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紀錄片的產製、消費、與勞動:作為公部門的影視外包工作及其影響

并列篇名

Cultur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Labor: The Influences of "Being the Public Sector's Subcontracting Works" on Taiwanese Documentaries

DOI

10.30386/MCR.201104_(107).0002

作者

劉昌德(Chang-De Liu)

关键词

文化工作者 ; 文化產業 ; 紀錄片 ; 勞動條件 ; cultural industry ; cultural worker ; documentary ; working condition

期刊名称

新聞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07期(2011 / 04 / 01)

页次

47 - 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蒐集整理產業與官方統計資料,析論發現1990年代以來台灣紀錄片發展的關鍵,在於輔導金等政府對產製的補助、及公視與影展等公部門挹注的映演管道。公部門因此成為紀錄片產製的最主要雇主,工作者則成為其下的影視外包勞工。調查與訪談則發現,受限於公部門資源有限及政策偏向,紀錄片製作經費與映演空間仍嫌不足,創作者的勞動條件普遍不佳。本文建議政府透過政策引介更多管道資源,以改善創作者工作環境與促進紀錄片發展。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illustrations on the feature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aiwanese documentaries by conducting an industrial survey. It was believed that two factors are normally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cumentaries. One is governmental subsidies for film productions and public television, and the other one is public funding film exhibitions that support documentary circulations. Hence, the public sector becomes the most significant ”employer” of local productions and turns documentary producers into its ”subcontracting film workers.” However, the limitations of public funding and the blind spots of related policies have resulted in the insufficient resources for local productions and circulation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documentary producers suffer from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which the later part of this paper would discuss by using th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paper at the end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roduce more sources of funding to improve the working rights of documentary practitioners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production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魏玓(2006)。監理之外:初探 NCC在媒體產業輔導與媒體文化發展的角色。廣播與電視,26,29-49。
    連結:
  2. 蘇蘅、簡淑文(2009)。紀實娛樂節目之全球在地化歷程—以探索頻道在台灣為例。廣播與電視,30,1-28。
    連結:
  3. 周美惠(2006 年 12 月 12 日)。〈紀錄片雙年展 9 天湧入 6 萬人〉,《聯合報》,C6 版。
  4. 行政院新聞局(2003)。〈輔導金影片佔國產影片比例表〉。取自:http://info.gio.gov.tw/public/Attachment/442215271271.doc。
  5. 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年 7 月 31 日)。〈新聞稿: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精華影片巡迴放映〉。取自: http://www.cca.gov.tw/artnews.do?method=findById&id=1185871655335
  6. 陳怡如(2006 年 8 月 23 日)。〈雪隧紀錄片 交部砸了 1600 萬〉,《聯合報》,A10 版。
  7. 聞天祥(2006 年 9 月 17 日)。〈從紀錄片 看見台灣生命力〉,《中國時報》,B8 版。
  8. 李道明(無年代)。〈什麼是紀錄片?〉。取自:http://techart.tnua.edu.tw/~dmlee/articles.html
  9. 行政院新聞局(2005)。《中華民國 94 年電影年鑑》。取自: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52416&CtNode=218
  10. 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 年 11 月 10 日)。〈新聞稿:2008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圓滿落幕國美館館長薛保瑕感謝志工群熱情相助〉。取自: http://www.cca.gov.tw/artnews.do?method=findById&id=1222852530909
  11. 李盛雯(2005 年 5 月 16 日)。〈行銷台灣,看我的!Discovery 卯上國家地理頻道〉,《經濟日報》,A15 版。
  12. 張碧華(1989 年 10 月 7 日)。〈他們曾經寫歷史—沈富祥談「第三映象工作室」〉,《首都早報》,第 7 版。
  13. 楊力州(2006 年 9 月 9 日)。〈其實,我們是勞工〉。取自:http://blog.roodo.com/docunion/archives/2558168.html
  14. 公共電視法(2009 年修正)
  15. 郭力昕(2004 年 12 月 11 日)。〈不碰政治的台灣紀錄片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啟發〉,《聯合報》,E7 版。
  16. 邱祖胤(2006 年 9 月 26 日)。〈一群人的希望工程 他們這樣繁殖紀錄片〉,《中國時報》,E8 版。
  17. 行政院新聞局(2007)。《中華民國 96 年電影年鑑》。取自: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56123&CtNode=346
  18. 張碧華(1989 年 10 月 8 日)。〈他們曾經寫歷史—沈富祥談「第三映象工作室」〉,《首都早報》,第 7 版。
  19.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2008)。〈關於 TIDF〉。取自:http://www1.tidf.org.tw//2008/ch/about.php
  20. 行政院新聞局(2006)。《中華民國 95 年電影年鑑》。取自: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54299&CtNode=219
  21. 張文輝(2004 年 4 月 26 日)。〈「綻放真台灣」讓一億七千萬人看見〉,《聯合報》,D2 版。
  22. Anheier, H.,Gerhards, J.,Romo, F.(1995).Forms of capital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cultural fields: Examining Bourdieu's social topograph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0(4),859-903.
  23. Braverman, H.(1974).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New York, NY:Monthly Review.
  24. Calabrese, A.(Ed.),Sparks, C.(Ed.)(2004).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25. Caves, R.(2000).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26. Chanan, M.(1980).Labour power and aesthetic labour in film and television in Britain.Media, Culture & Society,2,117-137.
  27. Cornwell, S.(1979).The social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artists.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118(5),537-556.
  28. Curran, J.(Ed.),Gurevitch, M.(Ed.)(2000).Mass media and society.London, UK:Arnold.
  29. Curran, J.(Ed.),Gurevitch, M.(Ed.),Woollacott, J.(Ed.)(1977).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London, UK:Edward Aronld.
  30. Debrett, M.(2004).Branding documentary: New Zealand's minimalist solution to cultural subsidy.Media, Culture & Society,26(1),5-23.
  31. Hesmondhalgh, D.(2002).The cultural industries.London, UK:Sage.
  32. Hesmondhalgh, D.(2006).Bourdieu, the media and cultural production.Media, Culture & Society,28(2),211-231.
  33. Johnson, R.(Ed.)(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Cambridge, UK:Polity.
  34. Miége, B.(1989).The capitaliz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on.New York, NY:International General.
  35. Roscoe, J.(2004).Television: Friend or foe of Australian documentary?.Media, Culture & Society,26(2),288-295.
  36. Ryan, B.(1992).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al production.New York, NY:de Gruyter.
  37. Ursell, G.(1998).Labour flexibility in the UK commercial television sector.Media, Culture & Society,20,129-153.
  38. Wright, E.(1985).Classes.London, UK:Verso.
  39. 丁穩勝(2000)。政治大學勞工所。
  40. 王慰慈編、李道明編、張昌彥編、盧非易編(2000)。台灣新聞紀錄影片片目、書目、口述歷史集。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41. 王慰慈、李道明、張昌彥、盧非易(2000)。台灣新聞紀錄影片片目、書目、口述歷史集。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42. 李道明編(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43. 林富美(2004)。藝人與經紀人派遣勞動關係初探。新聞學研究,78,143-186。
  44. 張釗維(2002)。作為一種文化產業的台灣電視紀錄片製作環境:一個初步的參與觀察與反省。電影欣賞,111,28-34。
  45. 陳坤賢(2006)。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
  46. 馮建三(1998)。另一個研究死角:媒體工作者的勞動條件及其工會。傳播研究簡訊,15,7-8。
  47. 監察院(2005)。我國影音媒體政策及其執行績效總體檢。台北:監察院。
  48. 盧非易(2000)。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49. 韓旭爾(2001)。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50. 魏玓、王俐容(2004)。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研究計畫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研究計畫,未出版
被引用次数
  1. 蔡慶同(2012)。再現弱勢:從《月亮的小孩》到《水蜜桃阿嬤》。文化研究,15,117-146。
  2. 曹琬凌(2015)。院線紀錄片再媒介化之媒介化分析:以【看見台灣】經驗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5(2),121-153。
  3. 曹琬凌(2021)。紀錄片的時間政治:《老鷹想飛》的媒介化故事效應。新聞學研究,147,101-149。
  4. (2012)。台灣獨立紀錄片導演之個人隱性知識鑑別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7(1),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