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治時期宜蘭地區慶典中的遊藝活動

并列篇名

Holidays and Festivals' Performing Arts in Yil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作者

簡秀珍(Hsiu-Jen Jian)

关键词

日治時期 ; 慶典 ; 宜蘭 ; 表演 ; Japanese Colonization ; performing arts ; Taiwan ; festival

期刊名称

藝術評論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03 / 12 / 01)

页次

95 - 1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透過《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瞭解宜地區日治時期的宗教慶典、神社祭典與天長節等公眾節慶中的遊藝活動,分析慶典的籌備情形與組織架構、遊藝活動的發展、台日人民相互合作的情形,並探討遊藝活動的轉變與當時社會環境的關係,檢驗日本與台灣文化的交互影響。 1937年皇民化運動全面展開之前,在台的日本慶典吸納了台灣戲劇、音樂的演出,而台灣的祭典中也受日本慶典影響,出現「假裝遊行」。然而在1937-1945年皇民化運動期間,台灣戲劇的演出與廟會遶境全數被禁,神社與天長節的慶祝活動反而越形熱烈,日本殖民政權藉由神社參拜、戰勝時的提燈遊行,強化台灣人對日本殖民政權的認同,然而這一切在戰爭落幕後,也隨之消散。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text, on the basis of the reports in the newspaper Taiwan Ririxin Bao, is to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forming arts in religious festivals, Shinto Shine worships, and the celebration of the Emperor's Birthda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t will analyze how festivals were prepared and organized, how performing arts were developed, and how Japanese people and Taiwanese people cooperated. It will als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ing of performing arts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examining how Japanese and Taiwanese cultures affected each other. Before the Kominka Movement was fully developed in 1937, Japanese festivals in Taiwan had been adopting the Taiwanese theatres and other musical forms in their activities while Taiwanese festivals, with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festivals, included activities such as the Makeover Process. However, during the years of Kominka Movement from 1937 to 1945, all performances of the Taiwanese theatres and religious processions were prohibited; on the other hand, celebrations for Shinto Shine and Emperor's Birthday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order to reinforce its control over Taiwanese people,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promoted Shinto Shine worships and the activity of raising lamps in the procession when celebrating victories in battles. Nevertheless, these activities gradually fell out of favor after Japan was defeat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台灣新報
  2. 台灣日日新報
  3. 中央研究院漢籍全文資料庫
  4. 清柯培元(1993)。噶瑪蘭志略。台北:台灣銀行。
  5. 清陳淑均(1993)。噶瑪蘭廳志。台北:台灣銀行。
  6. JIAN Hsiu-jen(2000).Développement du Théâtre de Communauté Beiguan et Transformations Sociales à Taϊwan: le Cas de la Région de Yilan, Nord-Est de Taϊwan.Thèse, Etudes de l'Extrême-Orient:Universite Paris 7.
  7. Myers, Ramon H. (eds.),Peattie, Mark R. (eds.)(1984).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 方坤邕、宜蘭碧霞宮訪(2001)。方先生1923年生,爲宜蘭耆老、資深教師,1969-1984年曾任碧霞宮董事長。
  9. 王一剛(1960)。日據初期的習俗改良運動。台北文物,2(3),13-22。
  10. 台北州(1930)。自治制度改正十周年記念。
  11.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193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
  12.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13. 宋光宇(1993)。霞海城隍祭典與台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2),291-336。
  14. 周婉窈(2000)。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
  15.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63)。宜蘭縣志。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16. 林拱辰、陳長城編(1977)。林拱辰先生詩文集。台北:玉豐。
  17. 林美容(1996)。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
  18. 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1895-1945)―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台北:自立晚報。
  19. 徐亞湘編(2000)。台灣日日新報與台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台北:宇宙出版社。
  20. 張阿天(1992)。羅東瑪莉亞仁愛之家訪。張先生1910年生,爲羅東福蘭社資深子弟。
  21. 莊英章纂修、吳文星纂修(1985)。頭城鎮志。頭城:頭城鎮公所。
  22. 許淑娟(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23. 許嘉明(1978)。祭祀圈之於在台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24. 陳志梧(1988)。空間之歷史社會變遷:以宜蘭爲個案。台北: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劃室。
  25. 黃昭堂、黃英哲譯(1994)。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
  26. 楊碧川(1996)。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香。
  27. 廖風德(1994)。清代之噶瑪蘭。台北:正中書局。
  28. 遠流台灣館編(2000)。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
  29. 簡秀珍(1994)。羅東福蘭社與震安宮:日治時期北管戲曲社團與寺廟間的互動關係。宜蘭文獻,16,89-102。
  30. 簡秀珍(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大藝研所。
  31. 簡秀珍、范揚坤編、李毓芳編(2002)。2001年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族音樂學會。
  32. 羅東公學校編著、林清池翻譯、李英茂審定(1996)。羅東鄉土資料(四之三)。宜蘭文獻,24,124-156。
  33. 羅東震安宮(1982)。功德堂緒錄。
  34. 龔宜君(2001)。宜蘭縣人口與社會變遷。宜蘭:宜蘭縣政府。
被引用次数
  1. 簡秀珍(2005)。1910~1950年西方表演形式戲劇在台灣的形成與發展—以宜蘭地區為研究個案。藝術評論,15,73-106。
  2. (2005)。環境、表演與審美-日治時期境外劇團在宜蘭地區的演出。文資學報,1,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