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紫線番界:清乾隆時期北臺灣番界清釐與地方行政的規劃
|
并列篇名
|
The Purple Han-Aborigine Line: Study on the Han-Aborigine Boundary in Northern Taiwan and Local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Qianlong Period
|
DOI
|
10.6258/bcla.202011_(94).05
|
作者
|
陳志豪(Chen, Chih-hao)
|
关键词
|
紫線番界 ; 番界圖 ; 稅收 ; 邊防 ; 淡水廳 ; Purple-line borders ; Aborigine boundary map ; Tax ; Boundary maintenance ; Tamsui prefecture
|
期刊名称
|
臺大文史哲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94期(2020 / 11 / 01)
|
页次
|
149
-
182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以乾隆49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作為核心史料,配合相關的主題地圖與文字史料,探討乾隆時期番界政策與地方行政之間的關連性。相較於過往探討臺灣的番界政策,多利用省級官員留下的奏摺史料,並側重族群政策的評估與分析。本文則以淡水廳進行個案研究,探討番界清釐的規劃,究竟涉及哪些縣級政府的行政課題。對此,本文認為番界清釐在縣級行政的實踐上,並非單純作為阻隔漢人與生番的族群邊界,而是一方面整頓土地開發與稅收行政,另一方面設法解決邊防經費籌措的行政課題。從這點來看,乾隆時期臺灣番界主題地圖的繪製,其內容不僅是官員向帝國呈報番界落實於地表空間的情形,同時隱含著縣級官員的行政構想與規劃藍圖。
|
英文摘要
|
This article employs "the Map and Description of Reclaimed and Prohibited Paddy and Dry Land in Taiwan" in the forty-ninth year of the Qianlong reign (1784) as a primary source to inspect the execution of policies along the Han-aborigine line by local government during the Qianlong reign.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case of Tamsui prefecture,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cultivation along the Purple Han-aborigine boundary, and examines the administrative issues regarding taxation and boarder control in Northern Taiwan. Since setting boarder frontiers is a common method of the Qing Empire to govern multi-ethnicity areas, there the so-call aborigine lines occurred in Taiwan, though boarder walls were more found in Hunan. Both utilized the insulation approach to sustain stability in border area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s of frontiers. Thus this article will address the issues of Han-aborigine boundary in Taiwan, examine the execution process of Qing aborigine boundaries in Taiwan, demonstrate the influence of border policies upon local administration, and set a comparative foundation for border polic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s oppose to the usual focus on ethnic policies in previous publications in discussion of aborigine boundaries in Taiwan,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agencies to explain how officials attempted to gradually constitute regional power through executions of Han-aborigine boarder policies of the Qing Empire, and established border defense dominat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李文良(2018)。清嘉慶年間湖南苗疆的「均田屯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2,1-36。
連結:
-
李文良(2017)。清乾隆年間南臺灣的邊防整備與社會發展。國史館館刊,52,1-32。
連結:
-
〈乾隆 51 年 11 月吞霄社副通事魯甲等立給墾批〉,苗栗:吳濁流藝文館藏,未出版。
-
《臺灣總督府及其附屬機構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
〈乾隆 23 年清釐臺屬漢番邊界地圖〉,蘭州:西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
-
《內閣大庫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藏。
-
《軍機處檔摺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淡新檔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
清.鹿學典等修、武克明等纂,《浮山縣志》,臺北: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緒六年補刊本。
-
(清)鄭用錫(2006).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清)龔嘉儁,(清)李榕(1974).浙江省杭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Shepherd, John R(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Zelin, Madeleine R.(1984).The Magistrate's Tael Rationalizing Fiscal Reform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g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吳學明(2001).金廣福墾隘研究(上).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
李文良(2011)。民田與請墾制度:清初臺灣田園的接收與管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榮退論文集,臺北:
-
林玉茹(編),詹素娟(編),陳志豪(編)(2015).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林玉茹,畏冬(2012)。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 49 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47-94。
-
施添福(1990)。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1-68。
-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柯志明(2015)。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臺灣史研究,22(2),45-110。
-
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胡家瑜(編)(1999).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張本政(1993).「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張勝彥(1998)。清代臺灣之廳制—以淡水廳為例。臺灣史研究,5(1),1-46。
-
陳志豪(2019).清代北臺灣的移墾與「邊區」社會(1790-1895).臺北: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
陳志豪(2017)。清乾隆時期臺灣的番界清釐與地圖繪製:以中國蘭州西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釐臺屬漢番邊界地圖」為例。臺灣史研究,24(4),1-33。
-
陳宗仁(1996).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莊街的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
陳宗仁(2015)。十八世紀清朝臺灣邊防政策的演變:以隘制的形成為例。臺灣史研究,22(2),1-44。
-
曾獻緯,洪麗完(2015)。清乾隆年間霧里薛溪與秀朗溪上游土地關係暨「山稅銀」性質商榷。臺灣史研究,22(2),111-150。
-
葉高華(編)(2017).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2).臺灣府賦役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臨時臺灣土地調查事業概要》,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6。
-
蘇峯楠(2015)。清治臺灣番界圖的製圖脈絡:以〈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的構成與承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2(3),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