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王充“自生”概念對裴頠與郭象“自生”概念影響之探究

并列篇名

An Investigation upon Wang Chung's Concept of "Generate by Itself" Influences upon Pei Wei's and Guo Shiang's Concept of "Generate by Itself"

DOI

10.7065/MRPC.200906.0155

作者

葉淑茵(Shu-Yin Yeh)

关键词

王充 ; 自生 ; 裴頠 ; 郭象 ; 老子 ; 莊子 ; 恆先 ; 氣 ; Wang Chung ; Generate by itself ; Pei Wei ; Guo Shiang ; Lao Tzu ; Chuang Tzu ; Chapter of Heng Shian ; Chi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36卷6期(2009 / 06 / 01)

页次

155 - 17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王充融合了《老子》的「不自生」、《莊子》的「自生」及楚竹簡〈恆先〉的「氣是自生」之「自生」,發展了「必然」、「偶然」與「自然」的「自生」概念,並在「『自生』之形而下本體根源」、「『自生』的必然性與偶然性」與「『自營己生』之『自生』」三方面影響裴頠「始生者自生」與郭象「欻然自生」的「自生」概念。本文即透過王充、裴頠及郭象三者「自生」概念的連結,爬梳王充與裴頠及郭象思想的關係,進而確立王充思想在魏晉思想發展史上之角色與地位。

英文摘要

Wang Chung adopted the concept of ”Bu Zu Sheng” from Lau Tzu, ”Zu Sheng” from Chuang Tzu, and the viewpoint that ”Chi” is generated by itself from Chapter of ”Heng Shian” to develop his concept of ”Generate by itself”. For him, ”Generate by itself” is the phenomena of certainty, coincidence and nature. This concept makes a great impact on both Pei Wei's and Guo Shiang's thoughts, especially their concept of ”Generate by itself”. This investigation means t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ang Chung's, Pei Wei's and Guo Shiang's concept of ”Generate by itself”, furthermore, to confirm Wang Chung's stat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郭齊勇:〈〈恆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簡帛研究網: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186,2004 年5 月8 日。
  2. 丁四新:〈楚簡〈恆先〉章句釋義〉,簡帛研究網: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239,2004 年7 月25 日。
  3. 李銳:〈「氣是自生」:〈恆先〉獨特的宇宙論〉,簡帛研究網: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6/lirui005.htm,2006 年12 月17 日。
  4. 廖名春:《上博藏楚竹書〈恆先〉簡釋》,簡帛研究網: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liaominchun01.htm,2004 年4 月19 日。
  5. 陳麗桂:〈上博(三):〈恆先〉的義理與結構〉,簡帛研究網: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chenligui01.htm,2004 年12 月19 日。
  6. 王充(1993)。論衡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7. 王卡(1993)。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
  8. 王葆玹(1996)。玄學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9. 牟宗三(1997)。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0. 牟宗三(1999)。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1. 余敦康(2004)。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2. 周桂鈿(1996)。虛實之辨─王充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
  13. 徐復觀(1979)。增訂兩漢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曹鋒(2006)。上博楚簡思想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5. 許抗生(1992)。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6. 許抗生(1989)。魏晉玄學史。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7. 郭象(1987)。郭象注莊子。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18. 陳惠玲、連德榮、李綉玲(2005)。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 陳鼓應(2004)。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 曾春海(2002)。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1. 湯一介(1987)。郭象與魏晉玄學。台北:谷風出版社。
  22. 湯一介(1999)。郭象。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3. 湯用彤(1995)。魏晉玄學論稿。台北:里仁書局。
  24.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5. 楊家駱編(1974)。三國志‧魏書。台北: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6. 楊家駱編(1976)。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7. 葉淑茵(2007)。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28. 劉義慶、張萬起譯注、劉尚慈譯注(1998)。世說新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29. 樓宇烈(1992)。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30. 戴璉璋(2002)。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