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朱子理學的易理傳承與體用論的形成

并列篇名

O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Yi Doctrin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ody-Function Theory in Zhu Xi's Neo-Confucianism

作者

陳振崑(Jen-Kuen CHEN)

关键词

朱子理學 ; 朱子易學 ; 伊川易學 ; 王弼易學 ; 體用論 ; 合內外之理 ; 理一分殊 ; Investigating Things ; Attaining Knowledge ; Investigating Principles ; Wang Bi's Doctrine of Yi ; Cheng Yi-chuan's Doctrine of Yi ; Zhu Xi's Doctrine of Yi ; The Body-Function Theory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44卷3期(2017 / 03 / 01)

页次

95 - 10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朱子秉承程伊川兼顧「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學術理路,著作〈格物致知補傳〉把《大學》「格物」、「致知」與《易傳》的「窮理」緊密地連結起來,成就了一個創新的儒學治學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目標嘗試釐清朱子理學的易學傳承,特別是朱子易學、伊川易學與王弼易學之間有何理論性的關聯?朱子理學體用論的理論基本架構如何形成?並如何開展出「合內外之理」與「理一分殊」的基本觀念?

英文摘要

Inheriting the academic orientation of Cheng Yi-chuan-"selfcultivation requires seriousness;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depends on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Zhu Xi combined "investigating things" and "attaining knowledge" from The Great Learning and "investigating principles" from The Book of Yi (Change) into his Supplementary Commentaries on Investigating Things and Attaining Knowledge, creat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Confucianism. This article is primarily meant to study Zhu's "investigating things," "attaining knowledge" and "investigating principles" along with his inheritance of the doctrine of yi, especially the theoretical links between Zhu's doctrine of yi, Cheng's doctrine of yi and Wang Bi's doctrine of yi. Moreover, we try to explore how Zhu's academic approach of "self-cultivation requiring seriousness and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depending on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 was founded on the body-function theory from the doctrine of y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張忠宏(2015)。論朱熹對程頤易學的批評。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49
    連結:
  2. 楊祖漢(2011)。程伊川、朱子「真知」說新詮—從康德道德哲學的觀點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8(2)
    連結:
  3. 劉原池(2015)。朱熹對程頤易學思想之開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9(2)
    連結:
  4. 宋朱熹(2005)。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5. 宋朱熹(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6. 宋朱熹(2010)。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宋朱熹(200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8. 宋張載(1983)。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9. 宋程顥、宋程頤(1983)。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10. 明黃宗羲(1987)。宋元學案。臺北:國立編譯館。
  11. 魏王弼、樓宇烈校釋(1980)。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12. 史少博(2006)。朱子易學與理學關係探賾。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3. 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14. 朱漢民(2012)。玄學與理學的學術理路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15. 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16. 吾妻重二(2015)。朱子學的知識體系及其在東亞的普遍意義。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2015(1)
  17. 吾妻重二(2014)。朱子學—巨大的知識體系。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訊,9(3)
  18. 林維杰(2008)。朱熹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9. 林麗貞(1977)。王弼及其易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20. 金春峰(1998)。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1. 胡自逢(1995)。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2. 唐君毅(2014)。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3. 唐君毅(2014)。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4. 唐君毅(2014)。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5. 島田虔次(1967)。朱子学と陽明学。東京:岩波書店。
  26. 高懷民(2007)。宋元明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7. 張子立(2014)。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試析現代新儒學之內在發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8. 張立文(2001)。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9. 郭梨華(1995)。王弼之自然與名教。臺北:文津出版社。
  30. 陳來(2000)。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1. 勞思光(2003)。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32. 曾春海(2001)。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
  33. 湯用彤(2001)。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蒙培元(2010)。朱子哲學十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5. 劉笑敢編(2008)。中國哲學與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6. 樂愛國(2010)。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長沙:岳麓書院。
  37. 錢穆(1971)。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
  38. 鍾彩鈞編(1993)。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39. 顏國明(2006)。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
  40. 藤井倫明(2009)。朱子倫理學說的道德成立之結構—以「理〉之展現為探討中心。中國與文化世界:中國文化宣言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41. 鐘鳴旦(1991)。「格物窮理」:十七世紀西方耶穌會與中國學者間的討論。哲學與文化,18(7)
被引用次数
  1. 陳振崑(2019)。義務論與德行倫理學對比分析下的朱子心統性情說。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7(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