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由「員林事件」看戰後初期臺灣法治的崩壞

并列篇名

The Collapse of Rule by Law in Early Post-war Taiwan-A View from the Yuanlin Incident

作者

吳俊瑩(Chun-Ying Wu)

关键词

權力分立 ; 法意識 ; 法治觀念 ; 遵法精神 ; 臺灣法律史 ; Division of powers ; Legal consciousness ; Rule by law ; Law-abiding Spirit ; Taiwan Legal History

期刊名称

國史館館刊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3 / 09 / 01)

页次

81 - 83+85-12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46年11月11日傍晚,在員林的臺中縣警察局內,因該局警員抗拒法院發票拘提,開槍射擊法警、看守,時稱「員林事件」。此一事件非但是觀察戰後初期臺灣社會法治狀況的指標案件,亦是民國時代中國與日治時期臺灣兩股法律文化衝突的明顯例示。本文利用檔案、報刊、日記等材料,仔細重建事件輪廓,出警察機關敢於違抗法院命令,背後的脈絡是來自西方的現代司法權概念,在民國時代的中國只是作為表面化存在,法院在國家處於弱勢、地位低落所致。員林事件發生前,軍警違法亂紀時有所聞,但此事件仍帶給臺灣社會極大震撼,原因在於殖民地法院時代樹立的權威,戰後竟無力自保,行政機關不願守法,槍擊並濫拘司法機關執法人員,事後拒絕法院推事與檢察官釋放命令,無視法律存在。行政機關的種種行徑與發言,讓無力的本省菁英見微知著,連忙發起「護法」運動,透過集會講演與請願,要求當局正視問題的嚴重性。當他們疾呼依法統治(rule by law)的同時,對自己的人身安全與臺灣的法治前途,感到恐懼與悲觀。

英文摘要

On the evening of November 11^th 1946, a court police and a prison guard with arrest warrant were shot by a policeman in the Police Department of Yuanlin in Taichung County. Taichung County Police Department showed an astonishing lack of concern for court orders. It was the so-called the Yuanlin Incident. This single incident was not only an index to observe the social order of Taiwan after the World War II, but also a clear example to s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legal cultures-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and Republican China.With the help of related archive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diaries, this paper delineates and discusses the whole incident, and tries to explicate the causes behind the incident. How could the Police Department defy the injunctions of the court? Presumably it was the superficial application of the modem law of jurisdiction to Republican China that caused the incident. The court worked only on the surface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Taiwanese ruled by Japanese could not understand why judiciary under the Kuomintang Rule was rather weak and unrespected. Before the Incident, it was quite common to see soldiers or policemen violate laws and disciplines. But, this incident was a great shock to the society. The authority gained by the court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as suddenly put in jeopardy. Furthermore, it was too daring for any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to refuse to take orders from the judge and the prosecutor. Such defiance of the law simply could not be tolerated. The behaviors and the speech of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led the local intellectuals and elites to initiate a series of ”law-protecting” actions. By means of public lectures and petitions, they requ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face the problem immediately and should also be ruled by law so that the life of people in general could be protected and Taiwan's judicial independence could be maintain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泰升(2011)。日治時期高山族原住民族的現代法治初體驗:以關於惡行的制裁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40(1)
    連結:
  2. 劉維開(2004)。國防最高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1
    連結:
  3. 《國民政府檔案》 (臺北,國史館藏)
  4. 《臺灣高等法院檔案》 (臺北:檔案管理局藏) 〈刑事三十六年第二審案件判決原本(二)〉
  5. 《新知識》,臺北, 1946年
  6. 《國民政府檔案》 (臺北,國史館藏)〈調度司法警察法〉
  7. 《臺灣省警務處檔案》 (臺北,國史館藏)
  8. 《中華日報》,臺南, 1946年。
  9. 〈慶門林國清最新冤枉錢拔輸餃〉,收錄於中央研究院「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全文資料庫 (王順隆製) 」 : http://hanji.sinica.edu.tw/?tdb。http://hanji.sinica.edu.tw/?tdb=kua-a-chheh
  10. 《臺灣評論》,臺北, 1946年
  11. 《國民政府檔案》 (臺北,國史館藏)〈刑事訴訟法(三) 〉
  12. 《司法行政部檔案》 (臺北,國史館藏)
  13. 李光夏,《法院組織法論》。上海:大東書局, 1948 年4 版。
  14. 《司法行政部檔案》 (臺北,國史館藏)〈戴民貴、蘇樹發證件卷〉
  15. 《司法行政部檔案》 (臺北,國史館藏)〈臺灣臺中地院警守與臺中警局警衛衝突經過情形〉
  16.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臺中市警察局人員任免〉
  17. 《前鋒》,臺北, 1945 年
  18.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譯,《變通自在ナル中華民國司法制度》。臺北:編者,1920年。
  19. 《臺灣新生報》,臺北, 1946-1947 年。
  20. 王育霖,《提審法解說》。臺北:臺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 1947 年
  21. 黃旺成編著. {黃旺成先生日記(1946 年) ~ (未出版)。
  22. 《臺灣省警務處檔案》 (臺北,國史館藏)〈臺中縣法警與警察衝突槍殺案〉
  23. 《臺灣新民報》,臺北, 1930-1931 年
  24.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臺北, 1946年。
  25. 劉鍾岳,《法院組織法》。上海:正中書局, 1948年滬2版。
  26. 《大明報》,臺北,1946年。
  27. 《臺灣月刊》,臺北, 1947年
  28. 千葉敬止、森茂,《公民科精義》,下卷。東京:教育研究會, 1931 年。
  29. 《內政部警政署檔案》 (臺北,檔案管理局藏)〈臺中縣警察人事任免〉。
  30. 《臺灣省諮議會檔案》 (臺北:檔案管理局藏)〈三十五年請願保安〉
  31. 《內政部警政署檔案》 (臺北,檔案管理局藏)
  32. 《臺灣高等法院檔案》 (臺北:檔案管理局藏) 〈三十八年七月份刑事裁判原本〉
  33. 《臺法月報》(《法院月報》) ,臺北, 1905 、1914年
  34. 《國民政府檔案》 (臺北,國史館藏)〈提審法〉
  35. 《臺灣高等法院檔案》 (臺北:檔案管理局藏)
  36. 《臺灣省諮議會檔案》 (臺北:檔案管理局藏)
  37.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38.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日刊一週年紀念出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1934 年。
  39. 《民報》,臺北, 1946-1947年。
  40. 《國民政府公報》,南京, 1935 年。
  41. 吳鴻麒. {吳鴻麒日誌( 1945-1947 年) ~。吳鴻麒妻楊治影印交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收存(未出版)
  42. 《中央日報》,南京, 1946年。
  43.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林世民等五員嫌疑重大請予嚴密監視案〉
  44. 余秀豪,《警察學大綱》。上海:商務印書館, 1946年再版。
  45. 《興臺日報》,臺南, 1946年
  46. 《自由中國》,臺北, 1957年
  47. 《臺灣省諮議會檔案》 (臺北:檔案管理局藏)〈請願保安〉
  48. 《東臺日報》,花蓮, 1946年。
  49. 《臺灣民報》,東京, 1926年。
  50.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臺縣市長任免(773)〉
  51. 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52. 王泰升(1999)。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3. 王泰升(1997)。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自刊。
  54. 王泰升(2002)。臺灣法的斷裂與延續。臺北:元照出版社。
  55. 王泰升(2008)。臺灣檢察史:制度變遷史與運作實況。臺北:法務部。
  56. 王泰升、曾文亮(2007)。被併吞的滋味:戰後初期臺灣在地法律人才的處境與遭遇。臺灣史研究,14(2)
  57. 王泰升、曾文亮(2005)。二十世紀臺北律師公會史。臺北:臺北律師公會。
  58. 何義麟(2003)。二.二八事件─「台湾人」形成のエスノポリティクス。東京:東京大?出版?。
  59. 吳密察編譯、吳瑞雲編譯(1992)。臺灣民報社論。臺北:稻鄉出版社。
  60. 吳新榮、張良澤編(2008)。吳新榮日記全集8(1945-1947)。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61. 吳濁流(1980)。黎明前的臺灣。臺北:遠行出版社。
  62. 李承機編(2009)。六然居存日刊臺灣新民報社說輯錄1932-3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63. 周婉窈(2003)。「世代」概念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史的研究。當代,188
  64. 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編輯委員會編(2004)。Iurisperitvs activa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臺北:
  65. 林獻堂、許雪姬編註(2010)。灌園先生日記(十八)一九四六。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66. 馬振積編(2007)。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彙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67. 張炎憲編(2008)。二二八事件辭典。臺北:國史館。
  68. 張炎憲編、李筱峯編、戴寶村編(1996)。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
  69. 張炎憲編輯(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一)─立法院、國家安全局檔案。臺北:國史館。
  70. 張炎憲編輯(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九)─國家安全局、臺灣省諮議會檔案。臺北:國史館。
  71. 張炎憲編輯(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二)─國家安全局檔案。臺北:國史館。
  72. 許志雄(1993)。憲法之基礎理論。臺北:稻禾出版社。
  73. 許雪姬訪問紀錄、張淑雅訪問(1993)。王陳仙搓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4
  74. 陳怡君(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75. 陳翠蓮(2002)。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臺灣史研究,9(2)
  76. 陳翠蓮(2008)。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77. 曾士榮(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78. 曾士榮(2013)。近代心智與日常臺灣:法律人黃繼圖日記中的私與公。臺北:稻鄉出版社。
  79. 黃俊傑編(2005)。光復初期的臺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80. 楊蓮福編、陳謙編(2011)。民間私藏民國時期暨戰後臺灣資料彙編.政治篇續編。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1. 褚靜濤(2006)。臺灣光復初期的社會事件。閩臺文化研究,2006(2)
  82. 褚靜濤(2010)。光復初期臺灣群體性衝突事件述評。江海學刊,2010(2)
  83. 劉恆妏(2010)。戰後初期臺灣司法接收(1945-1949)人事、語言與文化的轉換。臺灣史研究,17(4)
  84. 鄭梅淑(2007)。臺灣全志,卷四,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85. 鍾逸人(1993)。辛酸六十年(上)。臺北:前衛出版社。
  86. 韓延龍編(1993)。中國近代警察制度。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14)。原鄉與殖民認同─陳澄波「送役圖」與「慶祝日」畫作意象。法制史研究,26,19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