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嵇康之藝術化生命

并列篇名

The Artistic Life of Ji Kang

作者

黃潔莉(Chieh-Li Hwang)

关键词

藝術 ; 真 ; 氣 ; 和 ; 宇宙論 ; art ; chi ; zhen ; harmony ; cosmology

期刊名称

藝術評論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08 / 12 / 01)

页次

123 - 16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嵇康之藝術生命,一直是美學研究所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其<聲無哀樂論>之研究成果尤爲豐碩。然而,「藝術」一詞,究竟所指爲何?在藝術史上,始終是個眾說紛紜的概念。因此,本文擬從當代美學的視角,透過對「藝術」概念的考察,重新確立「藝術」的範圍,說明此一概念如何與嵇康生命本身發生關連,將「藝術化」的對象轉向主體本身,把主體視爲藝術品般地錘鍊、轉化,使之呈現出獨特的風姿與神采。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嵇康如何完成生命之修養與轉化?而經此修養後之主體,其面對外在權力世界與內在自我生命,又將開展出何種姿態?同時,藝術活動在修養過程中,究竟扮演著何種角色?透過修養、權力及藝術三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耙梳出主要的線索,由此貫穿嵇康之生命,開顯出其獨特的生存美學。

英文摘要

The artistic life of Ji Kang is the main focus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especially his Sheng Wu Ai Le Lung. However, what does the term of ”art” mean? In the history of art, it’s always a vague concept. Hence, I try to inquire into the concept of ”art”, redefine its scope through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view, and explain how the concept is connected with Ji Kang’s life. The concept of ”art” doesn't mean an object of art, b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itself to show the unique taste. Therefore, in the paper, I mainly explore how Ji Kang transforms his life and how the transformed subject faces the outer powerful world as well as the inner life. At the same time, what kind of the role do the artistic activities pla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cism, power and art, I find the principal clue to penetrate into Ji Kang's life to show his unique aesthetics of existen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Foucault Michel著、鄭義愷譯(2005)。傅柯說真話。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2. 小野澤精一編著、福永光司編著、山井涌編著、李慶譯(1999)。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 山田業廣著(2004)。素問次注集疏。北京:學苑出版社。
  4. 孔安國撰孔穎達疏(1984)。尚書正義定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孔繁著(1994)。魏晉玄談。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公司。
  6. 王明編(1985)。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7. 王葆玹著(1987)。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
  8. 左丘明著、韋昭注(1980)。國語。台北:里仁書局。
  9. 皮元珍著(2000)。嵇康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0. 牟宗三著(1997)。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1. 米歇爾·福柯著、余碧平譯(2005)。主體解釋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2. 何晏集解(1975)。論語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3. 何啟民著(1984)。竹林七賢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4. 何寧撰(2006)。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5. 余嘉錫撰(1991)。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
  16. 李滌生著(1988)。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7. 李澤厚主編、劉網紀主編(1987)。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出版社。
  18. 房玄齡撰(2003)。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9. 金春峰著(2006)。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 侯外廬著、趙紀彬著、杜國庠著、邱漢生著(1992)。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21. 洪興祖撰(2000)。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
  22. 范曄撰、李賢注、司馬彪補志(1981)。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
  23. 班固撰、顏師古注(1983)。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
  24. 高華平著(2000)。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5. 張節末著(1994)。嵇康美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6. 莊萬壽著(1990)。嵇康研究及年譜。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7. 郭慶藩輯(1991)。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
  28. 陳寅恪著(1981)。金明館叢稿初編。台北:里仁書局。
  29. 陳壽撰、裴松之注(2006)。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30. 曾春海著(2000)。竹林玄學的典範:嵇康。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31. 童強著(2006)。嵇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2. 趙秉文著(1985)。閑閑老月滏水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33. 德雷福斯、拉比諾、錢俊譯(2005)。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4. 鄭元注正義、孔穎達正義(2001)。十三經注疏·禮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5. 鄭玄注(1976)。易緯乾鑿度。台北:成文出版社。
  36. 魯迅著、容肇祖著、湯用彤著(1995)。魏晉思想。台北:里仁書局。
  37. 蕭統編、李善注(1986)。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8. 戴明揚校注(1978)。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39. 謝大寧著(1997)。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40. 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1982)。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羅宗強著(2005)。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42. 蘇輿撰(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何乏筆(2008)。養生的生命政治:由于連莊子研究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4),1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