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蒙古風景」?:五族共和下被展示的他者

并列篇名

A "Mongolian Landscape"?: One of the Others under the Republic of China's "Five Nationalities"

作者

余慧君(Hui-chun Yu)

关键词

直隸省巴拿馬賽會出品預展 ; 全國教育展覽會 ; 西北文物展覽會 ; 蒙古獨立 ; 五族共和 ; Zhili Province Pre-exhibition of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 National Education Fair ; Northwest Heritage Exhibition ; Mongoli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 Republic of Five Nationalities

期刊名称

國史館館刊

卷期/出版年月

51期(2017 / 03 / 01)

页次

1 - 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蒙古獨立運動過程中,在中華民國境內舉辦的3個包含蒙古展件之大型展覽為主題,進行跨年代的展示文本分析。一是1914年,在中華民國直隸省天津,由嚴智怡團隊策展的「直隸省巴拿馬賽會出品預展」上,所展出的一組特殊蒙古包展件-「蒙古風景」。二是1924年,由陶行知策展,南京東南大學教育科主辦的「全國教育展覽會」,其中的「蒙古生活及教育出品」展區。三是1936年,由馬鶴天等開發西北協會成員籌劃,在南京國貨展覽館舉辦的「西北文物展覽會」上之蒙古文物。藉由這3個展覽的蒙古展件及策展論述,分析蒙古獨立運動過程中,具有政治主導地位的漢族文化官僚,如何以展覽為媒介,透過蒙古包這類最足以代表蒙古遊牧生活特色的文化物件,在民國建立之初,建構「五族共和」的展示文本,並隨著國族運動的發展,到了1930年代的展覽中,蒙古人逐漸被再現為西北「少數民族」之一。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three large-scale exhibitions hel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xhibits and objects from Mongolia so as to highlight the process of latent Mongoli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The first exhibition organized in 1914 by the curatorial team of Yan Zhiyi, was called the Zhili Province Pre-exhibition of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in which a Mongolian yurt and two Mongols were in display. The second exhibition entitled National Education Fair, was organized by Tao Zhixing and held in 1924 at th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The third named Northwest Heritage Exhibition, was held in 1936 at Nanjing, under the auspices of Ma Hetian and the members of the Northwest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From the various representations of Mongols in these three exhibitions, this paper enquires into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on the "republic of five nationalities," and its shift from the conception of "nation-building" to the function of racial classification and minority group statu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吳淑瑛(2004)。博物館展覽與國族、文化的想像—以「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1935-1936 )」為例的觀察。近代中國,157
    連結:
  2. 沈松僑(2000)。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
    連結:
  3. 沈松僑(2006)。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37
    連結:
  4. 張啟雄(1991)。「獨立外蒙」的國家認同與主權歸屬交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
    連結:
  5. 黃翔瑜(2012)。民國以來古物保存法制之誕生背景試析(1911-1930)。國史館館刊,34
    連結:
  6. 蔡慶同(2013)。冷戰之眼:閱讀「臺影」新聞片的「山胞」。新聞學研究,114
    連結:
  7. 賴惠敏(2014)。清代庫倫商卓特巴衙門與商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4
    連結:
  8. 賴惠敏(2011)。從宗教場所到廟會中心—清代北京藏傳佛寺的演變及其與喀爾喀蒙古王公朝覲貿易的互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2
    連結:
  9. 賴惠敏(2003)。清乾隆朝內務府皮貨買賣與京城時尚。故宮學術季刊,21(1)
    連結:
  10. 賴惠敏(2013)。十九世紀恰克圖貿易的俄羅斯紡織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9
    連結:
  11. 賴毓芝(2012)。圖像帝國:乾隆朝《職貢圖》的製作與帝都呈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5
    連結:
  12. 藍美華(2006)。蒙古國際主義中的俄國因素。政大民族學報,25
    連結:
  13. 《西北雜誌》,北京,1912-1913年。
  14. 《直隸實業雜誌》,天津,1912-1915年。
  15. 《蒙藏月報》,南京,1934-1948年。
  16. 《禮拜六》,上海,1932-1948年。
  17. 吳文藻,〈蒙古包〉,《社會研究》,第74期(1935年)。
  18. (2002)。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9. 《中華雜誌》,上海,1932-1941年。
  20. 何挺傑,〈對西北文物展覽會的一點意見〉,《西北問題》,第2卷第17/18期(1935年)。
  21. 夏承楓,〈全國教育展覽會籌備紀略〉,《新教育》,第9卷第5期(1924年)。
  22. 《聖教雜誌》,上海,1912-1938年。
  23. 中華教育改進社,官網: http://www.ceiiedu.org/(2016/8/22點閱)。
  24. 馬鶴天,《甘青藏邊區考察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47年。
  25. 《廣播週報》,南京,1934-1948年。
  26. 《新教育評論》,北京,1925-1928年。
  27. 吳祿貞,〈東西盟蒙古實記(續)〉,《西北雜誌》,第1卷第2期(1912年)。
  28. 《申報:教育與人生週刊》,上海,1923年。
  29. 屠坤華,《萬國博覽會遊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年。
  30. 《西北問題研究會會刊》,南京,1934-1935年。
  31. 《新教育》,上海,1919年-1925年。
  32. 《西北問題》,南京,1932-1935年。
  33. 《新北辰》,北京,1935-1937年。
  34.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Official Classification of Exhibit Departments of the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to be Held at San Francisco in the Year 1915 in Celebration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anama Canal Opening, February 20, 1915, Closing, December 4, 1915. San Francisco: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1915.
  35. 張繩祖,〈蒙古教育組報告〉,《新教育》,第9卷第5期(1924年)。
  36. 陶知行,〈內蒙革命與教育〉,《新教育評論》,第1卷第4期(1925年)。
  37. 開發西北協會,《西北文物展覽會目錄》。南京:開發西北協會,1936年。
  38. 汪懋祖,〈中華教育改進社緣起及章程〉,《新教育》,第5卷第3期(1922年)。
  39. 蕭颺曾,〈論蒙古西藏之關係〉,《西北雜誌》,第1卷第1期(1912年)。
  40. 《獨立週報》,上海,1912-1913年。
  41. 《西北問題季刊》,南京,1934-1936年。
  42. 《時事月報》,南京,1929-1937年。
  43. 陶知行,〈五族共和與教育者之任〉,《申報:教育與人生週刊》,第22期(1924年3月)。
  44. 邵元冲,《西北攬勝》。南京:正中書局,1936年。
  45. 嚴智怡編,《巴拿馬賽會直隸觀會叢編》,第1、2卷。天津:直隸實業廳,1921年。
  46. 〈中樞致祭成陵大典馬總統首度主祭〉,收錄於「Rti中央廣播電臺新聞頻道」:http://news.rti.org.tw/news/detail/?recordId=266533(2016/8/22點閱)。
  47. 夏承楓,〈學術會議記錄〉,《新教育》,第9卷第3期(1924年)。
  48. Bloembergen, Marieke(2006).Colonial Spectacles: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Dutch East Indies at the World Exhibitions, 1880-1931.Singapore:Singapore Univ. Press.
  49. Lin, Hsiao-ting(2007).Nationalists, Muslim Warlords, and the "Great Northwestern Development" in Pre-Communist China.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5(1)
  50. Turner, Terence S.(2012).The Social Skin.HUA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2(2)
  51. 王汎森(2011)。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上)。臺北:聯經出版社。
  52. 王翁如(1995)。實業家嚴智怡。天津文史資料選輯,1995(3)
  53. 白拉都格其(2002)。辛亥革命與貢桑諾爾布。清史研究,2002(3)
  54. 吉見俊哉、蘇碩斌譯(2010)。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群學出版社。
  55. 多捷、忒莫勒(1999)。民國年間蒙古族出版史事考辨。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1999(1)
  56. 佚名(1972)。蒙古律例。臺北:廣文書局。
  57. 吳宏岐(2001)。抗戰時期的西京籌備委員會及其對西安城市建設的貢獻。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6(4)
  58. 李毓澍(1962)。外蒙政教制度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9.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
  60. 沈松僑(2009)。中國的一日,一日的中國—1930年代的日常生活敘事與國族想像。新史學,20(1)
  61. 忒莫勒(2010)。清末吳祿貞筆下的內蒙古東部社會及其籌蒙思想─以《東四盟蒙古實紀》、《經營蒙古條議》為基礎。蒙古史研究,10
  62. 其木格(2016)。蒙古獨立與蒙中俄關係(1911-1945年)。臺北:幸福綠光出版社。
  63. 周俊宇(2012)。民俗與政治:中國國民黨政權下的清明節再製(1912-2008)。臺灣文獻,63(1)
  64. 孟鴻(2009)。成吉思汗陵寢的遷移與中樞致祭成陵。中國邊政,177
  65. 房建昌(1997)。簡述民國年間有關中國邊疆的機構與刊物。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7(2)
  66. 馬鶴天(1987)。內外蒙古考察日記。臺北:南天書局。
  67. 畢奧南編(2015)。清代蒙古游記選輯三十三種。北京:東方出版社。
  68. 楊瑞松(2010)。近代中國國族意識中的「野蠻情結」:以1903年日本大阪人類館事件為核心探討。新史學,21(2)
  69. 楊蓮(2008)。陶行知與中華教育改進社。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8(1)
  70. 嘎爾迪(1998)。蒙古翻譯家、出版家特睦格圖及其歷史貢獻。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8(1)
  71. 劉學銚(2013)。從內蒙古自治運動、蒙疆政府到蒙古自治政府(1933-1949)。中國邊政,195
  72. 潤沙慶(2006)。論郭道甫先生與東北早期民族教育。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6(6)
  73. 蔡克驕(2001)。近代中國博覽業的先驅陳琪及其著述。近代史研究,2001(1)
  74. 儲競爭(2014)。英雄崇拜與國族建構:國族關懷下的成陵西遷及祭祀。青海民族研究,25(1)
  75. 藍美華(2002)。一九一一年蒙古獨立運動原因之探討。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0(2)
  76. 藍美華(2005)。內蒙古與一九一一年蒙古獨立運動。漢學研究,23(1)
  77. 藍美華(2000)。蘇俄早期對蒙政策初探(1917-1924)。蒙古民族與周邊民族關係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