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經貿發展與臺灣邊疆的變遷:十九世紀之交的蛤仔難

并列篇名

Commer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Taiwanese Frontier Region at the Tur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作者

陳南旭(Nan-hsu Chen)

关键词

米 ; 投資 ; 漢人移墾 ; 邊疆變遷 ; 兩岸與區域貿易 ; rice ; investment in frontiers ; Han agricultural expansion ; frontier transformation ; cross-strait and regional trade

期刊名称

國史館館刊

卷期/出版年月

61期(2019 / 09 / 01)

页次

1 - 3+5-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世紀之交的十餘年之間,蛤仔難(今宜蘭縣蘭陽平原)結束了16世紀以來與外界進行貿易、但沒有漢人大規模拓墾的狀態,漢移民數量在數年之間超越原住民,改變這一平原的經濟與社會狀態,二百餘年來蛤仔難原住民與漢人、清帝國之間既有的關係在短時間之內崩解與重整。本文結合臺灣貿易與開發兩個學術課題的研究成果,論證18世紀臺灣北部的經濟與貿易環境的發展如何促成漢人移墾蛤仔難。例如,邊疆豪強吳沙以三貂為據點所經營的區域貿易,使他茁壯為足以讓淡水廳戒備的邊疆勢力,又在臺灣北部渡過了17世紀下半葉的貿易衰退的狀態後,吳沙有了由區域貿易商到兼作蛤仔難土地開發商的轉折。再者,兩岸貿易的發展使版圖外的蛤仔難成為良好的投資標的,在當地生產、出口大量米穀成為可行且有利可圖的事業,從而吸引資助吳沙移墾計畫的關鍵投資,成為大規模武裝移墾的財務基礎。另一方面,海盜對米穀的覬覦和對移墾經濟的侵擾,則促使清廷加強對當地的政治控制。總結上述,經貿發展是蛤仔難原住民、漢移民以及清廷三者關係重整的重要因素。蛤仔難的例子還顯示,在國家不支持邊疆擴張的區域或時期,特別是在自然與人文環境重重限制地區的民間移墾,經濟與貿易條件的影響是理解當地變化的關鍵。

英文摘要

Hazinan (Gamalan, modern-day Yilan county) was a stateless zone in eastern Taiwan. Since the sixteenth century, Hazinan aborigines had traded with Han Chinese but still maintained their autonomy. The three-hundred-year status quo abruptly changed after 1796 when tens of thousands of Han Chinese forcibly settled Hazinan. Fourteen years later, Hazinan was unprecedentedly brought under Qing rule, the earliest takeover of such stateless zones in eastern Taiwan. The sudden transformation of Hazinan, as this article argues, should be examined in reference to a still downplayed aspect - the changing conditions of economy and trade in northern Taiwan over the eighteenth century. Regional trade nourished frontiersmen such as Wu Sha, the principle leader of Han colonists. Most likely, Wu Sha convinced himself as well as his investors of the possible returns from the agricultural colonizing plan, as cross-strait rice trade boomed between southeastern China and rice-abundant Taiwan over the eighteenth century. Funds from investors enabled Wu Sha's adoption of militarized reclamation that eventually overcame fierce aboriginal resistance. Hazinan's sustained demands for trade attracted pirates to the newly established migrant society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The pirates attempted to meet their need for rice in Hazinan because of Qing embargos on rice and other strategic resources. The pirates' need, in turn, could facilitate Hazinan's vital import and export. Structured by trade, the situation convinced the authorities to annex Hazinan in order to eliminate pirat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Trade, therefore,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rapid reconfigu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zinan aborigines, Han migrants, and the Qing Empire. Its effect was particularly profound in times and regions that Han expansion lacked state support while encountering restrictive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米丹尼, Daniel(2015)。北美洲學界對中國清朝邊疆史解釋模式的研究。輔仁歷史學報,34
    連結:
  2. 鄭瑞明(2004)。清領初期的臺日貿易關係 ( 1684-1722)。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
    連結:
  3. 《 臺灣總督府檔案 》 ( 南投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 〈 開墾地業主權認定 ( 臺北廳 ) 〉
  4. Antony, Robert J.(2010).Elusive Pirates, Pervasive Smugglers: Violence and Clandestine Trade in the Greater China Seas.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5. Chang, Chung-shen Thomas(1983).University of Arizona.
  6. Cooke, Nola(ed.),Li, Tana(ed.)(2004).Water Frontier: Commerce and the Chinese in the Lower Mekong Region, 1750-1880.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7. Cosmo, Nicola Di(ed.)(2009).Military Culture in Imperial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 Fletcher, Joseph(1978)."Ch'ing Inner Asia c. 1800." in Denis Crispin Twitchett and John King 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Late Ch'ing, 1800- 1911.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Giersch, C. Patterson(2014).Borderlands Business: Merchant Firms and Modernity in Southwest China, 1800-1920.Late Imperial China,35(1)
  10. Giersch, C. Patterson.(2014).Commerce and Empire in the Borderlands: How Do Merchants and Trade Fit into Qing Frontier History?.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9(3)
  11. Kim, Kwangmin(2012).Profit and Protection: Emin Khwaja and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Asia, 1759-1777.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71(3)
  12. Millward, James A.(1998).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Millward, James A.(1996).Remapping China: Fissures in Historical Terrai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Murray, Dian H.(1987).Pirat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 1790-181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5. Rowe, William T. China(2009).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 Scott, James C.(2009).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7. Shepherd, John Robert(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2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2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2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2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24.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5.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6. 王世慶(1999)。結首制與噶瑪蘭的開發-兼論結首制起自荷蘭人之說。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27. 王業鍵,陳春聲(譯)(1987)。十八世紀福建的糧食供需與糧價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
  28. 伊能嘉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2011).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
  29. 朱德蘭(2002)。清開海令後的中日臺灣長崎貿易商與國內沿岸貿易 ( 1684- 1722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30. 何培夫(編)(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喝圖誌 : 補遺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1. 何培夫(編)(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喝圖誌 : 臺北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2. 佚名(1964).福建省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3. 佚名(2004).福建沿海航務檔案(嘉慶朝).北京:九州出版社.
  34. 吳學明(1986).金廣福 」 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 1834-1895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35. 宋錦秀(1996)。嘉慶以前三貂鹽寮地域史的建構。臺灣史研究,3(1)
  36. 李文良(2011).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 「 客家 」 社會 ( 1680-1790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7. 李信成(2012)。清代宜蘭猴猴人遷徙與社會文化的考察。臺灣史研究,19(1)
  38.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9. 林文凱(2012)。再論清代臺灣開港以前的米穀輸出問題。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40. 林文龍(1978)。淡蘭資料雜錄。臺灣風物,28(4)
  41. 林玉茹(2012)。由私口到小口 : 晚清臺灣地域性港口對外貿易的開放。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42. 林玉茹(1999)。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團體-類型 、 成員及功能的討論。臺灣史研究,5(1)
  43.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44. 林富士(編)(2010).中國史新論 : 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45. 邱澎生(2012)。會館 、 公所與郊之比較 : 由商人公產檢視清代中國市場制度的多樣性。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46. 姚瑩(1986).東槎紀略.臺北:成文出版社.
  47. 姚瑩(1960).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8. 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 : 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49.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50. 柯志明(2001).番頭家 : 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51. 柯培元(編)(2012).噶瑪蘭志略.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52. 孫爾準(1987).孫文靖公奏牘稿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53. 翁佳音(1999)。近代初期北部臺灣的商業交易與原住民。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
  54. 高銘鈴(2010)。清代臺米供輸中國大陸與兩岸財經關係。臺灣文獻,61(1)
  55. 高賢治(編)(2002).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5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5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5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59. 康培德(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
  60. 張本政(編)(1993).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61. 曹永和(2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62. 陳宗仁(2012)。十七世紀上半葉蘭陽平原交易型態初探。探溯淇武蘭 : 2012 年 。 「宜蘭研究 」 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63. 陳宗仁(2012)。十七世紀前期北臺灣水域社會的商品及其交易型態。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64. 陳宗仁(1996).從草地到街市 : 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65. 陳宗仁(2005).雞籠山與淡水洋 : 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 ( 1400-1700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66. 陳南旭(2016)。十九世紀初臺灣北部拓墾集團與噶瑪蘭的移民開發。臺灣文獻,67(2)
  67. 陳國棟(1995)。「 軍工匠首 」 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 1683-18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68. 陳國棟(1983)。淡水聚落的歷史發展。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1)
  69. 陳培桂(編)(2006).淡水廳志.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70. 陳淑均(編)(2006).噶瑪蘭廳志.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71. 陳進傳(2002)。清代噶瑪蘭廳的建置。宜蘭技術學報,9
  72. 陳鳳虹(2006)。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73. 項潔(編)(2005).國立臺灣大學典藏古碑拓本 : 臺灣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
  74. 黃富三(2012)。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興起與銳變 ( 1630-1895 )。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75. 黃富三(2006).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76. 黃雯娟(1998).宜蘭縣水利發展史.宜蘭:宜蘭縣政府.
  77. 新莊市志編輯委員會(編)(1998).新莊市志.臺北縣:新莊市公所.
  78. 楊廷理(2010).知還書屋詩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9. 溫振華(1981)。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臺灣師大歷史學報,9
  80. 溫振華(2005)。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臺灣風物,55(3)
  81. 詹素娟(199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82. 廖正雄(編)(2010).宜蘭古文書第柒輯 : 擺厘陳氏家藏之一.宜蘭:宜蘭縣史館.
  83. 廖風德(1982).清代之噶瑪蘭 : 一個臺灣史的區域研究.臺北:里仁出版社.
  84. 蔡淵洯(1985)。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3
  85. 鄭兼才(1962).六亭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6. 鄭螢憶(2017)。仰沿沾聖化 、 願附編氓 ? 康雍朝 「 生番 」 歸化與番人分類體制的形構。臺灣史研究,24(2)
  87. 謝金鑾(2004).二勿齋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
  88. 謝金鑾(2007).蛤仔難紀略.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20)。從蟒甲到社船:1650 年代至 1750 年代臺灣北迴沿海航路的商業活動。臺灣史研究,27(4),1-34。
  2. (2023)。步入界外:嘉慶朝蛤仔難地圖繪製及其知識傳承。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2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