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爭與愛情:話劇《秋海棠》、《風雪夜歸人》與《雲彩霞》的伶人隱喻分析

并列篇名

War and Love: a Metaphor Analysis of the Actors in the Plays "QiuHai Tang", "Return on a Snowy Night", and "Yun Cai Xia"

DOI

10.3966/101562402019010036005

作者

張穎(Chang, Ying)

关键词

伶人話劇 ; 抗戰 ; 秋海棠 ; 風雪夜歸人 ; 雲彩霞 ; plays about Peking opera actors ; War of Resistance ; QiuHai Tang ; Return on a Snowy Night ; Yun Cai Xia

期刊名称

藝術評論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19 / 01 / 01)

页次

181 - 21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42年末,上海接連上演《雲彩霞》與《秋海棠》兩部以京劇伶人為主題的話劇。與此同時,身在重慶的吳祖光也於同年創作以京劇伶人為主角的《風雪夜歸人》,並於隔年年初上演。三部主題相近的話劇來源卻截然不同,《雲彩霞》為法國戲劇改譯之作,《秋海棠》改編自同名小說,《風雪夜歸人》則為原創,三部劇作的來源正好反映當時劇本主要的創作方式。改編所本的原版為劇作情節主線定調,淪陷後的上海與陪都重慶的環境差異,也影響作品的風格發展,終而促使三部話劇即便主題相似,內容形式卻完全不同。本文主要探討抗戰期間,不同地區的劇作家為何同時選定以京劇伶人為話劇主題,劇中又如何以愛情故事反映戰爭中的社會,以及分析當時觀眾對於京劇與話劇結合之劇作的看法。

英文摘要

At the end of 1942, two plays about Peking opera actors, "Yun Cai Xia" and "Qiu Hai Tang", were staged in theaters in Shanghai. In the same year, Wu Zu-Guang wrote the play "Return on a Snowy Night", also starring Peking opera actors., and perform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year. Although these three plays have similar topics, their origins are totally different. "Yun Cai Xia" was adapted from a French play, while "Qiu Hai Tang" was adapted from a novel of the same name, and "Return on a Snowy Night" was an original story. The origins of these three plays demonstrates the three main different ways to write a play script at the time. The original versions of "Yun Cai Xia" and "Qiu Hai Tang" determined the story line of the adaptations.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occupied Shanghai and the temporary Chinese capital Chongqing also influenced the style of the plays. This caused the dissimilarities and variations between the three plays despite their having similar topic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investigate why,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playwrights from different places in China chose Peking opera actors as the focus of their plays. Another aim was to find out how the love stories in these plays reflected society during the war. Finally, we analyze contemporary audiences' opinions of the new style of plays combining Peking opera and western dram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Scribe, Eugène, and Ernest Legouvé. Adrienne Lecouvreur. Paris: Beck, 1894.
  2. Ye, Xiaoqing(2012).Ascendant Peace in the Four Seas: Drama and the Qing Imperial Court.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3. 尹詩(2016)。民間性視域下的話劇《秋海棠》。文藝研究,9,69-77。
  4. 王安祈(2011).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 王國杰(2016)。《風雪夜歸人》:階級社會中覺醒者的悲劇。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3,46-49。
  6. 王雪(2008)。論吳祖光戲劇結構中的戲曲影響。戲劇藝術,3,32-39。
  7. 王德威(2002)。粉墨中國:性別、表演,與國族認同。戲劇研究,2,169-208。
  8. 王慧(2014)。話劇《秋海棠》改編和演出再考。洛陽師範學院學報,12,34-39。
  9. 田本相(編),石曼(編),張志強(編)(2005).抗戰戲劇.河南省:河南大學出版社.
  10. 朱丁。1946。〈「秋海棠」的台外戲:秦瘦鷗回滬〉。《香海畫報》3:11。
  11. 作者不詳。1942。《申報》上海版。11 月 6 日。
  12. 作者不詳。1943。《大公報》重慶版。2 月 25 日。
  13. 吳祖光(1981).吳祖光論劇.北京市:中國戲劇.
  14. 吳祖光(2004).一輩子:吳祖光回憶錄.北京市:中國文聯.
  15. 吳祖光。1946。《風雪夜歸人》。上海市:開明書局。
  16. 吳彬(2015)。中華劇藝社創歷史末考。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19-125。
  17. 李金榮,楊筱(2005).烽火歲月:重慶大轟炸.重慶市:重慶.
  18. 李健吾。1947。《雲彩霞》。上海市:環星圖書。
  19. 李輝(2004).吳祖光自述.鄭州市:大象.
  20. 李曉(2002).上海話劇志.上海市:百家.
  21. 李濤(2011).大眾文化語境下的上海職業話劇.上海市:上海書店.
  22. 辛夷。 1943。〈水銀燈下:「雲彩霞」不准改演,「一代女伶」已流產〉。《游藝畫刊》第 6 卷 3:25。
  23. 來平(2008)。華東師範大學。
  24. 邵迎建(2012).上海抗戰時期的話劇.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邵迎建(2005)。張愛玲看《秋海棠》及其他─沒有煙硝的戰爭。書城,12,35-42。
  26. 星。1943。〈雲彩霞不上螢幕〉。《大眾影訊》3.26:830。
  27. 洪深。1935。〈我們的打鼓過時了嗎〉。《良友》108:3-12。
  28. 胡敏(2013)。蘇州大學。
  29. 若非。1948。〈評「風雪夜歸人」〉。《新學生》5.6:45-48。
  30. 乘浪。1943。〈秋海棠〉。《話劇界》22:2。
  31. 乘浪。1942。〈評雲彩霞〉。《話劇界》14:2。
  32. 泰來。 1943。〈夏夜雜話:在北京演出的秋海棠與雲彩霞〉。《三六九畫報》21.13:19。
  33. 秦瘦鷗(2011).秋海棠.臺北市:新經典圖文傳播.
  34. 秦瘦鷗。1943。〈我評「秋海棠」〉。《雜誌》10.5:173-175。
  35. 秦瘦鷗,費穆(導演),顧仲彝(導演),佐臨(導演)(1947).秋海棠:五幕七景大悲劇.上海市:百新書店.
  36. 翁偶虹。1943。〈古裝話劇〉。《三六九畫報》24.6:21。
  37. 馬少波(編)(1990).中國京劇史.北京市:中國戲劇.
  38. 堂堂。 1943。〈伶工苦樂不均:秋海棠描寫底包苦痛應為話劇一大特色〉。《三六九畫報》24.6:21。
  39. 張愛玲(2001).張愛玲典藏全集.臺北市:皇冠.
  40. 清楚。唱旦角的如何能跑到武行裏打下手?。三六九畫報,23(10),26。
  41. 陶菊隱(1979).孤島見聞.上海市:上海人民.
  42. 麥耶。1944。〈新年影劇漫評〉《雜誌》12.5:166-170。
  43. 傅葆石,張霖(譯)(2012).灰色上海,1937-1945 中國人的隱退、反抗與合作.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
  44. 無忌、冷凌、銀矛。1944。〈評「雲彩霞」〉。《現代周報》1.6:34-35。
  45. 程雨辰(1996)。重慶大隧道慘案死亡人數辨析。民國檔案,4,114-120。
  46. 集體批評。1942。〈雲彩霞〉。《太平洋週報》1.44: 803-805。
  47. 經盛鴻(2004)。日偽對南京文藝界的控制與利用。民國檔案,2,94-100。
  48. 葛一虹(1990).中國話劇通史.北京市:文化藝術.
  49. 董慶辰(2015)。乾旦身份的焦慮與建構─《風雪夜歸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103-107。
  50. 雷可夫, Lakoff,詹森, Johnson,周世箴(譯)(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市:聯經.
  51. 劉亮延(2014)。國立交通大學。
  52. 蝶生。1943。〈由於看了轟動南北的“秋海棠”以後編劇者對於舊劇的認識不太
  53. 墨易。1946。〈觀眾為什麼歡喜看秋海棠〉。《新生中國》1.8:37。
  54. 韓石山(2006).李健吾傳.太原市:山西人民.
  55. 羅仕龍。1945。〈話劇團:四一公演雲彩霞〉。《立言畫刊》333:10。
  56. 羅仕龍。1942。〈傳聲筒:久傳費穆導演擬將秦瘦鷗先生原著「秋海棠」改編為話劇〉。《話劇界》2:1-3。
  57. 羅仕龍。1945。〈話劇.電影:四一演雲彩霞秋海棠、華影拍京劇精華二集〉。《立言畫刊》332:10。
  58. 羅仕龍。1943。〈由「秋海棠熱」說起〉。《三六九畫報》21.12:21。
  59. 羅仕龍。1944。〈顧蘭君大唱白門樓:在津首次上演「雲彩霞」〉。《立言畫刊》318:12。
  60. 羅仕龍。1943〈影劇月曆:「秋海棠」一劇因博得「婦孺大眾」之賞識〉。《萬象》2.9:116-117。
  61. 羅仕龍(2017)。花都紅伶彩霞怨:包天笑、李健吾改譯法國佳構劇的嘗試。第 12 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近現代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