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荀子人性論的義理結構與「善」的起源

并列篇名

The Structure of Xunz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Origin of "Good"

作者

毛朝暉(Zhaohui MAO)

关键词

荀子 ; 善 ; 起源 ; 人性論 ; 義理結構 ; Xunzi ; Good ; Origin ; Human Nature ; Structure

期刊名称

哲學與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49卷4期(2022 / 04 / 01)

页次

125 - 1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荀子的「性惡」論需要面對一個悖論:人類若無善因,「善」如何可偽呢?這個悖論涉及到荀子「性惡」論中「善」的起源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學界提出了「心善」、「性善」、「偽善」(人為善)三種解釋方案,分別對應於荀子人性論的三種解讀:「性惡」論、「性善」論、「性樸」論。本文基於荀子人性論基本範疇和義理結構的分析,認為「性惡」、「性善」、「性樸」三種概括都與荀子人性論的義理結構不符,「心善」、「性善」、「偽善」三種解釋方案也都無法單獨解釋「善」的起源。「善」從積極的一面來說是源於先驗的德性,從消極的一面來說是源於才性的後天強化。欲性解釋了「善」為何必要,才性與德性解釋了「善」如何可能。

英文摘要

Xunzi's theory of evil human nature has to face such a paradox: now that man has no inner good factor, how is human-effort good possible? This paradox relates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origin of good in Xunzi. Scholars have offered three major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The solutions are: 1. good heart-mind theory; 2. good human nature theory; 3. good human-effort theory. There are five major concepts included in these solutions: human nature, emotion, desire, heart-mind, talent.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Xunz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s a two-layer and three- dimension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mentioned five major concep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ll the three solutions fail to explain the origin of good in Xunzi, except that we have a comprehensive hold of the structure of Xunz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尤煌傑(2015)。臺灣新士林哲學界對知識理論的闡述:繼承與轉化。哲學與文化,42(7),37-54。
    連結:
  2. Graham, A. C.(1989).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La Salle:Open Court.
  3. Wong, David(2000).Xunzi on Moral Motivation.Virtue, Nature, 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Indianapolis:
  4. Yu, Jiyuan(2007).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Mirrors of Virtue.London:Routledge.
  5. 方旭東(2007)。可以而不能——荀子論為善過程中的意志自由問題。哲學與文化,39(12),55-68。
  6. 毛朝暉(2018)。荀子的廣義功利主義倫理學及其知識論基礎。道德與文明,2018(2),30-36。
  7. 王楷(2011).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 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9. 牟宗三(2003).名家與荀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0. 牟宗三(2003).心體與性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 余開亮,〈「性樸」與「性惡」:荀子論人性的雙重維度〉,《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 年 9 月 16 日,A06 版。
  12. 李晨陽(2007)。荀子哲學中「善」之起源一解。中國哲學史,2007(4),83-89。
  13. 周熾成(2009).荀韓人性論與社會歷史哲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14.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5. 徐復觀(2001).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6. 梁濤(2015)。荀子人性論辨正——論荀子的性惡、心善說。哲學研究,2015(5),71-80。
  17. 陳大齊(1989).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8. 傅佩榮(1985)。人性向善論——對古典儒家的一種理解。哲學與文化,12(6),25-30。
  1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47。
  20. 馮耀明(2005)。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 23 字衍之糾繆。臺灣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4,169-230。
  21. 黃雁鴻(2008)。才性論與魏晉思潮。中國文化研究,2008(1),75-82。
  22. 路德斌(2010).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
  23. 廖名春(2013).荀子新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4. 劉又銘(2001)。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5. 鄭吉雄(編)(2009).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