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後台灣的城市建築保存與公共領域

并列篇名

Conservation of City Architecture and Public Sphere in the Postwar Taiwan

DOI

10.6377/JA.200903.0081

作者

郭肇立(Chao-Lee Kuo)

关键词

城市建築 ; 古蹟保存 ; 公共領域 ; 主體性 ; City Architecture ; Heritage Conservation ; Public Sphere ; Subjectivity

期刊名称

建築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7期(2009 / 03 / 28)

页次

81 - 9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城市建築的本質擁有”janus”雙面性格,一半的公共性與一半的私密性。對內的私密性屬於個人,對外的公共性需要接受集體規範,它是屬於都市空間的一部份,因此建築與都市無法切割討論,古蹟保存與城市保存是一體的兩面。因為歷史建築是一種公眾的文化遺產,它代表著社會的集體記憶,不論公有或私有古蹟都擁有其社會意義,無法不面對建構公共領域的問題。本文企圖從「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角度探討戰後台灣城市建築的保存運動。

英文摘要

City architecture has the 'janus' character of semi-publicity and semi-privacy. The internal privacy belongs to the individual whilst the external publicity needs to comply with an accepted code of conduct, which is also the partial urban space of the city. In this sense the study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city cannot be separated. Sometimes historical building owns more publicity and collective memory 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public domain of the city, monument can help forming public sphere. This essay focuses therefore on conservation movements in the cities of postwar Taiwa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is assumed 'public sphere'.

主题分类 工程學 > 土木與建築工程
参考文献
  1.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
    連結:
  2. Bhattacharya, A.,Basnyat, B.(2003).Empowering people through Joint Forest Management: a study from Madhya Pradesh.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370-378.
  3. Butler, T.(2005).Gentrification: A Rural- Urban Continuum?.paper presented in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ritical Geography,Maxico City:
  4. Chang, A.(1986).The Tao of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 Foucault, M.(1986).Of Other Space.Diacritics,Spring,22-27.
  6. Gallop, J.(1986).Reading Lacan.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7. Habermas, J.(1992).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8. Lacan, J.(1977).Ecrits: A Selection.New York:Norton.
  9. Rossi, R.(1982).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10. Tafuri, M.(1990).The Sphere and the Labyrinth.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11. Taylor, C.(1992).The Tanner Lecture on Human Valu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王俊雄(2002)。台南,成功大學建研所。
  13. 后德仟(1974)。南竿的村落。境與象,12,34-37。
  14. 西村幸夫(1993)。日本之史蹟保存。空間,45,64-96。
  15. 李丁讚編(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台北:桂冠。
  16. 李丁讚編(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台北:桂冠。
  17. 李乾朗(1981)。席德進的古建築世界。雄獅美術,127,35-51。
  18. 李乾朗(1975)。浯洲建築紀遺。境與象,4,20-27。
  19. 沈孟穎(2005)。台灣咖啡館百年風騷。台北:遠足。
  20. 狄瑞德、華昌琳(1971)。台灣傳統建築之勘察。台中:境與象。
  21. 林會承(2004)。台灣古蹟保存體制的變遷。泛太平洋區文化資產保存機構永續經營國際研討會論文輯,台南:
  22. 林鐘雄(1987)。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23. 金長銘、傅朝卿主編(2004)。金長銘先生紀念集。台南:財團法人成大建築文教基金會。
  24. 席德進、馬以工編著(1978)。再見林安泰。台北:皇冠。
  25. 徐類鄰(1976)。台灣廟埕的調查與研究。境與象,2,6-35。
  26. 馬以工(1978)。再見林安泰。台北:皇冠。
  27. 淺野聰、林美吟(2006)。由日本環境保全經驗談台灣新文資法之特徵與展望。2006文化資產行政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28. 陳志梧(1975)。北方澳、北方澳。境與象,2,46。
  29. 陳其南、曾旭正編著(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
  30. 傅大爲(1991)。知識與權力的空間。台北:桂冠。
  31. 彭瑞金(1992)。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文化。
  32. 曾梓峰(1997)。草根運動作為台灣歷史聚落保存的策略-大溪模式經驗的探討草根運動作為台灣歷史聚落保存的策略-大溪模式經驗的探討,未出版
  33. 廖炳惠(2001)。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
  34. 漢寶德主編(1978)。鹿港古風貌之研究。彰化:鹿港文物維護及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
  35. 漢寶德主編(1981)。鹿港古風貌維護區之研究。彰化:鹿港文物維護及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
  36. 蔡佩君譯、廖炳惠編(1995)。回顧現代文化想像。台北:時報。
被引用次数
  1. 郭幸萍、吳綱立(2013)。公私合夥觀點之古蹟再利用委外經營決策影響因素之研究:多群體分析。建築學報,84,141-161。
  2. 許秉翔(2013)。台南市古蹟公辦民營的制度探討。建築學報,86,207-229。
  3. 黃翔瑜(2014)。評介黃士娟《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國史館館刊,41,187-204。
  4. 黃翔瑜(2017)。戰後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早期形構及其發展(1945-1984)。博物館學季刊,31(4),5-39。
  5. 榮芳杰,黃心蓉,陳思廷,吳秉聾(2019)。臺灣當前推動文化資產信託業務的幾點芻議。文化資產保存學刊,50,7-30。
  6. 王志弘(2012)。新文化治理體制與國家─社會關係:剝皮寮的襲產化。人文社會學報,13,31-70。
  7. 殷寶寧(2014)。以博物館為方法之古蹟活化策略探討—淡水古蹟博物館觀眾經驗研究個案。博物館學季刊,28(4),23-53。
  8. (2019)。廢墟裏的異托邦:彰化鐵道遺產志工的情感勞動。臺灣人類學刊,17(2),47-84。