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心有體用:朱子心學的構成與運作方式

并列篇名

Mind-with-Ti-Yong: the Structure of Zhu Xi's Learning of Mind-and-Heart

DOI

10.6258/bcla.2017.86.01

作者

許滸(Hsu, Hu)

关键词

朱子 ; 道學 ; 心學 ; 體用 ; 萬物一體 ; Zhu Xi ; Daoxue ; learning of mind-and-heart ; ti-yong ; everything-is-one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6期(2017 / 05 / 01)

页次

1 - 4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說明朱子(朱熹,1130-1200)的道學,或前輩學者所指的全體大用之學,實為一種以體用為構成與運作方式的心學。稱其為心學,意指朱子自有一套修練與窮研心體的學問,而不必與理學對言。研究發現,朱子通過重新詮釋「未發已發」和「心統性情」,提出了「心有體用」的心學結構。氣化而具有主宰能力的心體既以體用為基本結構,其追求終極境界的方式自然不可離乎體用。本文又試圖指出,作為心學的全體大用之學,乃專為學者所設的學聖人之學。由於聖人所至即是,實不必以體用言。為求成聖法天,朱子認為修練工夫必該貫一心之體用與動靜,心體方能相契於道體。在此種理想境界之中,學者必須兼明理氣,從而痌瘝在抱地理會眾生萬物,同時顧及群己物我間的分際。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Zhu Xi 朱熹was inclined to cultivate himself and conceive of the world through the lens of ti-yong. Some modern scholars even claim that Zhu Xi's Daoxue should be construed as the learning of Quan-ti Da-yong. In order to develop this argument, this article maintains that Zhu Xi's learning of Quan-ti Da-yong, a learning of mind-and-heart 心學, entails a structure called mind-with-ti-yong 心有體用. Through enduring meditation on the concept of zhong-he 中和 and of "mind-and-heart governs xing and qing 心統性情," the latter of which was proposed by Zhang Zai 張載, Zhu Xi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structure of mind-with-ti-yong, the core of his learning of Quan-ti Da-yong. This structure signifies that the way in which mind-and-heart works should align with the mode of ti-yong. Zhu Xi also stressed that ti-yong, as a mode of self-cultivation, was intended for ordinary people, for sages are born to be perfect and have no need for them to cultivate themselves.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rdinary people and sages, ordinary people can still, by illuminating their own mind-and-heart, reach the ultimate mental state of everything-is-one, as same as the sages born to b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佳銘(2013)。朱子格物思想中「心與理」的屬性與關係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149-182。
    連結:
  2. 黃瑩暖(2015)。從「心之知覺」論朱子之「心」的道德能動性—從「知覺是智之事」談起。國文學報,57,57-86。
    連結:
  3. 楊儒賓(2009)。作為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2),201-245。
    連結:
  4. 宋朱熹(2010)。四書或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5. 宋朱熹(2010)。西銘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6. 宋朱熹(2010)。太極圖說解。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7. 宋朱熹(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8. 宋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9. 宋朱熹、宋呂祖謙編、清江永集注(1968)。近思錄集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0.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199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1. 宋張載(1978)。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12. 宋程顥、宋程頤(1981)。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李顒(1996)。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
  14. De Bary, Wm. Theodore(1989).The Message of the Mind in Neo-Confucian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 Kasoff, Ira(1984).The Thought of Chang Tsai (1020-1077).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 方介(1999)。韓柳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7. 田浩(2008)。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8. 田浩(2011)。旁觀朱子學:略論宋代與現代的經濟、教育、文化、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 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0. 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1. 吾妻重二(2001)。道學的「聖人」觀及其歷史特色。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
  22. 吳展良(2009)。實踐與知識—朱熹的早期學術取向析論。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
  23. 吳展良(2016)。符契於聖人之心:朱子以生命解經的過程及其中心目標。現代儒學,1,101-124。
  24. 吳展良(2011)。朱子理氣論新詮。中國儒學,6,1-46。
  25. 林月惠(2008)。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6. 金春峰(1998)。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7. 夏長樸(2014)。儒家與儒學探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28. 島田虔次、鄧紅譯(2009)。中國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張永儁(1993)。朱熹哲學思想之「方法」及其實際運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30. 陳立勝(2005)。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31. 陳來(2010)。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32. 陳來(2010)。朱子哲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33. 馮友蘭(2001)。中國哲學史新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34. 馮友蘭(2007)。新理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5. 馮友蘭(1992)。中國哲學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36. 黃俊傑(2009)。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37. 黃瑩暖(2010)。從心性架構與格致工夫看牟宗三先生詮釋朱子思想之特點。當代儒學研究,8,119-141。
  38. 楠本正繼、國士館大學附屬圖書館編(1975)。楠本正繼先生中國哲學研究。東京:國士館大學附屬圖書館。
  39. 楊儒賓(2012)。《大學》與「全體大用」之學。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5-29。
  40. 劉述先(1984)。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1. 賴霈澄(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2. 錢穆(1995)。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3. 錢穆(1995)。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4. 錢穆(1995)。國學概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5. 錢穆(1995)。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許滸(2017)。朱子體用思維之淵源、性質與理路。漢學研究,35(3),1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