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政治、族群與貿易:十八世紀海商團體郊在臺灣的出現

并列篇名

Politics, Ethnic Groups and Trade: The Appearance of Maritime Commercial Communit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Taiwan

作者

林玉茹(Yu-ju Lin)

关键词

施琅 ; 官莊 ; 臺灣船 ; 糖船 ; 晉江商人 ; Shi Lang ; official manor ; Taiwan ship ; sugar ship ; Jinjiang merchants

期刊名称

國史館館刊

卷期/出版年月

62期(2019 / 12 / 01)

页次

1 - 3+5-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郊是18世紀至20世紀於東亞貿易相當活躍的商人團體,卻除了臺灣史學者之外,少被重視。其出現時間,也眾說紛紜。本文透過各種檔案文獻和多年來國內外田野調查資料,首先論證康熙年間以施琅為首的福建和臺灣文武官員如何大量控制商品,甚至對外貿易,而影響臺灣商業貿易的發展。其次,釐清1725(雍正3)年,文武衙門的官莊被充公之後,地方的公共建設轉嫁至民間,商人鋪戶逐漸參與捐輸。但直至1763(乾隆28)年,蔣允焄任臺灣知府,才促使當時控制臺灣最重要出口商品糖往華中以北貿易的商人,率先成立北郊。最後,一方面說明乾隆40年代,隨著臺灣中、北部土地拓墾和水田化的發展,控制臺灣與福建米穀貿易的商人,由南郊分化出泉郊和廈郊。除了逐漸落籍臺灣的商人之外,泉郊最初則主要由施琅宗族羽翼下的晉江海商組成。另一方面,1780年代以前,臺灣府城(臺南)由於是臺灣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鹿耳門又是唯一合法對渡的正口,隨著市場和貿易規模的擴大,郊進一步出現外郊(同一航線貿易商人團體)和內郊(同業商人團體)的分化,並擴張到腹地內重要的港街笨港和鹽水港。

英文摘要

The jiao was a very active form of merchant community in East Asian trade from the eighteenth to twentieth centuries, but apart from historians of Taiwan, scholars have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it. There are also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en it first appeared. 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s from various archives as well as results of many years of field investigations conducted at home and abroad to demonstrate the following : First, during the Kangxi period (1662-1722) the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of Fujian and Taiwan headed by Shi Lang controlled a large number of commodities and even foreign trade, which affected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Secondly, after the official manors (guanzhuang) were confiscated in 1725 the responsibility for local public works was transferred to the people, and merchants gradually participated in the related contribution campaigns. However, it was not until 1763, when Jiang Yunxuan became the prefect of Taiwan, that the merchants who controlled the most important export commodities of Taiwan were prompted to trade with north of Central China and first set up the Beijiao (Northern Jiao). Finally, in the fourth decade (1775-1784) of the Qianlong reig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reclamation and paddy field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Taiwan, merchants who controlled the rice trade between Taiwan and Fujian, hitherto belonging to the Nanjiao (Southern Jiao) ,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the Quanjiao (centered on trade with Quanzhou) and Xiajiao (centered on trade with Xiamen). In addition to merchants who gradually settled in Taiwan, most members of Quanjiao were originally Jinjiang maritime merchants supported by the Shi Lang clan. Moreover, before the l780s Fucheng (present-day Tainan) was the only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in Taiwan, and Luermen was the only legal official port. With the expansion of market and of the scale of trade, the jiao further split into waijiao (outer jiao) and neijiao (inner jiao), and expanded into the important port cities of Bengang and Yansuigang in the hinterlan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林玉茹(2009)。潟湖、歷史記憶與王爺崇拜:以清代鯤身王信仰的擴散為例。臺大歷史學報,43
    連結:
  2. 鄭瑞明(2004)。清領初期的臺日貿易關係(1684-1722)。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
    連結:
  3. 《臺灣總督府檔案》(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東石港開港ニ付取調ノ件(元臺南縣)〉。
  4. 《戦前期外務省記録》(東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清國商況視察復命書〉。
  5.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1897年。
  6. 《南洋經濟》,第1卷第3期(1948年)。
  7. Chen, Kuo-tung(1994).Shipping and Trade of Chinese Junks.Management, Finance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Maritime Industries: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and Business History,St. John's, Newfoundland:
  8. Choi, Chi-cheung(2015).Rice, Treaty Ports and the Chaozhou Chinese Lianhao Associate Companies: Construction of a South China-Hong Kong-Southeast Asia Commodity Network, 1850s-1930s.Merchant Communities in Asia 1600-1980,London:
  9. Lin,Yu-ju(2015).Trade, Public Affairs, and the Formation of Merchant Associations in Taiwa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Merchant Communities in Asia 1600-1980,London:
  10. Lu, Cheng-heng(2017).From She to Banner to Han: Identity negotiation and the Imperial Intermediaries in Taiwan.2017 AAS annual conference,Toronto, Canada:
  11. Moll-Murata, Christine(2006).Chinese Guilds from the Seven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ies: An Overview.The Return of the Guilds,Utrecht:
  12. Ng, Chin-Keong(1983).Trade and Society: 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 1683-1735.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3. 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1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1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1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1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1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20. 尹士琅,李祖基(點校)(2003).臺灣志略.北京:九州出版社.
  21. 方豪(1974).方豪六十至六十四自選待訂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2. 方豪(1972)。臺南之「郊」。大陸雜誌,44(4)
  23.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4. 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5. 外務省通商局,《通商彙纂》。東京:外務省通商局,1897年。
  26. 石萬壽(2002)。臺灣棄留議新探。臺灣文獻,53(2)
  27.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上、下卷。東京:刀江書院,1928年。
  28. 朱景英(1958).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9. 朱德蘭(1986)。清初遷界令時中國船海上貿易之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30. 朱德蘭(1985)。清康熙雍正年間臺灣船航日貿易之研究。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1. 朱德蘭(1988)。清開海令後的中日長崎貿易商與國內沿岸貿易(1684-1722)。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32. 朱德蘭(1988)。清康熙年間臺灣長崎貿易與國內商品流通關係。東海大學歷史學報,9
  33. 何丙仲(編)(2004).廈門碑誌彙編.廈門: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34. 何培夫(1992).碑林圖誌:臺南市.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5. 何培夫(編)(1992).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下)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6. 何培夫(編)(1993).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7. 何培夫(編)(1992).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上)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8. 何培夫(編)(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市.桃園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9. 何培夫(編)(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40. 何培夫(編)(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補遺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41.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2. 吳靜玲(2016)。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43. 李文良(2011)。民田與請墾制度:清初臺灣田園的接收與管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
  44. 李祖基(2014)。論施琅《臺灣棄留利弊疏》的背景與動機—兼談清初臺灣的官莊及武職占墾問題。臺灣源流,66/67
  45. 李獻璋(1991)。長崎唐人の研究。佐世保:親和銀行ふるさと振興基金會。
  46. 村上玉吉,《南部臺灣志》。臺南:臺南州共榮會,1933年。
  47. 卓克華(1990).清代臺灣的商戰集團.臺北:臺原出版社.
  48. 卓克華(2005).清代臺灣行郊研究.廈門:福建人民出版社.
  49. 周元文(1993).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50. 周宗賢(1986)。臺灣會館的研究。淡江學報,24
  51. 周凱(1961).廈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2.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3. 周璽(1962).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4. 季麒光(2004).東寧政事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55. 林文凱(2012)。再論清代臺灣開港以前的米穀輸出問題。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56. 林玉茹(2010)。從屬與分立:十九世紀中葉臺灣港口城市的雙重貿易機制。臺灣史研究,17(2)
  57. 林玉茹(2015)。由「尺素頻通」看晚清寧波、泉州及臺灣的三角委託貿易。東亞海域網絡與港市社會,臺南:
  58. 林玉茹(1996).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
  59.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60. 林玉茹(2012)。由私口到小口:晚清臺灣地域性港口對外貿易的開放。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61. 林玉茹(2007)。商業網絡與委託貿易制度的形成:十九世紀末鹿港泉郊商人與中國內地的帆船貿易。新史學,18(2)
  62. 林玉茹(2018)。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生產與消費。臺灣史研究,25(1)
  63. 林玉茹(編)(2013).尺素頻通:晚清寧波與泉州、臺灣之間的貿易文書.臺北:政大出版社.
  64. 林玉茹,畏冬(2012)。林爽文事件前臺灣的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的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
  65. 林春聖(編),林信篤(編)(1958).華夷變態.東京:東洋文庫.
  66. 林春聖(編),林信篤(編)(1958).華夷變態.東京:東洋文庫.
  67. 林春聖(編),林信篤(編)(1958).華夷變態.東京:東洋文庫.
  68. 邱秀堂(編)(1986).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69. 邱澎生(2018).當經濟遇上法律:明清中國的市場演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70. 邱澎生(1990).十八、十九世紀蘇州城的新興工商業團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71. 姚瑩(1960).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2. 姚瑩(1959).東溟奏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3.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市: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74. 施琅(1958).靖海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5. 施琅(修纂),施世騋(修纂)(2005).潯海施氏族譜(一).北京:九州出版社.
  76. 施琅(修纂),施世騋(修纂)(2005).潯海施氏族譜(二).北京:九州出版社.
  77. 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8.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9. 翁佳音(1999)。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80. 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1. 高銘鈴(2010)。清代臺米供輸中國大陸與兩岸財經關係(1725-1867)。臺灣文獻,61(1)
  82.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78).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8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78).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84. 許雪姬(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85. 許瑩瑩(2015)。清前期閩臺郊行及其商貿網絡。福建論壇( 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0)
  86. 陳支平(2009).民間文書與明清東南族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87. 陳文達(1961).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8. 陳秋坤(2009)。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6(1)
  89. 陳國棟(2005).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90.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1. 陳淑均(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2. 章國慶(2008).天一閣明州碑林集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3. 傅衣凌(1986).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臺北:谷風出版社.
  94. 森田明(1986)。臺灣開發勢力的諸前提:福建晉江的施氏家族。臺灣風物,36(1)
  95. 森田明(1974)。清代水利史研究。東京:亞紀書房。
  96. 馮筱才(2000)。中國大陸最近之會館史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0
  97. 黃典權(編)(1966).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8.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9. 黃富三(2006).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00. 黃懷賢(201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101. 黃耀東(編)(1980).明清臺灣碑碣選集.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0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7).清耆獻類徵選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4).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0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案彙錄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8).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案彙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籌辦夷務始末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87).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北:大通書局.
  10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清世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福建通志列傳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1. 劉序楓(1988)。清代前期の福建商人と長崎貿易。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6
  112. 劉序楓(1993)。清代的乍浦港與中日貿易。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113. 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4. 劉枝萬(編)(1962).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5. 蔣元樞(1994).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16. 蔣毓英(2002).臺灣府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17. 蔡承豪(2002)。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118. 蔡茂豐(1959).苑裏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9. 鄭振滿(編),丁荷生(編)(1995).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泉州府分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20. 鄭夢星(1999)。安海九房與臺灣八堡圳。臺灣源流,13
  121. 鄭維中(2010)。施琅「臺灣歸還荷蘭」密議」。臺灣文獻,61(3)
  12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卷1。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年。
  123. 謝金鑾(1962).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被引用次数
  1. 蔡承豪(2020)。清代臺灣府署「鴻指園」之研究。故宮學術季刊,38(2),137-196。
  2. (2019)。城市建設與圖像表達:以 1766 年臺灣知府蔣允焄《東瀛紀典》為例。臺灣史研究,26(4),1-50。
  3. (2020)。跨國貿易與文化仲介:跨政權下臺南第一富紳王雪農的出現(1880-1905)。臺灣史研究,27(4),35-82。
  4. (2021)。十六至十九世紀臺灣西班牙文獻的研究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28(1),179-216。
  5. (2022)。「家在彼店在此」:清、日跨政權下臺南郊商許藏春的抉擇。臺灣史研究,29(1),1-44。
  6. (2022)。2018-2019 年臺灣經濟史研究的回顧。臺灣史研究,29(1),209-247。
  7. (2022)。近世臺灣與暹羅的貿易關係發展。臺灣銀行季刊,73(4),1-17。
  8. (2023)。步入界外:嘉慶朝蛤仔難地圖繪製及其知識傳承。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22,1-58。
  9. (2023)。破土深耕・開枝散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三十年所慶座談會。臺灣史研究,30(4),203-284。
  10. (2024)。由商業習慣到國際法: 郊商在東亞貿易中的紛爭和因應(1860-1905)。臺灣史研究,3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