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巫者的敘事術:從「散文」到「咒文-影像」的思辨

并列篇名

The Narrative Techne of the Shaman: The Speculation of "Essay" and "Incantation-Image"

DOI

10.53106/101562402023010044006

作者

梁廷毓(Liang, Ting-Yu)

关键词

巫 ; 散文 ; 咒文 ; 影像論述 ; Shaman ; Specter ; Essay ; Incantation ; Visual Discourse

期刊名称

藝術評論

卷期/出版年月

44期(2023 / 01 / 01)

页次

175 - 20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近年來,臺灣乃至於亞洲當代藝術的影像實踐與幽靈論述當中,時常以復返歷史事件、檔案與現場的行動,作為支撐重新敘述受壓迫者、無名者的殖民創傷與邊緣歷史的敘事動力。這類強調幽靈、鬼魅的行動意念與影像實踐之間關聯的論述,試圖將現代性與殖民歷史帶來的創傷敘事,藉由幽靈學式的影像生產,尋求一種得以抵抗現代性的力量。然而,這類論述卻較少關注到幽靈、鬼魅之所以能夠現身的技術條件,以及影像實踐與鬼魅之所以能夠產生關聯的技術論述。筆者認為,除了要對現有關於「幽靈」與影像實踐的論述進行反思之外,也必須要深化對於「巫」的分析和理解,從技術的角度,針對薩滿、巫士與幽靈的關係,重新形塑一種連結「巫」與影像的論述,以補足前人觀點中尚未關注到的影像的問題。因此,本文首先考據「巫」與「工」在漢字的同源、同義性,以及「巫」、「史」、「醫」職能不分的思想,探究巫術、藝術、療癒、敘事技藝之間的內在連結,指出「巫」在多元技術層面上的交互關係。接著,聚焦在「巫」的敘事方法,以「散文」與「咒文」的概念來思考「巫」作為跨越多重技術的敘事文體,如何使兩種文體朝向一處可能進行交互工作的敘事技藝與想像。最後從「咒文」本身具有視覺性的敘事概念,藉由回溯與比較晚近出現的「散文電影」,進一步提出關於影像實踐與「巫」的另翼思考。

英文摘要

The terms "specter" has been commonly adopted to denote the narrative function of photography, images and videos 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writing on art and aesthetics, not only in Taiwan but across Asia. The images, as if providing a portal for the return of the spirits of the past, allow the repressed and suppressed unknown??? to traverse to and from past and present, and also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n the form of apparitions. However, this kind of discourse pays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that make the apparitions and ghosts appear, and the technical discourse that mak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mage practice and ghosts possibl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n addition to reflecting on the existing discourse of specter and image practic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shaman" and to reshape a discourse that links "shaman" and "image" 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man, shamans and ghosts, in order to complement the problem of image that has not yet been addressed in the previous viewpoi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homonyms and synonyms represented by the Chinese characters "shaman" and "craft" witch and the idea that "shaman", "narrative" and "cure" are indistinguishable in function. Then, focusing on the narrative method of "shaman", the concept of "essay" and "incantation" is used to consider how "shaman", as a narrative genre that spans multiple technologies, allows the two genres to move toward a place where narrative techniques and imagination can work together. Finally, from the visual narrative concept of "incantation" itself, by retrospecting and comparing the concept of "essay film" that appeared recently, it further proposes a method of image practice for "sham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石曉楓(2019)。莫言中短篇小說裡的鬼魅敘事。清華中文學報,22,297-329。
    連結:
  2. 江凌青(2015)。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藝術學研究,16,169-210。
    連結:
  3. 孫松榮(2014)。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藝術學研究,15,77-114。
    連結:
  4. 梁廷毓(2019)。亡魂顯影的思辨:論靈異影像與觀落陰的視線邊界。文化研究,29,271-300。
    連結:
  5. 郭詩詠(2020)。能動的現實:李維怡小說的鬼魅書寫。中國現代文學,38,45-72。
    連結:
  6. 劉亮雅,廖勇超,王梅春,周盈秀(2004)。鬼魅書寫:臺灣女同性戀小說中的創傷與怪胎展演。中外文學,33(1),165-183。
    連結:
  7. 劉璧榛(2014)。從祭儀到劇場、文創與文化資產:國家轉變中的噶瑪蘭族與北部阿美之性別與巫信仰。考古人類學刊,80,141-178。
    連結:
  8. Adorno, T.W.,Hullot-Kentor, Bob,Will, Frederic(1984).The Essay as Form.New German Critique,32,156-161.
  9. Corrigan, Timothy(2011).The Essay Film: From Montaigne, After Marker.Oxford:Oxford UP.
  10. 公羊高,劉尚慈(譯注)(2011).春秋公羊傳譯注.北京市:中華書局.
  11. 孔穎達(1999).尚書.北京市:中華書局.
  12. 王念孫(2017).廣雅疏證.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王梅霞(2010)。從治病儀式看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情緒展演。臺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臺北:
  14. 史仲文(編),胡曉文(編)(2011).中國全史百卷本:遠古暨三代文學史.北京市:中國書籍出版社.
  15. 弗蘭克.麥吉爾(編), F.N.,王志遠(編譯)(1990).世界名著鑑賞大辭典:散文卷.北京市:中國書籍出版社.
  16. 立方計劃空間。〈變文書 —陳界仁影像、生產、行動與文件〉。立方計劃空間。https://thecubespace.com/project/%e8%ae%8a%e6%96%87%e6%9b%b8/。下載日期:2023 年 1 月 2 日。
  17. 米爾洽.伊利亞德, Mircea,段滿福(譯)(2018).薩滿教:古老的入迷術.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8. 何玥臻(2013)。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19. 李明宇(2008)。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科技部。
  20. 李明宇(2010)。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科技部。
  21. 李澤厚(2012).說巫史傳統.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22. 林富士(2016).巫者的世界.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
  23. 阿希斯.南迪, Ashis,盧秀婷(譯),張頌仁(編),陳光興(編),高士明(編)(2010).民族主義,真誠與欺騙—阿希斯.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24. 胡台麗(編),劉璧榛(編)(2010).臺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5. 胡新生(1998).中國古代巫術(修訂版).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
  26. 班固,陳國慶(編)(1983).漢書藝文志注釋匯編.北京市:中華書局.
  27. 馬塞爾.莫斯, Marcel,楊渝東(譯),梁永佳(譯),趙丙祥(譯)(2010).巫術的一般理論.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8. 高千惠(2020)。複眼文明—有關奇蹟、祕密和權威的藝與術。藝術觀點ACT,81,6-12。
  29. 張世倫(2019)。從紀實到散文:臺灣攝影論述的文學想像及其可能的發明。藝術觀點 ACT,78,45-53。
  30. 張堂錡(2020).現代散文概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31. 張琬貽(2006)。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32. 梁廷毓(2020)。巫藝。2020 年臺灣理論關鍵詞會議論文集,臺北市:
  33. 梁廷毓(2021)。從幽靈潮到妖怪熱。PAR 表演藝術,335,54-59。
  34. 梁廷毓(2020)。論臺灣當代藝術影像實踐中的「招魂術」與「感知民俗志」。臺灣美術經典講座暨新秀論壇論文集,臺中市:
  35. 許慎,段玉裁(注)(1998).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36. 陳飛(2005).中國古代散文研究.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37. 勞拉.拉斯卡羅利, Laura,洪家春(譯),吳丹(譯),馬然(譯)(2014).私人攝像機:主觀電影和散文影片.北京市:金城出版社.
  38. 雅克.德里達, Jacques,何一(譯)(2016).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9. 賈植芳(編),俞元桂(編)(1993).中國現代文學總書目:散文卷.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
  40. 廣州時代美術館。〈「傳統的頻率線上研討會 —京都學派及其錯綜的哲學融合:許煜、何子彥、金炫辰」影音紀錄〉。廣州時代美術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p4y1b7LJ?from=search&seid。下載日期:2021年12月02日。
  41. 影言社。〈「高重黎專號」刊頭簡介〉。《攝影之聲》22。https://vopmagazine.com/vop022/。下載日期:2021 年 12 月 02 日。
  42. 鄭志明(2002)。巫醫同源的生命觀。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臺北市:
  43. 嚴瀟瀟。〈薩滿旅程與「內視」的藝術〉。典藏藝術 ARTouch。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11530.html。下載日期:2021 年 12 月 02 日。
  44. 龔卓軍。〈「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鬼魂的迴返」展覽論述〉。鳳甲美術館。https://www.hong-gah.org.tw/352。下載日期:2021 年 12 月 02 日。
  45. 龔卓軍(2014)。巫士召靈的展覽:異見與空間生產。藝術觀點 ACT,57,76-81。
  46. 龔卓軍(編),高森信男(編),陳莘(編)(2014).鬼魂的迴返:台灣當代藝術中的幽靈徘徊學.臺北市:鳳甲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