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荀子人性論以「道德之極」為「禮」之意義

并列篇名

On "Rite" as the "Supreme Morality" in Xunzi’s Doctrine of Human Nature

作者

黃秋韻(Chiu-yun HUANG)

关键词

荀子 ; 人性論 ; 禮 ; 性 ; 化性起偽 ; Xunzi ; Doctrine of Human Nature ; Rite ; Nature ;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45卷11期(2018 / 11 / 01)

页次

137 - 1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傳統心性論的特色是其理論可貫穿「心」、「性」、「情」三者,使道德動機與實踐歷程兩者合一,使心性之學有一致性的論述,同時,亦根據此而批評荀子之「性」欠缺道德實踐動機。然而,此種心性論型態之形上觀點的合理性亦受到學者質疑,認為它無法正面處理物質性欲求的情感。因此,本文認為在物質欲望、物質性的科技文明全面籠絡吾人生活之際,荀子的論述縱然較為疏漏,但其自然之性以及提升「禮」為「道德之極」的說法可重新加以檢視,反思此「中間一段」的「道德」是否確有其社會功能;同時,反思荀子學說之設定並了解其理論定位,可避免層次混淆的比較與批評。

英文摘要

The traditional doctrine of mind-na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application to "mind," "nature" and "feelings," uniting the moral motivation with the practical process while making the statements on mind-nature coherent; also, from this perspective, Xunzi's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lacks the motivation for moral practice. However, the rationality of such a doctrine of mind-nature as a metaphysical perspective is also questioned by many scholars, as they think it is unable to address the feelings for material desires. Therefore, it is believed in this article that, while material desires and materialistic civilization of technology appeal to us, we can re-examine Xunzi's statements about the essence of nature and how to upgrade "rite" to the "supreme morality" and contemplate whether such "morality" has any social function. Meanwhile, we should reflect on the settings of Xunzi's doctrine and understand its theoretical position in order to avoid confusing the differentiated levels of comparisons and criticism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馮耀明(1996)。本質主義與儒家傳統。鵝湖學誌,16
    連結:
  2. 黃信二(2008)。論儒家之「禮」從「樂中禮」向「法中禮」轉變之意義。哲學與文化月刊,35(10)
    連結:
  3. 黃信二(2011)。論孟子命觀之哲學基礎。哲學與文化月刊,38(11)
    連結:
  4. (1996)。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5. Kurt, Gödel(1995).Collected Works: Unpublished Essays & Lectur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田富美(2016)。化性起偽與變化氣質─清儒論荀子心性論之商榷。邯鄲學院學報,26(3)
  7. 朱熹(2003)。點校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8. 牟宗三(2003)。心體與性體。臺北:聯經出版社。
  9. 牟宗三(2006)。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0. 牟宗三(1990)。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1. 余亞斐(2017)。道不同,何以相謀─荀學的歷史使命及其批判。淮南師范學院學報,3
  12. 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3. 余英時(1991)。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
  14. 李明輝(1990)。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5. 李滌生(1988)。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6. 東方朔(2012)。心知與心慮─兼論茍子的道德主體與人的概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7
  17. 林啟屏(2007)。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8. 林啟屏(2006)。孟荀心性論與儒學意識。文史哲,296
  19. 唐君毅(1991)。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 唐君毅(1989)。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1. 徐復觀(200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張亨(1997)。荀子的禮法思想試論。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
  23. 陳大齊(1971)。荀子學說。臺北:華岡出版部。
  24. 陳德和(2006)。孟荀性情說的共法與不共法。當代中國哲學學報,4
  25. 勞思光(2005)。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26. 黃秋韻(2008)。從形上觀點析論孟荀人性論之不對等關係。育達學院學報,17
  27.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