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趙翼的古文《尚書》觀點-以漢、宋學為核心問題的個案研究

并列篇名

Zhao Yi's Understanding of the Guwen Shangshu - A Case Study on the Han-Song Learning Debate

DOI

10.6258/bcla.2017.87.01

作者

曹美秀(Tsao, Mei-hsiu)

关键词

趙翼 ; 古文尚書 ; 漢宋學 ; 考據 ; Zhao Yi ; Guwen Shangshu ; Han-Song Learning ; kaoju

期刊名称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7期(2017 / 08 / 01)

页次

1 - 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漢宋學問題為核心,對趙翼的古文《尚書》觀點作考察,發現趙翼身處乾嘉時期,又是今人公認為客觀求史實的考據史學家,但他不僅以古文《尚書》為真,並以其擅長的考史方法,對偽古文說加以批駁;雖然深入考據學圈,並擅長考史,但並沒有漢/宋學立場;雖然反對理學,尤其批駁理在氣先的觀念,但並不支持偽古文說;雖然不是經學家,但仍關注經學問題,且對經學懷有珍視之溫情,以此反思今人將漢學、考據、偽古文、客觀/宋學、義理、反偽古文、主觀二分的論述。而趙翼以一不具主觀預設立場的史學家,用偏重史實考證的方式,對古文《尚書》所作的考證,對吾人思考古文《尚書》問題、清代《尚書》學史及學術史,都具一定的參考價值。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examines Zhao Yi's (趙翼) understanding of the Shangshu (尚書)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n-Song Learning. Zhao Yi is generally accepted as an Evidential Learning (kaoju,考據) historian of during the Qianjia (乾嘉)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He, however, did not consider the Guwen Shangshu (古文尚書) to be a forgery. His research was firmly entrenched in the kaoju circle, having extensive experience with historical evidential scholarship without the standpoint of Han-Song learning. He thus disagreed with lixue (理學), especially the concept that li (理) exists before qi (氣); but unlike most scholars of that line he did not support the theory of a forged Guwen Shangshu. He still focused on the problem of Classical syudying although his research is not generally accepted as canonical. Examining Zhao Yi's position of Guwen Shangshu helps to reconsider the common view that combines the studies of Han learning, kaoju, and wei guwen (偽古文) together as being objective, in contrast to Song learning, yi li(義理), and in opposition to weiguwen, both of which are seen as subjective. In this way, Zhou Yi's evidential scholarship on the Guwen Shangshu with his 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reality as a historian can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Guwen Shangshu, the history of the Shangshu study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曹美秀(2013)。洪良品的古文《尚書》辨真理論。臺大中文學報,42,155-202。
    連結:
  2. (2009)。趙翼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3. (2009)。趙翼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4. (2009)。趙翼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5. (2010)。嘉定王鳴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6. (2009)。趙翼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7. (1956)。國學基本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1963)。崔東壁遺書。臺北:世界書局。
  9. (2009)。趙翼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10. (1984)。尚書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1. (2009)。趙翼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12.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1978)。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毛奇齡(1981)。古文尚書冤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清永瑢(196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清段玉裁(1998)。古文尚書撰異。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陳澧、楊志剛編校(1998)。東塾讀書記(外一種)。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7. 清馮辰(1978)。李恕谷先生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清盧文弨(1985)。抱經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9. 清錢大昕(1989)。潛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清戴震(1978)。孟子字義疏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1981)。重刊宋本尚書注疏附校刊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毛曦(1992)。乾嘉考據史學與中國考據史學。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2(1),61-66。
  23. 古國順(1981)。清代尚書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4. 白興華(2012)。乾嘉考據史學的別派:趙翼史學的新定位。高校理論戰線,2012(12),47-51。
  25. 余英時(1978)。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6. 吳長瑛輯(1967)。清代名人手札甲集。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27. 呂建民(2004)。試論《明史》修撰與考據史學的內在關系。河套大學學報,2004(1),64-67。
  28. 杜維運(1962)。清乾嘉時代之歷史考證學。慶祝朱家驊先生七十歲論文集,臺北:
  29. 杜維運(2013)。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三民書局。
  30. 杜維運(1983)。趙翼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31. 林慶彰(1994)。導言。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2. 林慶彰編、張壽安編(2003)。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3. 柳詒徵(1990)。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書店。
  34. 胡春麗(2014)。三百年來毛奇齡研究述評。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14(1),28-34。
  35. 韋政通(2009)。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 韋政通(1981)。中國思想史。臺北:大林出版社。
  37. 孫邦金(2012)。趙翼的歷史哲學及其對乾嘉學風的影響。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1),39-45。
  38. 張岩(2006)。審核古文尚書案。北京:中華書局。
  39. 張壽安(2001)。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0. 張壽安(1999)。嫂叔無服,情何以堪?─清代「禮制與人情之衝突」議例。禮教與情欲: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臺北:
  41. 張壽安(2001)。從「尊君」到「尊尊」:清代禮學家反理學的一個焦點。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2. 張壽安(2001)。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43. 張麗珠(2002)。清代義理學新說。臺北:里仁書局。
  44. 曹美秀(2007)。論朱一新與晚清學術。臺北:大安出版社。
  45. 梁啟超(1985)。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6. 梁啟超(2009)。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
  47. 勞思光(1993)。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48. 程元敏(2008)。尚書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9. 馮友蘭(2007)。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50. 黃愛平(1993)。錢大昕與乾嘉考據史學。清史研究,1993(3),86-94。
  51. 葛榮晉編(1994)。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52. 漆永祥(1998)。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3. 趙興勤(2010)。關於趙翼研究的幾個細節問題。閱江學刊,2010(2),96-99。
  54. 劉人鵬(2005)。閻若璩與古文尚書辨偽─一個學術史的個案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
  55. 劉起釪(1996)。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56. 蔡長林(2010)。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57. 錢穆(1994)。中國學術通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8. 錢穆(1995)。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9. 戴君仁(1979)。閻毛古文尚書公案。臺北:國立編譯館叢書編審委員會。
被引用次数
  1. (2020)。程晉芳與翁方綱之交遊與論學。文與哲,36,25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