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According to the arguments of CIS/SIS, university emblems are influential for visual ident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ories, concepts, and relevant discourse concerning visual identity and the appearance of emblems, semiotics/semiology, and cultural values. Based on the review, 3 topics are considered regarding university emblem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 their exterior appearances, (b) their core values, and (c)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appearances and the values. The study objects are sampled from the emblems of universities established or restructured in recent years (i.e., in Taiwan since 1987 and in Mainland China since 1977), and are analyzed using content analysis and the Z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centage of texts adopted by university emblems in Mainland China is 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aiwan, an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quantities of the ”compliance with authority” and ”worship of religious beliefs” values.
|
参考文献
|
-
吳榮鎮(1998)。當代大陸教育改革議程之文化價值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1(2),61-78。
連結:
-
陳介英(2008)。通識教育與台灣的大學教育。思與言,46(2),1-34。
連結:
-
Sadha, A. (2011) Thinking design coordination and corporate image by FHK Henrion and Alan Parkin. Retrieved June 01, 2011, from http://www.thinkingform.com/2011/04/24/Thinking-design-coordination-and-corporate-image-by-fhk-henrionand-alan-parkin/
-
國務院(1994)。〈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取自http://baike.baidu.com
-
Mannheim, K. (1936). Ideology and Utopia. London, UK: Routledge
-
中國教育部(2010)。〈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取自http://www.edu.cn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1985)。〈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
-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NY: Holt
-
Lasswell, H. D.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L. Bryson (Ed.),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pp. 37-51). New York, NY: The Institute for Religious and Social studies, 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America.
-
劉楚溪(2012)。〈國學核心價值和軟實力建設〉,取自http://guoxue.zhyww.cn
-
Adams, L. S.(Ed.)(1996).The methodologies of art.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
Barthes, R.(1977).Image-music-text.London, UK:Fontana.
-
Brameld, T. B. H.(1973).Cultu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exploration.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
Chandler, D.(2002).Semiotics: The basics.New York, NY:Routledge.
-
Hager, P. J.(Ed.),Schriber, H. J.(Ed.)(1999).Managing global discourse: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New York:Wiley.
-
Harrison, L. E.(Ed.),Huntington, S. P.(Ed.)(2000).Culture matters.New York, NY:Basic Books.
-
Henrion, F. H. K.,Parkin, A.(1967).Design coordination and corporate image.New York, NY:Reinhold.
-
Hofstede, G.(1984).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Beverly Hill, CA:Sage.
-
Hsu, Yu-shuang(2000).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R.O.C..
-
Kerlinger, F. N.(1986).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
Larrain, L.(1979).The concept of ideology.London, UK:Hutchinson.
-
Liao, Kung-feng(1991).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R.O.C..
-
Pai, Y.(1990).Cultu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New York, NY:Macmillan.
-
Rescher, N.(1969).Introduction to value theory.London, UK:Prentice-Hall.
-
Rokeach, M.(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New York, NY:The Free Press.
-
Saussure, F. de,Bally, C.(Ed.),Sechehaye, A.(Ed.),Riedlinger, A.(Ed.),Baskin, W.(trans.)(1966).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New York, NY:McGraw-Hill.
-
Stern, P. C.(1998).A brief inventory of values.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measurement,58(6),984-1001.
-
Storey, J.(2001).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Harlow, UK:Prentice Hall.
-
Taylor, L.,Willis, A.(1999).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Malden, MA:Blackwell.
-
William, R.(1983).Keywords.London, UK:Fontana.
-
于傳峰(2002)。試論江澤民對新的文化價值觀構建的貢獻。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2(9)
-
文崇一(1989)。中國人的價值觀。臺北:東大。
-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臺北:幼獅。
-
王奕晴、錢玉芬(2005)。海峽兩岸網路廣告中價值觀之比較研究。廣告學研究,24,31-55。
-
王振寰編、章英華編(2005)。凝聚臺灣生命力。臺北:巨流。
-
王桂沰(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臺北:全華。
-
王覺源(2008)。中國文化的本質與復興。黃花崗,25,102-105。
-
匡思聖(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
朱建民、葉保強、李瑞全(2005)。應用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縣蘆洲:國立空中大學。
-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
何國全(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
余英時(2007)。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
-
李玫蓉(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
李硯祖(2002)。視覺傳達設計欣賞。臺北:五南。
-
沈清松編(1993)。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臺北:桂冠。
-
周慶華(2006)。語用符號學。臺北:唐山。
-
林東海、張麗綺(1993)。企業識別設計。臺北:新形象。
-
林品章(2000)。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全華。
-
林品章(1990)。基礎設計教育─造型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臺北:藝術家。
-
林政緯(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
林益豐(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
-
林慶川(2003)。學校識別系統之初探。南投文教,19,55-58。
-
林磐聳(1994)。企業識別系統─CIS。臺北:藝風堂。
-
金耀基(2000)。大學之理念。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段德智譯、尹大貽譯、金常政譯、Angeles, P. A.(1999)。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
-
洪雯柔(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
-
胡慧瑜(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殷海光(2002)。中國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聯。
-
張文龍(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
-
張世平(1997)。邁向新世紀的教育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15,42-47。
-
張嘉娟(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
張鳴(2010)。廿年中國大學之殤。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20,4-9。
-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增修版)。台北:黎明。
-
張錦華譯、劉容玫譯、孫嘉蕊譯、黎雅麗譯、Fiske, J.(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
莊敬民(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
郭姿杏(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創造研究所。
-
郭貞(2010)。海峽兩岸都會區戶外廣告中價值觀與廣告訴求之比較研究。廣告學研究,33,39-70。
-
陳光興編(2000)。文化研究在臺灣。臺北:巨流。
-
陳孝銘(1997)。徽章與商標(標誌)圖像符號意義化之研究。臺北:久洋。
-
陳孝銘(1988)。商業美術設計‧平面應用篇。臺北:北星。
-
陳孝銘(1990)。商業設計。臺北:北星。
-
陳宗韓、陳振盛、劉振仁、鄭錦宏(2006)。倫理學的理論與應用。臺北縣中和:新文京開發。
-
陳宜真(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陳俊宏、楊東民(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臺北:全華。
-
陳雅凡(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
-
陳德華(2007)。台灣高等教育過去20年數量的擴充與結構轉變。高等教育,2(2),67-96。
-
傅斌(1996)。關於『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的思考。中國高等教育,1996(2),12-13。
-
游騰穎(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
-
湯一介(1995)。「文化熱」與「國學熱」。二十一世紀,31,32-35。
-
黃坤謨(1999)。從CIS到SIS:談校園識別系統在學校公共關係上的實際應用。國立教育研究院研習資訊,16(4),83-86。
-
黃俊傑編(1999)。大學自主與責任。臺北:漢文。
-
黃慧英(1988)。後設倫理學之基本問題。臺北:東大。
-
楊國樞編(1993)。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臺北:桂冠。
-
鄒千江(2008)。衝突與轉化:中國社會價值的現代性演變。北京:中國傳播大學。
-
鄔昆如(1993)。倫理學。臺北:五南。
-
蒙培元(2004)。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北京:人民出版社。
-
劉文彬(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
劉正雄(1998)。從設計符號的生成意義到商品廣告形象意識的探討。東方工商學報,21,41-51。
-
劉明德(2002)。企業識別系統與學校識別系統。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2,59-62。
-
劉潔玲(2002)。從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及價值觀論目標取向理論在華人社會的運用。教育研究資訊,10(3),183-203。
-
潘昌祥(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
蔡美娟(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
-
鄭麗君(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
-
藍采風(2000)。社會學。臺北:五南。
-
嚴家炎(1997)。評五四、文革與傳統文化的論爭。二十一世紀,42,129-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