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潘皇龍與錢南章1980年代至今的跨文化音樂創作初探

并列篇名

The Intercultural Compositions of Hwang-Long Pan and Nan-Chang Chien since 1980s

作者

宋育任(Yu-Jen Sung)

关键词

潘皇龍 ; 錢南章 ; 跨文化音樂創作 ; 臺灣現代音樂 ; 臺灣作曲家 ; Hwang-long Pan ; Nan-chang Chien ; intercultural composition ; Taiwanese modern music ; Taiwanese composer

期刊名称

藝術評論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3 / 01 / 01)

页次

37 - 7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臺灣當代藝術音樂的創作中,以跨文化音樂創作—作品中融合臺灣、中國、西方文化元素—為主流,臺灣當代重要的作曲家潘皇龍(1945-)與錢南章(1948-)的創作也不例外。在潘皇龍與錢南章的跨文化音樂創作中,每個作品都有它主要想表達的文化精神—臺灣本土特色、中國傳統文化或是西方現代精神。潘皇龍與錢南章創作中的多元文化現象,正反映出作曲家深受上述文化之影響,也反映出臺灣當代社會多元的文化景觀。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研究潘皇龍與錢南章留德回國後於1980年代至今的跨文化音樂創作,分析其音樂風格和文化影響來源,以及論述他們主要想表達的內容與文化精神,並試圖將之歸納於以下三個主題:(一)關懷臺灣本土文化;(二)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三)探索西方現代音樂形式。希望透過這樣的研究,來增進對於潘皇龍與錢南章音樂創作的理解。

英文摘要

In the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rt music the main stream is the intercultural compositions- namely the combination of Taiwanes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elements. The compositions of two important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omposers, Hwang-long Pan (1945-) and Nan-chang Chien (1948-) are no exceptions of this stream. Each of their works expresses its own kind of cultural spirit-either native Taiwanese culture o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r modern Western culture. The multi-cultural phenomenon of Pan's and Chien's works reflects the deep influence of these cultures and also the multi-cultural panorama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society.This paper intends to research the intercultural compositions of Pan and Chien in 1980s after they return from the overseas study in Germany. I try to analyze their musical styles, identify their cultural origin and also explicate the contents and cultural spirit they want to express. I attempt to summarize thes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themes: 1. the concern about native Taiwanese culture. 2. the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pirit. 3. the exploration of Western modern music form. I hope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an's and Chien's works by means of this research.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宋育任(2006)。論潘皇龍的《第二號弦樂四重奏》(1977)。關渡音樂學刊,5,25-50。
    連結:
  2. 宋育任(2008)。根植於傳統的創新─潘皇龍、曾興魁和錢南章留德時期音樂風格的研究。關渡音樂學刊,8,77-100。
    連結:
  3. 羅基敏。1996。〈由音樂創作看台灣文化的多元發展〉 / Les divers aspects du developpement de la culture taiwanaise a partir de sa creation musicale。《台灣作曲家樂展─巴黎 1996》/ Festival des compositeurs taiwanais - Paris 1996 音樂會節目單。10-23。
  4. 潘皇龍。1999。《蝴蝶夢》樂曲解說。收於《瑞士․德國․台灣情─潘皇龍作品發表會》節目單。十方樂集音樂劇場演奏聽。10 月9 日,頁6。
  5. 潘皇龍。1999。《潘皇龍室內樂作品》CD。樂曲解說。臺北市:現代音樂協會台灣總會。PAN9901。
  6. 潘皇龍。1999。《傳統樂器作品集》CD。樂曲解說。臺北市:現代音樂協會台灣總會。PAN9902。
  7. 潘皇龍。《迷宮‧逍遙遊》樂曲解說。未出版。無註明地點、時間。
  8. Hwang-Long Pan: “Fresh Inspiration from Chinese Culture for my Musical Composition”, 1993/10/20, ACL Seoul Korea..
  9. 潘皇龍。《因果三重奏》樂曲解說。未出版。無註明時間、地點。
  10. 潘皇龍。《莊嚴的嬉戲》樂曲解說。未出版。無註明地點、時間。
  11. 張己任。1989。〈台灣現代音樂三十年〉。《自由時報》。11 月6 日。
  12. 潘皇龍。2001。《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樂曲解說。收於《潘皇龍樂展》節目單。台北國家演奏聽。5 月11 日。
  13. 潘皇龍。1991。〈傳統與現代的兩極對話〉,《傳統與現代的兩極對話》音樂會節目單。台中市立中正文化中心中山堂。12 月9 日。
  14. 潘皇龍。《陰陽上去》樂曲解說。未出版。無註明時間、地點。
  15. 潘皇龍。2005。〈花甲回顧展的感恩與期盼〉。收於《潘皇龍管弦樂作品─花甲回顧展》節目單。國家音樂廳。4 月8 日。
  16. 潘皇龍。2009。《普天樂》樂曲解說。收於CD《樂典.珍藏當代台灣的聲音02─潘皇龍》。臺北市:中正文化中心。無頁碼。
  17. 潘皇龍。《大提琴協奏曲》樂曲解說。未出版。無註明地點、時間。
  18. 潘皇龍。《諺語對唐詩》樂曲解說。未出版。無註明時間、地點。
  19. 潘皇龍。2000。〈音樂創作「甘」「苦」談〉。演講稿。10 月11 日。
  20. Barbara Mittler,Bieg, Lutz(ed.),von Mende, Erling(ed.)(1997).Dangerous Tunes.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Music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1949.Wiesbaden:Harrassowitz.
  21. Dsi, Dschuang,Wilhelm, Richard(trans.)(2008).Das wahre Buch vom südlichen Blütenland(莊子).München:Diederichs.
  22. Häusler, Josef(ed.)(1996).Helmut Lachenmann. Musik als existenzielle Erfahrung. Schriften 1966-1995.Wiesbaden:Breitkopf & Hartel.
  23. Heiste, Hanns-Werner(ed.),Sparre, Walter-Wolfgang(ed.)(1987).Der Komponist Isang Yun.München:edition text + kritik.
  24. Heister, Hanns-Werner(ed.),Sparrer, Walter-Wolfgang(ed.)(1997).Komponisten der Gegenwart.München:edition text + kritik.
  25. Horn, Josefine Helen(1999).Postserielle Mechanismen der Formgenerierung. Zur Entstehung von Helmut Lachenmanns Notturno.MusikTexte,79,14-25.
  26. Lachenmann, Helmut(1970).Klangtypen der neuen Musik.Zeitschrift für Musiktheorie,1,20-30.
  27. Lachenmann, Helmut(1994).Dialektischer Strukturalismus.Ästhetik und Komposition,Mainz:
  28. Lo, Kii-Ming(1998).Untersuchungen zur Problematik der Sprachvertonung in der zeitgenössischen taiwanesischen Vokalkomposition.Musik als Text,Kassel u.a.:
  29. Mauser, Siegfried(ed.)(1992).Der Komponist Wilhelm Killmayer.Mainz:Schott.
  30. Rinser, Luise,Yun, Isang(1977).Der verwundete Drache. Dialog über Leben und Werk des Komponisten.Frankfurt a.M.:Fischer.
  31. Sung, Yu-jen(2005).Pan Hwang-long. Leben und Werk. Studien zur zeitgenössischen Kunstmusik in Taiwan.Aachen:Shaker.
  32. Utz, Christian(2002).Interkulturalität der Neuen Musik. Von John Cage bis Tan Dun.Stuttgart:Steiner.
  33. 宋育任(2007)。潘皇龍《五行生剋八重奏》(1979/80)的探究。關渡音樂學刊,6,75-94。
  34. 林幗貞(200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35. 席慕德編(2009)。你的歌我來唱3─當代中文藝術歌曲集。臺北市:世界文物。
  36. 許常惠(1994)。台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市:全音。
  37. 陳郁秀編(1997)。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臺北市:
  38. 陳慧珊(2006)。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潘皇龍《普天樂》管弦樂協奏曲世界首演。藝術欣賞,2(12),49-52。
  39. 游素凰(2000)。台灣現代音樂發展探索。臺北市:樂韻。
  40. 黃雅蘭(2004)。解嚴後看台灣現代音樂創作中的本土化現象。關渡音樂學刊,創刊號,135-152。
  41. 潘皇龍(1983)。現代音樂的焦點。臺北市:全音樂譜。
  42. 潘皇龍(1995)。音響意境音樂創作的理念。藝術評論,6,117-136。
  43. 錢南章、賴美貞(2007)。南風樂章─錢南章的作曲人生。臺北市:麥田。
  44. 顏綠芬(2005)。台語藝術歌曲初探。關渡音樂學刊,2,23-49。
  45. 顏綠芬編(2006)。台灣當代作曲家。臺北市:玉山社。
  46. 顏綠芬編(2006)。台灣當代作曲家。臺北市:玉山社。
  47. 顏綠芬編、徐玫玲編(2006)。台灣的音樂。臺北市: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48. 羅基敏(2005)。古今相生音樂夢─書寫潘皇龍。臺北市:時報文化。
被引用次数
  1. 李翠芸(2017)。擊樂作品《靜思.搧動》之音樂分析與詮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絃與擊樂研究所擊樂組學位論文。20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