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治時期臺灣鞋履文化之探究

并列篇名

Footwear Culture of the Taiwanese during th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作者

蔡蕙頻(Hui-pin Tsai)

关键词

鞋履文化 ; 跣足 ; 布鞋 ; 草鞋 ; 皮鞋 ; footwear culture ; barefoot ; cloth shoes ; straw sandals ; shoes made from leathers

期刊名称

國史館館刊

卷期/出版年月

54期(2017 / 12 / 01)

页次

1 - 3+5-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清治時期臺灣住民的鞋履文化。首先,清治時期臺灣民眾所穿之鞋履,充分展現臺灣文化中摻雜著「中國」與「在地」兩大因素的特徵,民眾習穿的布鞋多來自於中國沿岸各地,型態也與漳、泉、粤等原鄉較接近。另一方面,為適應臺灣特殊的氣候及環境條件,就地取材製成的草鞋亦成為在地民眾穿用鞋履之大宗,仰賴在地女性人力編織而成,即便晚清時期臺灣因開港而接觸西方經濟、宗教等勢力,卻少見到臺灣人受到西方文化而改穿皮鞋的現象,反而是西方傳教士或軍人在各地宣教或行軍時,多穿著草鞋,以適應臺灣特殊環境的變化。其次,鞋履文化也突顯階層上的差異。中上階層的人家,因家境富裕,衣著鞋履日趨華美,不僅使用絲羅綢緞訂製各色鞋履,而且稍見破舊即丟棄,展現臺灣移墾社會中豪侈奢華的一面;一般民眾的鞋履則以黑色布鞋或草鞋為主,且為因應農耕的需要,多有終日赤足,僅在年節喜慶時穿著鞋履者。第三,早期原住民多跣足,少部分文獻可見原住民穿著皮製鞋履追逐狩獵的紀錄。之後,隨著原住民的漢化,也可見到服飾穿著趨近於漢人的現象。

英文摘要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on footwear culture of the Taiwanese during th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Rule in Taiwan. The features of footwear at the time fully demonstrated a mixture of Chinese and Taiwanese cultures. The materials for shoemaking came from China's coastal area and the styles of the sho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Han people's native places, such as Zhang, Quan and Yue (Guangdong).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limate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Taiwan, straw sandals made from local resources by women were most commonly worn by the Hans. Leather shoes did not become popular e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e after the ports were opened to foreign trad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brought the islanders into contact with the world's economies and religions. In fact, straw sandals were adopted by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soldiers while preaching or marching in Taiwan so as to accommodate the island's surroundings. Footwear also revealed class differences. People from upper-middle class families desired luxurious footwear. They not only wore shoes made from silks and satins but threw away used shoes still in very good condition, an example of the extravagance of gentry elite in the reclamation society of Taiwan. The common people at the time wore black cloth shoes or straw sandals in general. They were frequently barefoot all day for farm work and wore shoes only on special occasion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is period, the aborigines were barefoot. A small number of relevant sources indicate that they wore shoes made from leathers when they were hunting. Yet due to Sinicization, their garment became similar to the Hans later 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Pickering, W. A. C.M.G. Pioneer in Formosa. London: Unknown, 1898.
  2.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1897-1911年。
  3. 《臺關》,第22期,臺北,1908年。
  4.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
  5. 白麓六十七居魯甫(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出版項不詳。
  6. Davidson, James W.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and New York: Macmillan & Company and Yokohama, Shanghai,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Kelly & Walsh Ltd., 1903.
  7. 西岡英夫,《台湾の史的環境と被服竝にその資源》。出版項不詳。
  8. Mackay, George Leslie. From Far Formosa. Chicago: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896.
  9. House, Edward H. 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 Tokio: Unknown, 1875.
  10. 村上玉吉,《臺灣紀要》。出版項不詳。
  11. 《臺灣協會會報》,第7、96號,東京,1899、1906年。
  12. 《經友》,第4卷第3號,臺北,1935年。
  13. Campbell, W. Rev. Sketches from Formosa. London: Marshall Brothers, undated.
  14. Le Gendre, Charles William(2012).Note of Travel in Formosa.Tainan: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15. 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6. 方瑞華編(2012)。古典時尚.織繡風華: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專輯。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7. 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8. 王育德(2002)。王育德自傳。臺北:前衛出版社。
  19. 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風土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0. 必麒麟、陳逸君譯述(1999)。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1. 朱景英(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2. 江韋陵(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23. 佐倉孫三(1961)。臺風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4.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5. 吳奇浩(2012)。喜新戀舊:從日記材料看日治前期臺灣仕紳之服裝變化。臺灣史研究,19(3)
  26. 吳奇浩(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27. 吳德功(1983)。彰化節孝冊。臺北:成文出版社。
  28. 李仙得編、費德廉編、蘇約翰編(2013)。臺灣紀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9.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0. 林占梅(1964)。潛園琴餘草簡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1. 林百川、林學源(1960)。樹杞林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2. 林志宏(2009)。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3.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960-189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4. 林豪(1963)。澎湖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5. 林獻堂編(1971)。臺灣霧峰林氏族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6. 金湘斌(201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金沢,金沢大学大学院人間社会環境研究科。
  37. 姚瑩(1960)。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8. 施琅(1958)。靖海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9. 柯基生(2003)。千載金蓮風華:纏足文物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40. 洪棄生(1972)。寄鶴齋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1. 胡建偉(1961)。澎湖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2. 胡傳(1960)。臺灣日記與禀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3. 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4. 徐珂(1965)。清稗類鈔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5. 徐端儀(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46. 馬偕、林晚生譯(2007)。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
  47. 高彥頤、苗延威譯(2007)。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48. 偕叡理、王榮昌譯(2012)。馬偕日記1871-1901 I1871-1883。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
  49. 屠繼善(1960)。恆春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0. 張淑雯(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虎尾,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
  51. 曹永和(2011)。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52. 許南英(1962)。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3. 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4. 連橫(1963)。臺灣語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5. 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6. 陳培桂(1977)。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7. 陳淑均(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8. 陳肇興(1978)。陶村詩稿全集。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59. 游鑑明(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60. 著者不詳(1964)。《臺案彙錄》庚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1. 著者不詳(1968)。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2. 著者不詳(1959)。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3. 著者不詳(1959)。嘉義管內採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4. 著者不詳(1958)。平臺紀事本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5. 黃依琳(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
  66.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7. 黃瀞儀(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68. 愛德華.豪士、陳政譯述(2003)。征臺紀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臺北: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9. 葉立誠(2014)。臺灣服飾史。臺北:商鼎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70. 達飛聲、陳政三譯(2014)。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71. 蔡振豐(1959)。苑裡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2. 諸家(1965)。臺灣輿地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3. 諸家(1970)。臺灣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4. 鄭惠美(2015)。儒式婚服研究與設計。臺北:中華亞太藝術文化交流學會。
  75. 鄭維中(2006)。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臺灣身影。臺北:如果出版社。
  76. 鄭鵬雲、曾逢辰(1959)。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7. 蕭瓊瑞(2014)。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8. 謝金鑾(1962)。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9. 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0. 蘇旭珺(2000)。臺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臺北:商周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