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王弼、郭象之性情論兼及其詮釋進路

并列篇名

On Wang Bi's and Guo Xiang's Theories of Nature and Feeling along with Their Approaches

作者

郭梨華(Li-Hua Kuo)

关键词

王粥 ; 郭象 ; 性 ; 情 ; 詮釋 ; Wang Bi ; Guo Xiang ; Nature ; Feeling ; Interpretation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40卷12期(2013 / 12 / 01)

页次

37 - 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魏晉玄學家的注釋學中,以王弼注《老》及郭象注《莊》最為著名。兩位思想家皆以注釋方式,詮釋先秦道家著作,並進而開展自己的哲學思想。「性情」則是攸關自然與人文世界,非常重要的論題。因此,本文以此為題,論述王弼與郭象在性情論上的主張,並據此論其在詮釋的進路中,在貼合文本的注釋中,當周旋於文本與義理之間時,其詮釋進路的差別。這一差別可謂其詮釋之方法學的差異,王弼是以「無」為方法,展現其「全」的可能性以論性情,郭象則以「有」的方式展現其「自然」之性情觀。

英文摘要

Wang Bi's commentaries of ”Laozi” and Guo Xiang's annotations of ”Zhuangzi” were the most well-known among others in the Wei-Jin Dynasties. They both annotated the pre-Qin Taoists works before developing their own philosophies. As ”nature and feeling” is a vital issue concerning both the physical and the human world, this article would address Wang's and Guo's opinions on the theories of nature and feeling and accordingly remark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approaches. Their differences lie in their methodologies. Wang show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Whole (quan, 全)” to discuss nature and feeling by means of ”nihil (wu, 無),” while Guo showed the view of ”being itself (zi ran, 自然)” on nature and feeling by means of ”existence (you, 有).”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吳冠宏(2008)。王弼思想之歷程性的探尋:從聖人無情到聖人有情之轉變的考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5(1),145-174。
    連結:
  2. 劉笑敢(2005)。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287-319。
    連結:
  3. 盧桂珍(2006)。王弼、郭象性情論研考。臺大中文學報,25,95-133。
    連結:
  4.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2011)。莊子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5. 晉陳壽、宋裴松之注(1997)。前四史: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6. 王今一(2012)。道性與氣性─王弼的人性二元論。社科縱橫,27(11),92-96。
  7. 王葆玹(1987)。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
  8. 王曉毅(2003)。郭象聖人論與心性哲學。哲學研究,2003(2)
  9. 何善蒙(2007)。魏晉情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10. 林麗真(1988)。王弼。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1. 荊門市博物館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12. 國家文物古文獻研究室編(1980)。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13. 莊耀郎(2002)。郭象玄學。臺北:里仁書局。
  14. 斯特凡.柯里尼編、安貝托.艾柯、王宇根譯(2005)。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三聯書店。
  15. 湯一介(2000)。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6. 湯一介(1987)。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谷風出版社。
  17. 湯一介(1998)。論郭象《莊子注》的方法。中國文化研究,1998(春之卷)
  18. 劉思禾(2011)。郭象之學的內部批判─以多元有機論的辨析為中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2),78-84。
  19. 暴慶剛(2011)。郭象的性分論及其理論弔詭。人文雜誌,2011(1),78-84。
  20. 樓宇烈校釋(1999)。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21. 簡光明(2012)。當代學者以「寄言出意」為郭象注《莊》方法的檢討。諸子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