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生命教育的哲學反思

并列篇名

Th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Life Education

DOI

10.7065/MRPC.200409.0047

作者

鈕則誠(Tse-Cheng Niu)

关键词

生命教育 ; 華人應用哲學 ; 本土化 ; 後現代 ; Life Education ; Applied Philosophy for the Chinese ; Localization ; Post-Modern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31卷9期(2004 / 09 / 01)

页次

47 - 5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嘗試對官方所推動的生命教育之內容進行哲學反思,所考察的文本乃是教育部最近所公布的普通高級中學「生命教育類」選修課程八門科目的課程綱要,所採用的觀點則是「華人應用哲學」。論文以「概念分析、批判思考、意義詮釋、綜合討論」做為「起、承、轉、合」的寫作進路。筆者先說生命教育於臺灣正式誰動六年以來的過程作一回顧,再說它在實施的途徑上不斷摸索的經過加以探討,然後說明哲學反思的可能性及限度,最後論及生命教育的誰動必須正視本土和在地的文化脈絡。論文秉持綱要文本所指示的「態度必須開放,立場不必中立」的精神漸次鋪陳,希望能夠將生命教育發展成為一套本土化的後現代生活實踐知識。

英文摘要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have 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the content of the life education advocated by the official authorities, examining the schemas of the eight senior-high-school selective courses within the “life education” categ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pplied philosophy for the Chinese.” This paper follows the progression of “conceptual analysis, critical thinking, meaning interpretation, and general discussion.” First, we review the official advocacy of life education in Taiwan for the past six years, look at its continuous groping on the way of its enforcement, and then explain the possibility and limits of th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Finally we claim that the advocacy of life education can not be achieved without emphasizing the local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spirit of the schemas, open-mindedness without being neutral necessaril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evelop life education into the localized practical knowledge about the post-modern lif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但昭偉(2002)。思辯的教育哲學。臺北:師大書苑公司。
  2. 但昭偉(2002)。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 吳庶深、林綺雲主編、張盈堃主編(2002)。生死教育與輔導。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4. 吳庶深、胥嘉芳(2003)。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中港臺兩岸三地初探。學生輔導,88,126-131。
  5. 林思仱、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編、共同學科主編(2001)。臺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6. 中央日報
  7.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27-57。
  8. 孫效智、靈鷲山般文教基金會主編(2002)。生命教育之困境與推動策略。「社會變遷與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丈集,臺北:
  9. 徐錦堯、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倫理教育推廣中心主編(1998)。臺灣省國民中學八十七學年度生命教育教師手冊。南投: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0.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爲取向。畫北:心理出版社。
  11. 陳英豪、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編、共同學科主編(2001)。生命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臺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
  12. 中央日報
  13.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之的本質與實施。臺灣省中等學校輔導通訊,55,6-10。
  14. 葉啓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5. 錢永鎮、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編(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容初探。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王千倖(2012)。「學習者主導」影片教學模式應用於師資生「生命教育」課程之初探。教育實踐與研究,25(1),163-188。
  2. 葉國樑、黃禎貞、曾治乾、林世華(2009)。提升孩子的生命意義感—死亡教育融入國中健康課程之效果研究。課程與教學,12(3),79-106。
  3. 游士正(2019)。生命教育通俗因果觀教材有助大一新生設定生涯願景乎?。大學教學實務與研究學刊,3(1),101-128。
  4. (2011)。失落的一角:宗教教育。教育研究月刊,212,85-94。
  5. (2013)。善不善終對安寧工作者的新教育觀:生命教育與工作調適的鑲嵌。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3(1),117-185。
  6. (2015)。臺灣生命教育之發展與前瞻。教育研究月刊,25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