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本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以個人電腦雜誌早期發展為考察對象

并列篇名

A 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on the Content of Early PC Magazines in Taiwan

DOI

10.30386/MCR.200810_(97).0003

作者

李明哲(Ming-Che Lee)

关键词

微處理器 ; 個人電腦 ; 個人電腦產業 ; 個人電腦雜誌 ; 政治經濟學 ; 文本 ; micro processor ; personal computer PC ; PC industry ; PC magazine ; political economy ; content

期刊名称

新聞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97期(2008 / 10 / 01)

页次

83 - 1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70年代末期微處理器開始被引入台灣,以微處理器為報導核心的資訊類雜誌也相繼出現。微處理器雜誌不但是個人電腦雜誌的先驅,也讓日後的個人電腦雜誌開始累積個人電腦文本結構與內容編組的經驗。本文試從政治經濟學取徑,來探討微處理器之科技特色、台灣資訊產業發展,以及產業政策等面向,對微處理器雜誌文本形構的影響。微處理器雜誌在文本內容、形式和結構的發展,深刻帶領著日後電腦雜誌對個人電腦報導之想像及認知方向。

英文摘要

Soon after the micro processors were introduced to Taiwanese consumers in the late 1970s, info-tech magazines focusing on micro processors started to appear in the local book market one after another. These magazines then developed into the so-called PC magazines, and therefore had a strong impact on the content and format of PC magazines, as well as on the manufacture of new PC products. From a political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micro processor magazines in Taiwan flourished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processor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industry polic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李明哲、唐志宏(2002)。網路商業化與網路民主:資訊政治經濟學觀點下的討論。資訊社會研究,3,251-168。
    連結:
  2. 0與1科技研究室(1981)。我國半導體工業。0與1科技,5,92-93。
  3. 0與1科技研究室(1981)。國內微電腦學習機的市場與展望。0與1科技,2,65-67。
  4. Adorno, T.(1984).Aesthetic theory.London:Routledge & Kegan Pual.
  5. Alexander, J. C.(1987).Twenty lectures: Sociological theory since World War II.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 Campbell-Kelly, M.|Aspray, W.(1996).Computer: A history of the information machine.New York:Basic Books.
  7. Castells, M.(1996).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Oxford:Blackwell.
  8. Cherry, C.(1985).The age of acc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al revolution.London:Croom Helm.
  9. Foucault, M.(1972).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Paris:Editions Gallimard.
  10. Foucault, M.(1966).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Paris:Editions Gallimard.
  11. Gershuny, J.,R. Silverstone,E. Hirsch (Eds.)(1992).Consuming technologies.London:Routledge.
  12. Mackay, H.,N. Heap,R. Thomas,G. Einon,R. Mason,H. Mackay (Eds.)(1995).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London:SAGE.
  13. Mort, F.(1996).Cultures of consumption: Masculinities and social space in late twentieth-century Britain.London:Routledge.
  14. Moschella, D. C.(1998).Waves of power: The dynamics of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1964-2010.New York:McGraw-Hill.
  15. Mosco, V.(1996).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London:Sage.
  16. PC home(1996)。《電腦家庭》首創新電腦學習法,5,62-62。
  17. Young, J.(1998).Forbes greatest technology stories: Inspiring tales of the entrepreneurs and inventors who revolutionized modern busies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8. 尹燦等譯(1999)。電腦革命史。海口:海南出版社。
  19. 王守仁譯(1980)。微電腦市場狀況及未來應用領域。微電腦時代,11,8-15。
  20. 王百祿(1988)。高成長的魅力。台北:時報文化。
  21. 王柯平譯(1998)。美學原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2. 余寧平譯(2001)。消費文化-20世紀後期英國男性氣質和社會空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3. 李宏麟(1996)。想學電腦,先買台電腦。PC home,1,12。
  24. 李明峰(1982)。自動化對社會的影響。資訊與電腦,22,31-33。
  25. 李國鼎(1980)。發展資訊工業的重要性。資訊與電腦,1,3-5。
  26. 李進賢(1982)。該是推廣資訊普及教育的時候了。資訊與電腦,22,50-52。
  27. 周正賢(1996)。施振榮的電腦傳奇。台北:聯經。
  28. 林同聖譯(1980)。微處理機之剖析。資訊與電腦,3,31-33。
  29. 林志明譯(2005)。古典時代瘋狂史。上海:三聯書店。
  30. 林錫銘(1980)。賀詞。微電腦時代,13,7-8。
  31. 邰中和(1980)。會說話的晶片。園丁的話,25,26-29。
  32. 施振榮(1981)。電腦中文化的三大瓶頸。資訊與電腦,17,17。
  33. 施振榮(1980)。不要做歷史上的罪人。園丁的話,21,2。
  34. 施振榮(1980)。建立國家品牌印象。園丁的話,25,3。
  35. 施振榮、林文玲整理(2004)。再造宏碁。台北:天下文化。
  36. 施純協(1982)。高工電子科微電腦教育推廣之配合。資訊與電腦,19,17-48。
  37. 胡正榮譯(2000)。傳播政治經濟學。北京:華夏出版社。
  38. 苗豐強(1979)。創刊詞。微電腦時代,1,1。
  39. 夏鑄九譯(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40. 孫運璿(1982)。院長在中華民國七十一年資訊週開幕典禮致詞全文。資訊與電腦,30,4-6。
  41. 徐苑琳(2005)。Intel:全球半導體霸主。台北:維德文化。
  42. 高于峰(2000)。PC英雄傳。台北:生智。
  43. 張順教(2003)。高科技產業經濟分析:半導體、通訊、網路經濟學。台北:雙葉書廊。
  44. 梁應權、胡頂立譯(1999)。我的名字是電腦。台北:天下遠見。
  45. 莫偉民譯(2002)。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書店。
  46. 莊克寧(1980)。微處理機應用坐談會。園丁的話,27,6-9轉14。
  47. 陳義誠(1981)。設計微電腦學習機的面面觀。0與1科技,2,68-73。
  48. 傅尚裕(1992)。選購電腦的基本考慮(別冊)。第三波,113,113-1。
  49. 黃少華(1980)。宏碁研究發展四年回顧。園丁的話,27,31-36。
  50. 黃永文(1980)。論微電腦的學習:兼介BT 8001A學習機。微電腦時代,10,5。
  51. 黃欽勇(1995)。電腦王國ROC-Republic of computer的傳奇。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52. 園丁的話(1980)。宏碁語音電腦板,27,30。
  53. 園丁的話(1980)。園丁在做些什麼,18,4-5。
  54. 園丁的話(1980)。迎向新的明日,27,28-29。
  55. 園丁的話(1980)。園丁的話之理念,22
  56. 園丁的話(1980)。廣告啓示,28,11。
  57. 園丁的話(1980)。微處理機實務研討班,26,43。
  58. 園丁的話(1980)。「0與1」科技雙月刊創刊簡介,29,34。
  59. 微電腦時代(1980)。台灣地區微電腦產銷潛能分析與發展策略之研究,9,16。
  60. 微電腦時代(1980)。BT 8001A最完美的微電腦學習機,12,29。
  61. 微電腦時代(1979)。微電腦時代訂閱辦法,3,3。
  62. 微電腦時代(1979)。神通公司在電腦工業的技術發展,2,10-14。
  63. 楊丁元(1980)。微處理機應用座談會。園丁的話,27,6-9轉14。
  64. 楊世緘(1979)。我國資訊工業之發展。園丁的話,17,13-14。
  65. 虞有澄、程文燕整理(1995)。我看英代爾。台北:天下文化。
  66. 詹宏志(1996)。電腦與學習。PC home,9,10。
  67. 資訊與電腦編輯委員會(1989)。編者的話。資訊與電腦,105,5。
  68. 資訊與電腦編輯委員會(1980)。編者的話。資訊與電腦,5,49。
  69. 資策會(2005)。新平台新挑戰-透視桌上型電腦應用與產品發展新趨勢。台北: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
  70. 資策會(1997)。個人電腦與關鍵零組件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
  71. 賈春增譯(2000)。社會學二十講:二戰以來的理論發展。北京:華夏出版社。
  72. 廣松涉(1983)。物象化論の構圖。東京:岩波書店。
  73. 廣松涉著、彭曦、莊倩譯(2002)。物象化論的構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74. 謝清俊(1980)。賀詞。微電腦時代,13,7-8。
  75. 譚仲民(1995)。大顯神通:台灣電腦業開路先鋒的故事。台北:商周文化。
  76. 嚴立群(1996)。話說主機板。PC home,8,194-206。
  77. 蘇昭月譯(1999)。權力狂潮:全球資訊科技勢力大預言。台北:麥格羅‧希爾。
被引用次数
  1. 李明哲(2010)。從「資訊家電」到「多媒體個人電腦」:個人電腦從職場走入居家的話語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8,37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