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天台哲學的一心說

并列篇名

The Concept of "One Mind" in Tiantai-Philosophy

DOI

10.7065/MRPC.201112.0017

作者

劉貴傑(Kuei-Chieh Liu)

关键词

一心 ; 一心三觀 ; 一念三千 ; 色心雙具 ; 觀心 ; one mind ; three meditations of one mind ; the whole universe in one thought ; the complete inherence in both form and mind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38卷12期(2011 / 12 / 01)

页次

15 - 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天台哲學的一心說主要源於《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的命題,該論認為「一心」既有清靜無漏的性質,又具染污有漏的性質。天台諸師慧思(515-577)、智顗(538-597)、湛然(711-782)、知禮(960-1028)均承襲了《大乘起信論》的觀點,以開展他們的「一心」說。本文在真妄問題方面,描述四人的「一心」說均為真妄和合論。在色心問題方面,舖陳四人皆主張「心具」說,且知禮更倡「色具」說。在本體問題方面,說明四人均將「一心」視為宇宙萬法的最高本體。在修行問題方面,指出四人皆將「一心」用於禪觀實踐。有關「一心」的真妄、圓具、本體、觀修等問題,都是天台哲學的重要課題。上述諸師透過對這些課題的回應,從而建構了天台哲學的理論體系,而天台哲學的精華即在「一念三千」說與「色心雙具」論。

英文摘要

The main source of the concept of ”one mind” as taught in Tiantai philosophy is the ”Treatise o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ayana”. This scripture teaches the concept of ”the two gates of the one mind”: the ”one mind” comprises the two qualities of purity and impurity. The Tiantai-masters Huisi (515-577), Zhiyi (538-597), Zhanran (711-782), and Zhili (960-1028) all accept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this concept of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ayana”. Concerning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true/false, this paper explains that these four masters taught that true and false actually are united. As to the problem of form/mind, they all held that ”all dharmas are completely inherent to the mind,” but Zhili even further proposed a concept of the ”complete inherence to the dharmas.” With respect to ontological positions, the paper explains that the four masters considered the ”one mind” to be the highest essence of all dharmas. Concerning religious practice, they all took the ”one mind” as an object of meditation and practice. All of these problems are central issues of Tiantai philosophy. The Tiantai-masters constructed the system of Tiantai philosophy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The essence of Tiantai philosophy is the teaching of ”the whole universe in one thought” and ”the comlete inherence in both form and min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大正藏》第10冊。
  2. 湛然述,《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第33冊。
  3. 慧思撰,《隨自意三昧》,新纂《卍續藏》第55冊。
  4. 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冊。
  5. 湛然述,《維摩經疏記》,新纂《卍續藏》第18冊。
  6. 知禮述,《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正藏》第46冊。
  7.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大正藏》第9冊。
  8. 智顗撰,《維摩經玄疏》,《大正藏》第38冊。
  9. 知禮述,《 觀音玄義記》,《大正藏》第34冊。
  10. 村上專精,《佛教唯心論》,東京:創元社,1943。
  11. 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2. 方東美(1984)。中國大乘佛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3. 日比宣正(1975)。唐代天台學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14. 日比宣正(1966)。唐代天台學序說。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15. 玉城康四郎(1961)。心把捉の展開。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16. 田村芳朗、新田雅章(1982)。智顗。東京:大藏出版社。
  17. 石津照璽(1981)。天台實相論の研究。東京:創文社。
  18. 安藤俊雄(1975)。天台學論集。京都:平樂寺書店。
  19. 安藤俊雄(1959)。天台思想史。京都:法藏館。
  20. 朱封鰲、韋彥鐸(2001)。中華天台宗通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1. 池麗梅(2008)。唐代天台佛教復興運動研究序說。東京:大藏出版社。
  22. 吳汝鈞(1999)。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武覺超(1988)。天台教學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24. 俞學明(2006)。湛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5. 島地大等(1977)。天台教學史。東京:隆文館。
  26. 張曼濤編(1979)。天台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27. 陳英善(1997)。天台性具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8. 新田雅章(1981)。天台實相論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29. 新田雅章(1977)。天台哲學入門。東京:第三文明社。
  30. 福田堯穎(1975)。天台學概論。東京:文一出版社。
  31. 潘桂明、吳忠偉(2001)。中國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2. 賴永海(1993)。湛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3. 蘇榮焜譯(1998)。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臺北:慧炬出版社。
  34. 釋聖嚴(2006)。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35. 釋演培譯(1967)。天台性具思想論。新加坡:靈峰菩提學院。
  36. 釋慧岳(1995)。知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7. 釋慧嶽編(1974)。天臺教學史。臺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