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

并列篇名

Narrative,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A Way to Integrating Teaching, Helping and Research

DOI

10.7065/MRPC.201107.0075

作者

翁開誠(Kai-Cheng Wong)

关键词

敘說 ; 反映 ; 實踐 ; 知行合一 ; 人文心理學 ; 人文療癒 ; 儒家 ; Narrative ; Reflection ; Practice ;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k ; Humanistic Psychology ; Humanistic Healing ; Confucianism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38卷7期(2011 / 07 / 01)

页次

75 - 9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這十多年來,在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教學與課程的開發上,在自己與協助學生的研究摸索上,在諮商(詢)與心理治療的實務上,在探索知與行、知情意、真善美之分裂與統合上,都由分隔與分裂趨向統合。這統合之路落實的要點是:讓生命經驗,通過故事化,追求以美顯善,以美啟真;用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敘說、反映與實踐。我目前在理論上,是以儒家心學為我困知勉行中的「輔『仁』」心理學的核心,加上存在主義、傳(詮)釋學、人文心理學、批判心理學等的啟發,所匯聚而成。在教學與助人的實務上,是「在地」地,面對「不完美」的個人或群體,與其處境脈絡,通過敘說與實踐一體兩面地開展,協同彼此,掙扎著追求成己也成人之美的存在與智慧開顯。十多年來,我們一小群師生同好,逐漸困知勉行出一些成果;也體認出教學、助人與研究,本是一體。這一體之道,我個人歸結出六個暫時的共通原則:一、面對文獻,應該是「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二、面對自我,是「我,我說,我感,我是,故我在」;三、面對他者,是以正在追求我是之我去感通參贊「你,你說,你感,你是,故你在」;四、面對群體,是「你,你說;我,我說;他,他說;說出我們的共感、共是與共在」;五、面對變化,是追求辯證的、自由的、和諧化的、意境的歷程;六、面對研究發表,是尋找適切於自己有意味的形式表達出來,與人分享與溝通。本文將針對這六個原則,分別做一些簡要的說明。

英文摘要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re has been a transition from disintegration and division to integ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course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y, in one's research and the assistance to the students' explor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in the exploration with regards to the div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knowledge, sentiment and meaning,”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The main point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integration is to manifest beauty by goodness and inspire truth by beauty through turning the life experience into a story, which is, in other words, narration,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Now, in theory, I take the doctrine of mind in Confucianism as the center of my psychology of ”increasing benevolence,” complete with the inspiration from existentialism, hermeneutics, humanist psychology and critical psychology.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helping people is ”locally” confronting the ”imperfect” individuals or groups along with their contexts, beginning through both narrative and practice, coordinating with one another, struggling for existential and intelligent manifestation which accomplishes both oneself and other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we have gradually achieved some results as a bunch of kindred-spirited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understood how teaching, helping and research should have been integrated. As for the way to integrate, I personally induce six tentative common principles: first, in face of the texts, it should be ”gentlemen make friends through literature, and through friendship increase their benevolence;” second, in face of oneself, it should be ”I, I speak, I feel, I think, therefore I am;” third, in face of others, it's to correspond and counsel ”you, you speak, you feel, you think, therefore you are” through the ”I” in pursuit of ”I think;” fourth, in face of the group, it's ”you, you speak; I, I speak; he, he speaks; speaking out how we feel, we think and we are;” fifth, in face of changes, it's to pursue the dialectical, free, harmonized and conceptive progress; sixth, in face of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it's to find a form appropriate of oneself and convey it expressively to share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his paper is to make a brief account about these six principl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翁開誠(2004)。當Carl Rogers遇上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應用心理研究,23,157-200。
    連結:
  2. 翁開誠(2006)。若絕若續之「輔『仁』」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31,161-193。
    連結:
  3.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連結:
  4. 《論語》
  5. Bruner, J.(1986).Actual Mind, Possible World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6. Erikson, E.(1962).Young Man Luther.NY:Norton.
  7. Erikson, E.、康綠島譯(1989)。青年路德。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8. Fromm, E.、孟祥森譯(1969)。愛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
  9. Maslow, A. H.(1966).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South Bend, Indiana:Gateway.
  10. Maslow, A. H.(1968).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NY:Van Nostrand.
  11. Maslow, A.、林方譯(1988)。科學心理學。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12. Maslow, A.、劉千美譯(1988)。自我實現與人格成熟。臺北:光啟出版社。
  13. Palmer, R. E.、嚴平譯(1995)。詮釋學。臺北:桂冠。
  14. Polanyi, M.(1958).Personal knowledg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 Polanyi, M.,Prosch H.(1975).Meaning.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6. Rogers, C. R.(1985).Toward A More Human Science of the Person.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5(4),7-24.
  17. Schön, D. A.(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NY:Basic Books.
  18. Schön, D. A.、夏林清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臺北:遠流。
  19. 孔守謙(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20. 方東美(1978)。科學哲學與人生。臺北:黎明。
  21. 方東美(1980)。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明。
  22. 王惠宜(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
  23. 王陽明(1997)。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臺北:黎明文化。
  24. 王甄蘋(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25. 王曉薇(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26. 王臨風(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27. 成中英(1986)。知識與價值。臺北:聯經。
  28. 朱中正(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29. 朱光潛(1973)。談美。臺北:開明書局。
  30.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
  31. 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臺北:學生書局。
  32. 吳宗展(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33. 吳健豪(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34. 李振弘(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35. 李澤厚(1996)。華夏美學。臺北:三民。
  36. 李澤厚(1996)。美的歷程。臺北:三民。
  37. 李澤厚(1996)。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
  38. 李澤厚(1996)。我的哲學提綱。臺北:三民。
  39. 李澤厚(1996)。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
  40. 杜維明(1992)。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
  41. 周志建(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42. 於慰慈(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
  43. 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
  44. 邱英芳(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45. 施志鴻(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46. 柯寶絢(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47. 洪國伊(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48.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49. 翁開誠(2000)。我對倫理、諮商與諮商教育之粗論。專業倫理與教學論文集—三,臺北:
  50. 翁開誠(1999)。由仁義禮智架構看諮商與心理治療。應用倫理研究通訊,99,28-32。
  51. 翁開誠, K. C.(1995).University of Minnesota.
  52. 翁開誠, K. C.(1995).Current findings about what causes empathy:A critical review.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290.
  53. 翁開誠, K. C.(1994).Narrative thinking and advanced empathy.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359-384.
  54. 莊秀慧(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55. 郭淑惠(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56. 陳美吟(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57. 黃淑惠(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58. 楊蕙如(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59. 溫錦真(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60. 詹昭旭(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61. 鄧明宇(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62. 賴誠斌(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63. 謝佩娟(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64. 魏慧珠(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筱婷、莊騏嘉、洪瑞斌(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2. 洪瑞斌(2013)。Pi 的奇幻旅程以及故事述說:自我敘說之旅程、方法及文本。應用心理研究,57,21-28。
  3. 劉淑慧、孫頌賢、夏允中、王智弘、劉淑慧、孫頌賢、夏允中、王智弘(2017)。主編的話─期待兩種心理學之中道發展。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8,1-3。
  4. 王東美(2018)。「場有」與「在場」-中醫身心轉化之機制-民間老中醫與Carl Rogers的對話。應用心理研究,69,121-156。
  5. 王行(2015)。儒與家:我在「四書」中體悟的療人之道。輔導季刊,51(1),11-18。
  6. 翁開誠(2014)。道在倫常日用之情中:從李澤厚的儒學「情本體」說起。哲學與文化,41(12),97-120。
  7. 熊曣(2018)。「自我敘說」研究的信與美~從一個論文指導者與助人工作者的觀點敘說。國教新知,65(1),103-124。
  8. 尤淑如(2016)。哲學諮商需要以何種倫理學的內涵為基礎?─以《善的脆弱性》一書為線索。哲學與文化,43(1),139-150。
  9. 張繼元、丁興祥(2014)。生命詩學:心理傳記與生命敘說的新開展。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2,1-24。
  10. 張繼元、丁興祥(2014)。自我敘說宛如生命詩學:以梁漱溟自我敘說的賦比興實踐歷程為例。哲學與文化,41(12),3-25。
  11. 張怡婷、洪瑞斌(2018)。自我敘說作為專業反思與發展之方法:一位設計師的奇幻探險旅程。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6,117-150。
  12. (2024)。從「民宿」到「心宿」:戲劇治療元素運用於脆弱家庭青少年之工作模式的歷程與意涵。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9,1-42。
  13. (2024)。儒家正念學之可能-以劉蕺山思想為文本。生死學研究,24,65-89。
  14. (2024)。我資優,但我也有障礙~一個雙重殊異女孩的故事。資優教育論壇,22(1),8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