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時國軍的組織運作與人事問題-以第三戰區的將官任免為例

并列篇名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s and Personnel Issues in the Nationalist Army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Cases of Senior Appointment and Dismissal in the Third War Zone

作者

張世瑛(Shih-ying Chang)

关键词

中日戰爭 ; 第三戰區 ; 顧祝同 ; 蔣中正 ; 潘左 ;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 The Third War Zone ; Ku Chu-tung ; Chiang Kai-shek ; Pan Zuo

期刊名称

國史館館刊

卷期/出版年月

71期(2022 / 03 / 01)

页次

47 - 49+51-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蔣中正即在全國各地陸續成立十個戰區,並大致維持至抗戰勝利止。其中,第三戰區位處東南菁華地區,抗戰八年期間皆由顧祝同擔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也是該戰區內擁有最高軍政權力者。長久以來學術界幾乎都將研究焦點放在以蔣中正為核心的最高統帥部,對於地方戰區殊少關注;然而,自抗戰伊始即設立遍及全國的各戰區,其實具有同樣重要的歷史意義。本文以抗戰時期第三戰區內數起將官任免的人事爭議,做為個案研究,共分為兩個部分。首先,蔣中正曾兩次嘗試調動顧祝同司令長官的職務,臨發布前的最後關頭,卻在人事問題上卡關,以致胎死腹中。第二部分運用1944年初顧祝同欲調動轄下川系第二十三集團軍的兩位師長之職,此舉竟引發內部強烈反彈,一四八師及一四四師上下動用各種抗爭手段強力阻撓,最終甚至演變成兵變事件。從結果來看,此事無疑是戰時最嚴重的違紀事件之一。造成這幾起人事案重重阻力的原因,以致嚴重傷害戰時國軍的組織運作,都與民國時期人身政治的盛行,以及駐防部隊插足地方商業利益的糾葛密切相關;且抗戰時期的人身政治絕非僅限於蔣中正一人,而是存在於當時國軍將領的一種普遍現象。

英文摘要

Shortly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in1937, head of China's National Military Council, Chiang Kai-shek, divided the country into ten War Zones and kept them to the end of war roughly. The Third War Zone, including Jiangsu, Zhejiang, Fujian, Anhui and Jiangxi provinces, took form in July, 1937, on the eve of Japanese invasion of Shanghai. Ku Chu-tung was its vice commander-in-chief. In law and fact, the military regions were the highest political-military organization in wartime China. Scholars have long focused their research on Chongqing's military leadership headed by Chiang Kai-shek. Few have studied the War Zon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However, the War Zone system establish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is also of great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e present article intends to amend this weakness in existing scholarship by examining a few cases of appointment and dismissal of generals in the Third War Zone in 1943-1944. First of all, Chiang Kai-shek twice attempted to transfer Ku Chu-tung away from the War Zone, yet both attempts were thwarted at the last moment. Moreover, the War Zone's headquarters encountered fierce resistance, even mutinies and defe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removing the commanders of the 144th Division and 148th Division. The conflict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evalence of personalized politics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and the commercial entanglement of troops in their stationed areas. These cases reveal that allowing personal connections to interfere in personnel decisions was by no means limited to Chiang Kai-shek; it was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in wartime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張世瑛(2018)。蔣中正與戰時軍法體制的執行─以抗戰中期的三起貪污案件為例。國史館館刊,55
    連結:
  2. 張世瑛(2021)。隱蔽出擊抑或消極避戰—國軍第三戰區面對浙贛會戰的部屬與肆應。國史館館刊,67
    連結:
  3.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九十九)〉。
  4.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一般資料—呈表彙集(八十九)〉。
  5. 《蔣中正日記》(Palo Alto, California, Hoover Institution, Staford University)
  6.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臺北,國史館藏)〈唐式遵〉。
  7.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領袖指示補編(十六)〉。
  8.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領袖指示補編(四)〉。
  9.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七十三)〉。
  10.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一一一)〉。
  11.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九十七)〉。
  12.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臺北,國史館藏)〈朱紹良〉。
  13.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七年(四)〉。
  14. 《前線日報》,上饒,1941-1942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15.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九十五)〉。
  16.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領袖指示補編(十三)〉。
  17.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領袖指示補編(十五)〉。
  18. 軍事委員會銓敘廳編,《陸海空軍軍官佐任官名簿》。南京:軍事委員會銓敘廳,1936年。
  19.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中央軍事機關人事(三)〉。
  20.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臺北,國史館藏)〈柏良〉。
  21.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一○四)〉。
  22.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臺北,國史館藏)〈葛武棨〉。
  23.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一四四師叛變案〉。
  24. (1979).四川文史資料選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
  25. 《國民政府》(臺北,國史館藏)〈抗戰有功人員褒卹案〉。
  26. (1986).上饒市文史資料.上饒:上饒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27.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國史館藏)〈籌筆─抗戰時期(十五)〉。
  28. Ch’I, Hsi-sheng(1976).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1916-1928.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9. Ch’I, Hsi-sheng(1982).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45.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30. 丁治磐(1992).丁治磐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1. 丁治磐(口述),劉鳳翰(訪問)(1989).丁治磐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1).圍追堵截紅軍長征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33.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82).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兵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4. 王正華(1987).抗戰時期外國對華軍事援助.臺北:環球書局.
  35. 王克文(1993)。陳公博為什麼追隨汪精衛投敵─民國時期政治忠誠觀念的個案研究。中外學者論抗日根據地─南開大學第二屆中國抗日根據地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
  36. 王奇生(2014)。抗戰時期國軍的若干特質與面相─國軍高層內部的自我審視與剖析。抗日戰爭研究,2014(1)
  37. 王奇生,陳默(2019).中國抗日戰爭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8. 王建朗(1996).抗戰初期的遠東國際關係.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9. 丘宏達(編),許倬雲(編)(1986).抗戰勝利的代價.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40. 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四川文史資料選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1. 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四川文史資料選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2. 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編)(1985).川軍抗戰親歷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3. 白修德, Theodore H.,賈安娜, Annalee,林亦慈(編譯)(2018).中國驚雷.臺北:大旗出版社.
  44. 何成濬(1986).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45. 何智霖(編)(2009).陳誠先生書信集─與友人書.臺北:國史館.
  46. 呂芳上(1989).革命之再起.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7. 李宗仁(1986).李宗仁回憶錄.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48. 李嘉谷(1996).合作與衝突─1931-1945年的中蘇關係.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9. 姜克夫(1991).民國軍事史略稿.北京:中華書局.
  50. 唐縱(1998).唐縱失落在大陸的日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51. 徐永昌(1991).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2. 徐永昌(1991).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3. 徐永昌(1991).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4. 秦孝儀(編)(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55. 張力(2013)。從決戰到棄守:浙贛戰役衢州戰役蔣中正的抉擇。中外學者論蔣中正,杭州:
  56. 張發奎(2008).蔣中正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
  57. 張瑞德(1993).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8. 張瑞德(2005)。遙制─蔣中正手令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5)
  59. 曹劍浪(2004).國民黨軍簡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60. 郭卿友(編)(1990).中華民國時期軍政職官誌.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61. 陳永發(2015)。關鍵的一年─蔣中正與豫湘桂大潰敗。中國歷史的再思考,臺北:
  62. 陳明仁(2017).陳明仁日記.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63. 陳誠(2015).陳誠先生日記.臺北:國史館.
  64. 喬誠,楊續雲(1987).劉湘.北京:華夏出版社.
  65. 馮玉祥(1992).馮玉祥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66. 黃仁宇(1994).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中正日記.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67. 黃仁宇(1991).地北天南敘古今.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68. 葉惠芬(編)(2011).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臺北:國史館.
  69. 雷嘯岑(1987).政海人物面面觀.香港:風屋書店.
  70. 熊式輝(2008).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香港:明鏡出版社.
  71. 齊錫生(2011).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72. 劉國銘(編)(1993).中國國民黨九千將領.天水: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73. 劉鳳翰(2004).抗戰期間國軍擴展與作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74. 鄭超麟(1998).史事與回憶─鄭超麟晚年文選.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75. 賴繼年(2011)。浙贛會戰新探。抗日戰爭研究,2011(1)
  76. 賴繼年(2009)。武漢,華中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