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灣新士林哲學界對知識理論的闡述:繼承與轉化

并列篇名

The Explication of Epistemology by the Scholars of Taiwan Neo‐scholasticism: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作者

尤煌傑(Huang Chieh Yu)

关键词

多瑪斯 ; 康德 ; 馬雷夏 ; 超驗多瑪斯主義 ; 知識論 ; 形上學 ; 存在判斷 ; 形上批判 ; 超驗批判 ; Thomas Aquinas ; Immanuel Kant ; Joseph Marechal ; Transcendental Thomism ; Epistemology ; Metaphysics ; Existential judgment ; Metaphysical Critique ; Transcendental Critique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42卷7期(2015 / 07 / 01)

页次

37 - 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共分五小節:第一小節前言,簡述士林哲學對於知識論的基本立場與主張。第二小節簡介幾位在臺灣哲學界的前輩士林哲學領域學者,有關知識理論的論著,包含柴熙、羅光、趙雅博、孫振青、張振東、王臣瑞、關永中、袁廷棟。第三小節士林哲學之於形上學的態度,傳統士林哲學的知識論肯定認識的結論可以肯定客觀實體的存在,當代超驗多瑪斯主義則結合康德哲學的超驗方法肯定形上學的基礎。第四節,士林哲學知識論內在的繼承與轉化以及在臺灣發展的繼承與轉化,一方面說明西洋士林哲學知識理論由傳統士林哲學的理論,因著結合康德哲學的超驗方法而有了理論上的繼承與轉化;另一方面在臺灣的士林哲學界,在知識論領域的研究學者們也在世代傳承中有其在地化的繼承與轉化。第五節結論。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proceeds along fi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summarizes the basic positions and claims of scholasticism on epistemology; the second section introduces the writings by the senior scholars of Taiwan scholasticism, including Chai Hsi, Lo Kuang, Chao Ya-po, Sun Chen-ching, Chang Chen-tung, Wang Chen-rei, Kuan Yung-chung and Yuan Ting-tung. The third section states the attitudes of scholasticism toward metaphysics as the epistemology of traditional scholasticism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objective entities and contemporary transcendental Thomis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nscendental methodology of Kantian philosophy, approves the foundation of metaphysics. The fourth section addresses the internal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scholastic epistemology as well as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in Taiwan. On the one hand, we explain how western scholastic epistemology is inherited and transformed due to its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nscendental methodology of Kantian philosophy; on the other hand, we discuss how the scholars of scholastic epistemology in Taiwan are locally inherited and transformed. The fifth section is our conclus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尤煌傑(2004)。以意識分析的形式來詮釋多瑪斯的知識理論:綜論汪斯坦博根《知識論》中「分析或描寫的知識論」。哲學與文化,31(3)
    連結:
  2. 尤煌傑(2005)。知識與智慧的融貫:營造輔仁學派知識體系的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2(1)
    連結:
  3. 吳瑞珠(2008)。多瑪斯論「記憶」─心智金庫的寶藏。哲學與文化,35(4)
    連結:
  4. 李政達(2004)。士林哲學感性認識論。哲學與文化,31(7)
    連結:
  5. 沈清松(2014)。論形上學的起點:超驗多瑪斯主義與中國哲學。哲學與文化,41(9)
    連結:
  6. 沈清松(2005)。從「方法」到「路」─項退結與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哲學與文化,32(9)
    連結:
  7. 陳文祥(2014)。馬雷夏與郎尼根對超驗觀念的承繼與轉化。哲學與文化,41(9)
    連結:
  8. 黃鼎元(2014)。論拉內匿名基督徒與基督新教的共同基礎。哲學與文化,41(9)
    連結:
  9. 黃錦文(2014)。郎尼根的認知理論與依納爵式意識省察。哲學與文化,41(9)
    連結:
  10. 鄔昆如(2004)。「知即德」在西洋傳統知識論的前因後果。哲學與文化,31(7)
    連結:
  11. 蔡偉鼎(2014)。論拉內神學思想中的海德格因素:一種思想接受史的研究。哲學與文化,41(9)
    連結:
  12. 王臣瑞(2000)。知識論.心靈與存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3. 李政達(2006)。基本知識論。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14. 李貴良譯、汪斯丹博根(1967)。知識與方法之批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孫振青(1994)。知識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6. 柴熙(2002)。認識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袁廷棟(1981)。理性認識的特質。哲學與文化,8(8)
  18. 袁廷棟(1982)。抽象說之重估。哲學與文化,9(2)
  19. 袁廷棟(1985)。新士林哲學對客觀認識的解釋。哲學與文化,12(7)
  20. 袁廷棟(1979)。認識作用的本質。哲學論集,12
  21. 袁廷棟、劉仲容(2002)。知識論手記。空大人文學報,11
  22. 張振東(1984)。士林哲學的基本概念(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3. 張振東(1983)。中西知識學比較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24. 趙雅博(1992)。知識論。臺北:幼獅文化。
  25. 趙雅博(1975)。多瑪斯的知識論簡介。多瑪斯論文集,臺北:
  26. 羅光(1996)。羅光全書﹒冊廿﹒士林哲學-理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7. 關永中(2000)。知識論(二)─近世思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8. 關永中(2000)。知識論(一)─古典思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陳文祥(2016)。士林哲學實在知識論的核心論題:以《哲學與文化》為起點。哲學與文化,43(1),73-88。
  2. 毛朝暉(2022)。荀子人性論的義理結構與「善」的起源。哲學與文化,49(4),125-138。
  3. 尤煌傑(2016)。早期臺灣新土林哲學家的哲學著作巡禮。哲學與文化,43(1),5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