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布迪厄的傑出階級與反思社會學

并列篇名

On Bourdieu's Distinction and Reflexive Sociology

DOI

10.7065/MRPC.200311.0093

作者

沈游振(Shen,Yu Chen)

关键词

布迪厄 ; 傑出階級 ; 反思社會學 ; 實踐 ; 習性 ; 場域 ; Bourdieu ; Distinction ; Reflexive Sociology ; Practice ; Habitus ; Field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30卷11期(2003 / 11 / 01)

页次

93 - 1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介紹布迪厄的傑出階級與反思社會學為主,在一開始先將布迪厄的生平、思想源起、重要著作以及貫穿其理論創作的三大基本思想工具「實踐」(practice)、「習性」(habitus)和「場域」(field)作介紹;第二部分在其豐富的創作中,選擇有關於反思社會學有密切相關的傑出階級理論為主軸,介紹在社會空間的各個市場中的資本,布迪厄將其劃分為四大類:經濟資本(le capitaléconomique)、文化資本(le capital culturel)、社會資本(1e capitalsocial)、和象徵資本(1e capita1 symbo1ique)。再由四大資本觀念進一步推展至傑出階級(Distinction);第三部份介紹反思社會學(reflexive sociology)的觀點與特色,及五個布迪厄較為人熟知對社會的批判-A.教育及教育制度的抨擊、B.對「中產階級」實存性的批判、C.對「民意建構」的批判、D.對「電視新聞」的批判、E.對「炫耀性消費」的批判;第四部分為其他學者的看法與小結。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is primarily about the Bourdieu's ”distinction” and ”reflexive sociology”. First, introduce Bourdieu's life, the sources of his thoughts, and the three thinking tools to allhis theories-practice, habitus and field. The second part revolves around ”distinction”, closely related to reflexive sociology, and introduces the capital of different markets in the social space, which Bourdieu categorizes in to le capital économique, le capitalculturel'le capital social, and le capital symbolique. Through the concepts of the four types of capital, further discuss the idea of distinction.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perspectiv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xive sociology and five examples of Bourdieu's more well-known critiques about the society-first, the critique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econd, the critique of the bourgeoisie existence; third, the critiq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opinions; fourth, the critique of TV news-making; and fifth, the critique of show-off consumption. And then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other scholars' views and the final conclus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Bourdieu, Pierre(1984).Homo academicus.Paris:Les Editions de Minuit.
  2. Bourdieu、Pierre、Acquaint、L. J. D.著、李猛譯、李康譯(1997)。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社。
  3. Bourdieu、Pierre、蔡筱穎譯(2000)。布赫迪厄論電視。臺北:麥田出版社。
  4. Fowler, R.(1991).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London:Routledge.
  5. Jenkins, Richard(1992).Pierre Bourdieu.London:Routledge.
  6. Veblen, T.(1968).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New York:Macmillan.
  7. Veblen、Thordtein、趙秋巖譯(1969)。有閑階級論。台北:台灣銀行。
  8. 林景亭(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東吳社會研究所。
  9.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出版社。
  10. 邱瑾瑜(1992)。思與言,第三十卷第四期
  11. 洪鎌德(2000)。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台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2. 洪鎌德(1995)。卜地峨社會學說評析。台大社會學刊,24,1-34。
  13. 洪鎌德(2000)。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台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4. 洪鎌德(1999)。21世紀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5. 高宣揚(1991)。思與言
  16. 高宣揚(1995)。中山學術論叢
  17.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文化事業。
  18. 高宣揚(2001)。當代社會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 高宣揚(1991)。思與言
  20. 臧國仁(1998)。「中華傳播學會1998年會」宣讀論文。台北深坑:世新會館。
被引用次数
  1. 崔艾湄(2014)。國內政論性節目中國防部與軍事名嘴的資本流動/競逐―以2011 年重大軍法事件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4(1),105-127。
  2. 胡正光(2005)。歷時與共時的交會:從伊里亞斯的文明化過程到布迪厄的生活風格研究。東吳社會學報,18,43-80。
  3. 孟昭棟(2023)。以文化創意視角應用語意輿情分析-李安飲食男女電影背後的飲食故事。休憩管理研究,10(1),27-58。
  4. 沈游振(2004)。析論布迪厄之象徵性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國家發展研究,3(2),163-186。
  5. 原來(2010)。從衝突理論觀點看博物館場域的權力競爭現象。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9(1),11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