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性體:從自由意志到絕對精神--兼及其當代實踐效應

并列篇名

The Essence as Creative Reality (XingTi): from the Good-will to the Absolute-Spirit

作者

周恩榮(Enrong ZHOU)

关键词

牟宗三 ; 性體 ; 自由意志 ; 絕對精神 ; MouZongsan ; Essence as Creative Reality (XingTi) ; Goodwill ; Absolute-Spirit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44卷7期(2017 / 07 / 01)

页次

125 - 13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牟宗三先生一生致力於中國哲學現代化的事業,力圖通過「詮釋」賦予中國哲學中的基本概念以現代哲學的內涵,使其以格言的形式表達的原創性智慧,變成系統的、有體系的清晰思想,為其能創造性地完成新的歷史使命奠定基礎。其中,對「心」、「性」、「仁」等概念的創造性詮釋,以「智的直覺為契機」,經歷了從自由意志到絕對精神的發展。這反映了康德和黑格爾的思想在牟宗三先生哲學中的影響,同時亦為牟先生哲學思想的當代實踐效應、尤其是其「自我坎陷說」奠定了基礎。

英文摘要

MouZongsan had committed himself to the enterpris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with attempting to endow the fundamental categories of Chinese philosophy with modern meanings by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forming the primitive wisdom expressed in proverb to the clear, systemic thoughts, so that can found the base of the fulfilment of its new destiny creatively. The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of such concepts as Xin(Mind), Xing(Essence), and Ren(Humanity), has developed from he Good-will to the Absolute-spirit, which reflect the Kantian and Hegelian influence on MouZongsan's philosoph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費希特,Wissenschaftslehre nova Methodo, S. 31
  2. Kant, Immanuel,Gregor, Mary(trans.)(1996).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牟宗三(2003)。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 牟宗三(2005)。生命的學問.論黑格爾的辯證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 牟宗三(1999)。心體與性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牟宗三(2003)。圓善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7. 吳光(2003)。當代新儒學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周恩榮(2014)。牟宗三「坎陷開出民主論」的再檢討。孔子研究,2014(5),62-70。
  9. 周恩榮(2014)。良知坎陷,如何可能?—牟宗三「良知坎陷說」平議。哲學評論,14,87-102。
  10. 倪梁康(2002)。「智性直觀」在東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運(1)。社會科學戰線,2002(1),47-48。
  11. 倪梁康(2004)。Transzendental:含義與中譯。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3),72-77。
  12. 倪梁康(2001)。康德「智性直觀」概念的基本含義。哲學研究,10,49-54。
  13. 倪梁康(2002)。「智性直觀」在東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運(1)。社會科學戰線,2002(1),43。
  14. 賀照田編(2004)。顛躓的行走:二十世紀中國的知識和知識份子。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5. 黑格爾(1979)。精神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16. 黑格爾、賀麟譯(1980)。小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
  17. 黑格爾、薛華譯(2002)。哲學科學全書綱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8. 楊雲飛(2013)。道德形而上學奠基。北京:人民出版社。
  19. 葉秀山(2003)。哲學作為創造性的智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 劉永富(2002)。黑格爾哲學解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1. 鄭家棟(1992)。本體與方法。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22. 鄧曉芒(1998)。思辨的張力—黑格爾辯證的新探。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3. 鄧曉芒(2006)。康德哲學諸問題。北京:三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