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天人之際》與〈說儒〉:一個現代學術史的考察

并列篇名

Between the Heaven and the Human and Shuo Ru: An Investigation in Modern Academic History

作者

尤小立(Xiao-li YOU)

关键词

胡適 ; 余英時 ; 巫傳統 ; 人文起源 ; 軸心突破 ; Hu Shih ; Yu Ying-shih ; Wu-shaman Tradition ; Humanistic Origin ; Axial Breakthrough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44卷12期(2017 / 12 / 01)

页次

143 - 1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余英時先生《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是採用比較文化史的方法探討中華文化、中國思想起源的一部力作。此著除了受雅斯貝爾斯、帕森斯和韋伯的影響以外,就方法、視角和具體內容看,亦頗受胡適之〈說儒〉的啟發。從某種程度上言,它是接著〈說儒〉講的接續之作。當然,要理解二者之間的關聯或者說學術接力,需要重新認識〈說儒〉在學術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特別是同情的理解胡適在民族危機下的現實關懷和文化訴求。

英文摘要

Yu Ying-shih's Between the Heaven and the Human-An Exploration into Origin of the Chinese Mind in Classical Antiquity is an important book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thought. In addi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Karl Jaspers, Talcott Parsons and Max Weber, the book, mainly the methods and contents, is influenced by Hu Shih's Shuo Ru (說儒), and is in a sense a continuation of the Shuo Ru. Of course,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or the inheritance between them, it is necessary to re-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Shuo Ru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and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especially to understand Hu Shih's realistic solicitudes and cultural appeal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national crisi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李季,《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批判》,上海:神州國光社,1932。
  2. 葛兆光,〈到「內在超越」之路〉,《東方早報.書評週刊》,2014-03-16,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3/16/1130142.shtml。
  3. 胡鑒民,〈胡適之的「儒」論的旁證〉,《中央日報》,1934-11-28,第3 張第4 版。
  4. (2007)。顧頡剛日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 胡適,〈說儒〉,《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1934): 233-284。
  6. 馮友蘭,〈原儒墨〉,《清華學報》10.2(1935.4): 280-310。
  7. 錢穆,〈駁胡適之說儒〉,《學思》1.1(1942.1): 10-15。
  8. 余英時,〈余英時談治學經歷〉,上海:《東方早報.書評週刊》,2014-06-29,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4-06/29/content_902506.htm。
  9. 葉青,《胡適批判》上下冊,上海:辛墾書店,1933。
  10. 尤小立(2008)。啟蒙訴求與中國學術現代性範式的建構—以胡適對中國傳統學術譜系的認知和梳理為例。天津社會科學,2008(5),137-141。
  11. 尤小立(201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專門史專業。
  12. 尤小立(2015)。從國際視野看胡適與傅斯年對日策略的異同。江蘇社會科學,2015(4),234-242。
  13. 尤小立(2016)。期待與失望:胡適與國民黨政府對日政策分歧的再考察。福建論壇,2016(7),150-158。
  14. 何廣棪(2015)。讀錢賓四先生〈駁胡適之說儒〉劄記。新亞學報,32,187-207。
  15. 余英時(2004)。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6. 余英時(2014)。余英時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7. 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8. 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北京:中華書局。
  19. 李懷宇(2014)。內向超越的最高境界是「人」和「道」合一:余英時談新著《論天人之際》。思想,25,303-324。
  20. 狄百瑞、黃水嬰譯(2009)。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1. 胡慶鈞(1985)。涼山彝族奴隸制社會形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2. 胡適(2003)。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3. 胡適(2003)。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4. 胡適(2003)。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5. 胡適(2003)。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6. 馬連良(1983)。雲南彝族禮俗研究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7. 陳文采(2007)。「老子年代」問題在民初(1919-1936)論辯過程的分析研究。臺南科大學報(人文管理),26,1-22。
  28. 陳弱水編(2012)。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9. 湯志鈞編(1977)。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
  30. 馮友蘭(2001)。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31. 馮友蘭(1961)。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32. 楊向奎(1992)。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
  33. 趙潤海(1994)。胡適與《老子》的年代問題—一段學術史的考察。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
  34. 劉師培(1997)。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5. 劉師培(1997)。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6. 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1998)。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7. 羅根澤編(1982)。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