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演繹創傷──〈同谷七歌〉及其擬作的經驗再演與轉化

并列篇名

Recapit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Traumatic Experience of "Tonggu Qige" and its Pastiches

DOI

10.6258/bcla.2016.85.01

作者

曹淑娟(Shu-Chuan Tsao)

关键词

杜甫 ; 同谷七歌 ; 創傷經驗 ; 文天祥 ; 仿擬 ; Du Fu ; "Tonggu Qige" (Seven Songs of Tonggu) ; traumatic experience ; Wen Tianxiang ; imitate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5期(2016 / 11 / 01)

页次

1 - 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乾元二年(759)秋,杜甫(712-770)棄官西行,居秦州三月,再遷同谷,寓居不及一月,歲暮又啟程入川。同谷居留時間極短,但詩人留存下〈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組詩,展示自己在倫理世界充滿殘破匱缺的創傷經驗,召喚了後代讀者的注目。除了相關評論外,後人並對〈同谷七歌〉進行仿擬,以具體的文字對原作經驗世界作「近似的再演」,以近似的篇章結構、修辭遣句,創造出類似而又未必完全疊合的境況。本文首先抉發杜甫〈同谷七歌〉中以其特殊形構展示的創傷經驗,然後梳理後代仿擬者所開出的三個主要系列—遺民書寫、哀悼書寫、政教書寫,分別觀察他們如何以自己的經驗與之同化而作近似的再演,並賦予新意,影響了後來者的仿作,最後進行綜合性的總結。期望藉由此一實例,具體彰明一個文本典範的形成過程,也是一個被反覆詮解以建構新意的過程。

英文摘要

In the fall of the second year of Qianyuan 乾元 in the Tang, Du Fu 杜甫 (712-770)quitted from his office, and moved to Qinzhou and Tonggu. He then arrived in Chengdu by the end of the year. His residence in Tonggu was short, but his poem "Tonggu Qige" 同谷七歌(Seven Songs of Tonggu), which shows his traumatic experience in the world of ethics,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rom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readers. In addition to the comments on Du's work, his readers imitated "Tonggu Qige" as a type of writing in " similar recapitul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explores the traumatic experience of Du Fu's "Tonggu Qige" in its special shaped configuration. Then the author divides those imitated works into three major series: loyalist writing, mourning writing, and politics writing, in order to observe how those works not only were assimilated to Du Fu's as the similar recapitulation, but also created something new. Finally, the author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By this article, we can fi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literary paradigm is a process of being repeatedly reinterpreted and reconstruct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方瑜(2008)。困境與突圍─以杜甫〈同谷七歌〉與〈秋興八首〉中的春意象為例。臺大文史哲學報,69,127-147。
    連結:
  2. 王冠懿(2014)。民族英雄之外的身影:文天祥〈六歌〉擬作杜甫〈同谷七歌〉書寫痛苦的意涵與價值。靜宜中文學報,5,59-90。
    連結:
  3. 李錫鎮(2011)。論鮑照仿古樂府詩的文類慣例與風格特性─由篇題有無「代」字的區辨述起。臺大中文學報,34,137-182。
    連結:
  4. 曹淑娟(2015)。杜甫浣花草堂倫理世界的重構。臺大中文學報,48,39-84。
    連結:
  5.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9.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67)。文選樓叢書。臺北:藝文出版社。
  12. (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13. (1999)。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4.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出版社。
  15.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出版社。
  17.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20.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2006)。清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22. 宋文天祥(2004)。新刻宋文丞相信國公文山先生全集。北京:線裝書局。
  23. 宋文天祥(1999)。宋少保右丞相兼樞密使信國公文山先生紀年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4. 宋方回(1969)。桐江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宋王炎(1972)。雙溪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宋李新(1969)。跨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宋邱葵(1970)。釣磯詩集。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
  28. 宋孫奕(1999)。知不足齋叢書。北京:中華書局。
  29. 宋張戒、陳應鸞校箋(2000)。歲寒堂詩話校箋。成都:巴蜀書社。
  30. 明陳子龍、王英志輯校(2011)。陳子龍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1. 清仇兆鰲(1980)。杜詩詳註。臺北:里仁書局。
  32. 清王夫之(1975)。王船山詩文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33. 清馬星翼(2004)。東泉詩話。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34. 清梁章鉅(2006)。滄浪亭志。揚州:廣陵書社。
  35. 清楊倫編輯(1990)。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
  36. 清厲鶚(1983)。宋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王睿君(2012)。杜甫〈同谷七歌〉的悲劇主題。大慶師範學院學報,32(1),81-83。
  38.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1998)。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9. 何寄澎、許銘全(2003)。模擬與經典之形成、詮釋─以陸機〈擬古詩〉為對象之探討。成大中文學報,11,1-36。
  40. 吳鷺山(1981)。杜甫〈同谷七歌〉與〈胡笳十八拍〉的關係。文獻,1981(1),4-7。
  41. 胡建舫(2006)。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意義論略。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2(3),96-100。
  42. 張文恒(2010)。亂離‧苦難‧幻滅─陳子龍組詩〈歲晏仿子美同谷七歌〉釋讀。中國文學研究,2010(1),56-59。
  43. 梅家玲(1997)。漢魏六朝文學新論。臺北:里仁書局。
  44. 彭燕(2011)。褒貶抵牾─朱熹何以如是論杜甫。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8),180-183。
  45. 黃奕珍(2005)。杜甫自秦入蜀詩歌析評。臺北:里仁書局。
  46. 黃龍傑(2008)。搶救心理創傷:從危機現場到心靈重建。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7. 道格拉斯.布里納、嚴愛鑫譯、鄭存明譯(2004)。壓力的烙印:精神創傷對身體和心理的影響。臺北:商周出版。
  48. 蒲向明(2009)。論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的生成。寧夏師範學院學報,30(1),22-26。
  49. 蒲向明(2009)。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新探。宜賓學院學報,2009(4),25-26。
  50. 趙冬梅(2011)。心理創傷的理論與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51. 趙承中(1997)。奇崛雄深、頓挫淋漓─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賞析。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7(1),19-22。
  52. 趙爾巽、國史館校註(1999)。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3. 輔大中文系編、中國古典研究會編(2002)。建構與反思(下)。臺北:學生書局。
  54. 劉孟伉(1981)。杜甫年譜。臺北:學海出版社。
  55. 鄭樹森編(1984)。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6. 霍志軍(2011)。杜甫〈同谷七歌〉與《楚辭》的比較研究。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1(4),123-125。
  57. 顏崑陽(2013)。文學創作在文體規範下的經緯結構歷程關係。文與哲,22,545-596。
  58. 嚴一萍選輯(1971)。武林往哲遺著。臺北:藝文出版社。
  59. 蘇慧霜(2006)。竊攀屈宋宜方駕─杜詩的屈騷意趣。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2,129-151。
被引用次数
  1. 林以衡(2019)。經典的誤讀-日治台灣《三六九小報》上「互文」與「戲仿」共生下的唐代詩、文新解。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8,67-100。
  2. (2019)。「仙源」與「劫灰」—吳梅村詩中的「礬清湖敘事」。中國文學學報,10,103-128。
  3. (2024)。杜甫精神的異代迴響-余懷詩歌與杜甫關係考論。成大中文學報,85,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