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公共媒體如何問責:以台灣的公廣集團為例

并列篇名

Public Television and Accountability: A Case Study of 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

DOI

10.30386/MCR.200807_(96).0005

作者

翁秀琪(Shieu-Chi Weng)

关键词

問責 ; 公共領域 ; 媒體問責理論 ; accountability ; public sphere ; media accountability theory

期刊名称

新聞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96期(2008 / 07 / 01)

页次

187 - 21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問責概念為經,公共領域概念為緯,二者互為肌裡探討台灣公廣集團作為台灣重要公共領域論壇機制,該如何問責的問題。限於篇幅,僅以公視基金會第四屆董監事會提審過程為例分析,並具體建議未來公視法第十三條應列入修法優先考量。未來更應以問責體系為藍本,逐一檢視分析公廣集團作為,並以分析結果調整媒體問責理論架構。

英文摘要

Taking the nomination process of the 4(superscript th) board member of Taiwan's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s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 with the concept of accountability and public sphere. This article also made suggestions to the revision of Article 13 of Taiwan's Public Television Law.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和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台灣社會學,9,119-163。
    連結:
  2. 施能傑(2004)。公共服務倫理的理論架構與規範作法。政治科學論叢,20,103-140。
    連結:
  3. Bardoel, J.,D''Haenens, L(2004).Media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New conceptualizations and practices.Communications,29,5-25.
  4. Brummer, J.(1991).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Westport, CN:Greenwood Press.
  5. Garnham, N.(1990).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London:Sage.
  6. Hodges, L. W.,D. Elliot (Ed.)(1986).Resposible Journalism.Beverly Hills, CA:Sage.
  7. Lee Plaisance, P.(2000).The Concept of Media Accountability Reconsidered.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15(4),257-268.
  8. McQuail(1997).Accountability of Media to Society: Principles and Means.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2(4),511-529.
  9. McQuail,D. McQuail,P. Golding,E. de Bens (Eds.)(2005).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An EJC Anthology.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10. 吳介民、李丁讚主編(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11. 李丁讚主編(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12. 李丁讚主編(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13. 林麗雲(2001)。公共領域與公共媒體-英國政經學者的反思及意涵。當代,164,68-87。
  14.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
  15. 翁秀琪(2006)。台灣公共電視的經驗分享。香港《傳媒透視》,六月號,12-13。
  16. 陳弱水、李丁讚主編(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17. 馮建三、石世豪、郭力昕(2002)。政治大學公共政策論壇-全球化與台灣。台北市木柵:
  18. 黃光國(1996)。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
  19. 管中祥、羅世宏(2007)。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20. 錢永祥、李丁讚主編(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21. 中央社
被引用次数
  1. 胡元輝(2016)。民有之外,還要民治!:公共服務媒體建置公眾諮詢組織之探討。傳播研究與實踐,6(2),285-311。
  2. 許傳陽(2013)。電視新聞與媒介公民權之分析─以台視與民視地方新聞為例。人文與社會,3(2),41-62。
  3. 黃瓊儀、陳彥龍、張[艹嘉]予、秦琍琍(2010)。組織認定、企業論述、與組織文化的變革:從語藝觀點檢視公廣集團的整併過程。新聞學研究,104,67-111。
  4. 劉幼琍(2011)。由BBC與NHK看台灣公共電視在數位時代的角色與經營。廣播與電視,33,23-61。
  5. 劉幼琍(2012)。自律與公評人:台灣衛星電視新聞頻道問責制度之探討。中華傳播學刊,22,133-167。
  6. 劉幼琍、谷玲玲(2011)。我國公共電視體制的現況與未來。廣播與電視,32,109-139。
  7. 翁秀琪(2011)。從新聞傳播學角度看「釋字第689號解釋:王○博先生就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9條第2款有違憲疑義聲請解釋案」。法令月刊,62(12),122-141。
  8. (2009)。公共傳媒的政治規劃、經濟安排與社會監督。月旦法學雜誌,17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