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轉多成一-陰陽學說與形質說的比較研究

并列篇名

From Plurality to Unity--A Comparative Study Concerning the Yin-Yang Theory and Hylo-morphism (Chinese Translation)

DOI

10.7065/MRPC.200302.0043

作者

鄔昆如(Peter Kun-Yu Woo)

关键词

陰陽學說 ; 形質說 ; 形式 ; 質料 ; 因果原則 ; 易經 ; 老子 ; 孔子 ; 文鮮明 ; 統一思想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30卷2期(2003 / 02 / 01)

页次

43 - 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分三大部份:第一部份討論中國的陰陽學說;筆者在這裡提出了易經的生命作為所有事物的原理。進一步,筆者同時亦指出:中國二大哲學流派,儒家和道家,皆淵源於易經:二者皆針對生命以及生生不息的功能,來詮釋宇宙和人生的原理。雖然老子與孔子所開創的道家和儒家,所走的思想進路有所不同,但基於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對生命的目標相同,尤其對生命的來源,都有深沈的體驗,則二者對定位宇宙,以及在宇宙中安排人生,都有共識。 第二部份探討亞里士多德的形質說。筆者強調,亞氏所主張的因果原則,實可解決宇宙的現象和本質的課題。形質說特別針對形式因與質料因,二者的交互運作,使事物能從無到有,完成四因說中內在因的探討。在此因果原則的提案中,亞氏創設了「發展」(內在目的性)概念,指出所有事物都趨向目的。 第三部份作者提出一些比較,特別在通俗的、基督宗教文明的、中華文化中的「因果」問題。作者在這裡,再次提出「生」概念,原本在十八年前在美國華府名開的第十三屆「科學統一國際會議」中所提。在這裡,筆者提出更多的証據,不但從聖經中,或是教父學說中,都傾向於把「創造」解讀成「流出」。不過,作者無意於等同「創造」、「流出」、「生」三概念;而是強調,原本在「創造」的概念中,就隱含了「生」的意義。筆者具體提出聖多瑪斯和波拿文都辣的原文,作為佐証。 最後,筆者提出了一些見解,在解讀文鮮明牧師在這方面的理論。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書經·洪範
  2. (1995)。原理講論。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
  3. 李相憲(著)(1973).Explaining Unification Thought.New York:Unification Thought Institute.
  4. 高懷民著(1978)。大易哲學論。成文出版社。
  5. 聖多瑪斯著。神學大全,第14題
  6. 鄔昆如(1986)。先蘇格拉底期的「太素」問題探討。臺大哲學論評,9,1-16。
  7. 鄔昆如(1984)。統一思想中的文化哲學。第13屆統一科學會議(ICUS)
  8. 鄔昆如(1971)。先蘇格拉底期的「太初」問題探討。臺大哲學論評,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