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息與在:先秦儒家「祀」的人文療癒向度

并列篇名

Rest and Presence: The Humanistic Therapeutic Dimension of the Pre-Qin Confucians' Concept of "Worship"

DOI

10.7065/MRPC.201212.0063

作者

蘇嫈雰(Ying-Fen Su)

关键词

息 ; 在 ; 先秦儒家 ; 死 ; 祀 ; 人文療癒向度 ; rest ; presence ; Pre-Qin Confucians ; death ; worship ; humanistic therapeutic dimension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39卷12期(2012 / 12 / 01)

页次

63 - 7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人面對死亡之所以產生焦慮、痛苦,究其原由無非是因為狀態的不同,期待的落差才會造成人面臨死亡深淵刻骨銘心的苦痛。本文以送終者與臨終者作為探討對象,面對死亡必然性的到來,兩者對人文向度期待的差異作為探討議題,從而看到送終者期待臨終者的狀態是「息」與「在」,然而臨終者面對死亡卻是希望送終者理解的是「死」與「祀」,探討這兩者之間期待、認知、理解的差異,是造成彼此痛徹心扉、焦慮、痛苦、撕扯的主因。本文試圖探討送終者的「祀」與臨終者的「息」之間的交界是否因「在」的向度而開顯,使生死反向的軸線或許可以往向零的原點雙回歸到「在」死生兩相安的人文療癒向度,這是本文在結語中的期待,也希望此篇的探討能使人重新思考死亡的意涵並緩解生存的焦慮。

英文摘要

The anxiety and pains produced in one's confrontation with death is due to none other than the change of situation and the gap in expectation. This article is meant to inquire on the mourning and the dying, regard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expectation about the humanistic dimension in face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whereby we see that the mourning expect the dying to be ”at rest” and ”present,” while the dying, in face of death, wish the mourning to understand ”death” and ”worship,”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ectation,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are primarily the causes of pains, anxiety and rift. In this article, we wish to make people reconsider the meaning of death and relieve the anxiety of be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明王守仁、吳光編校、錢明編校、董平編校、姚延福編校(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梁啟雄約注、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3. 漢司馬遷、楊鍾賢譯注、郝志達譯注(1995)。史記註釋。臺北縣中和布:建宏書局。
  4.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楊家駱編(1991)。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5.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2)。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
  6. 王世紅(2007)。論家族祭祀對社會的凝聚作用。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68-72。
  7. 朱熹集註、林松譯注、劉俊田譯注、禹克坤譯注(1996)。四書。臺北:臺灣古籍。
  8. 朱駿聲(1966)。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書局。
  9. 江灝譯注、錢宗武譯注、周秉鈞審校(1993)。尚書。臺北:地球出版社。
  10. 李玲珠(2010)。阮籍、嵇康生死意識的底蘊與轉折。哲學與文化,37(6),41-59。
  11. 李祥政(2005)。論先秦儒家忠孝觀的繼承和發展。咸寧學院學報,25(4),77-79。
  12. 思高聖經學會譯釋(1995)。聖經。臺北:思高聖經學會。
  13. 唐啟翠(2010)。禮制文明與神話編碼─《禮記》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14. 孫希旦(1990)。禮記集解。臺灣:文史哲出版社。
  15.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1993)。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
  16. 傅佩榮解讀(1999)。論語。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
  1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1987)。漢語大字典。湖北:新華書店。
  18. 劉書惠(2011)。神话与仪式:先秦儒家祭祀礼的原始意蕴。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3),7-12。
  19. 劉曄原、鄭惠堅(1998)。中國古代祭祀。臺北:臺灣商務。
被引用次数
  1. 陳浩(2021)。對《禮記》鬼神的哲學解讀-兼論「在世超越」。哲學與文化,48(5),169-181。
  2. 蘇嫈雰(2014)。女性成家的自由與束縛:《顏氏家訓》母職問題澄清。哲學與文化,41(1),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