)。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103. 張光直(1990)。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04. 張懋鎔(2010)。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北京:
  105. 許進雄(2013)。中國古代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6. 郭沫若(1976)。甲骨文字研究。香港:中華書局。
  107. 郭沫若(1961)。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108. 陳子展(1996)。楚辭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09. 陳奇猷(1985)。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110. 陳鼓應(1995)。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1. 陳夢家(1956)。殷虛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
  112. 章景明(1979)。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
  113. 勞榦(1964)。六博及博局的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5,15-30。
  114. 費成康(2003)。中國家族傳統禮儀。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15. 黃暉(1996)。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116. 黃翠梅(2010)。再論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琮形制與角色之演變。南藝學報,1,25-52。
  117. 楊希枚(2008)。先秦文化綜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18. 楊家剛(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西安,西北大學中國史學科。
  119. 楊華(2012)。古禮新研。北京:商務印書館。
  120. 楊曉能(1988)。中國原始社會雕塑藝術。香港:太道出版公司。
  121. 楊曉能(2008)。另一種古史: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的解讀。上海:三聯書店。
  122. 楊錫璋(1983)。商代的墓地制度。考古,1983(10),929-934。
  123. 楊鴻勛(2001)。宮殿考古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24. 葉國良(2014)。中國傳統生命禮俗。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125. 葉舒憲(1992)。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26. 詹鄞鑫(2000)。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27. 趙旭(2009)。唐宋時期私家祖考祭祀禮制考論。宋遼金元史,2009(1),3-23。
  128. 雒有倉(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西安,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29. 劉雨(2008)。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30. 劉娜(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蘇州,蘇州大學設計藝術學。
  131. 劉釗(1995)。安陽後岡殷墓所出柄形飾用途考。考古,1995(7),623-625+605。
  132. 劉煜(2014)。圈足上的鏤孔─試論商代青銅器的泥芯撐技術。南方文物,2014(3),110-116。
  133. 鄭曙斌(1994)。馬王堆漢墓T 形帛畫的巫術意義。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1992 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長沙:
  134. 澤田多喜男譯註(2006)。黃帝四經。東京:知泉書館。
  135. 韓國河(2000)。簡論坡形墓道。鄭州大學學報,33(5),107-111。
  136. 嚴志斌(2013)。商代青銅器銘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彭美玲(2015)。「立主」與「懸影」──中國傳統家祭祀先象神樣式之源流抉探。臺大中文學報,51,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